焦點評論

中俄聯盟化:從兩國海上軍演說起

中俄海上聯合軍演

文/譚傳毅

2021年絕對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年頭,從今年開始,中俄兩國加速全方位聯盟,歐亞兩個大國展開史無前有的合作,正式揭開了(歐亞)大陸對抗(印太與大西洋)海洋圍堵的大戲。

今年的「海上聯合-2021」海上聯合演習並不是第一次,從2012年開始乃至於今,已經是第10次聯演。

過去兩國聯合演習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演習,兩軍的作戰管制(C2)體系既不互聯、也不互通,而這次是非常深度化的整合性演習。

從兩國的演習課目可以看出,至少兩國海軍的指揮管制系統已經深度整合,否則無法操演課目例如聯合防空、反潛、反艦、聯合機動、遠海指揮能力、遠海偵察預警、通信、導航等綜合演習。

中俄海軍C2系統的聯合

過去中俄軍演無論是在地面或在海上,光是語言就是個大問題。這次解放軍套用「聯合指揮作戰資訊系統軟體」,包括了智慧型語音與文件翻譯系統,還可以作為兩軍的指揮管制平台,下達共同指揮決策。

中俄聯合作戰指揮控制體系可以連結艦隊情報網、C2網、火協網、預警網、參謀作業網、作戰評估網,形成完整的網路體系,作為指揮決策的基本結構。

還有更重要的資料鏈路(Data Link),使得每個作戰單元都連結在一個平臺中,所有的戰場偵察訊息、情報、武器裝備等都傳遞到聯合C2系統當中,資料鏈路是指揮自動化的關鍵因素。

有了資料鏈路作為「黏著劑」,中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可深度的融合,彼此充分開放機密訊息,才能夠運行C2系統。

但基於保密理由,我們相信「聯合指揮作戰資訊系統軟體」是個客製化軟體,今年8月份已經在中俄「西部·聯合-2021」演習中用過,但應不是解放軍用的原始碼(Source Code)軟體。

針對AUKUS的中俄聯合演習

歷史上的俄國一向是個不確定因素,無論在歐洲或者亞洲。現代俄羅斯聯邦國徽有一個雙頭鷹的標識,既看西又看东,說明這個國家的麻煩程度。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圍堵中俄兩國,重燃歐亞陸權與AUKUS海權對抗,還把中俄兩國打在一起。

海權國家除了AUKUS還有QUAD,有的遠有的近,就黏著度而言,較不利於分散在各地的海洋國家,光是集中兵力(例如聯合軍演)就得花很多時間整合;而中俄三軍兵力可以說走就走,至少在日本方向就是如此。

例如2018年3月中俄海上聯合演習,中國派出6架轟-6K穿越宮古海峽前出西太平洋的同時,俄羅斯也派出圖-95轟炸機在日本北部進行飛行,日本媒體甚至懷疑這是中國和俄羅斯同謀。

此次中俄軍演穿越本州與北海道之間的津輕海峽,針對性極強。如果我們對於古典海軍作戰有一點理解就知道,當時艦隊都編成單縱隊隊形接戰,雙方指揮官利用天時、地利以及各種戰術運動,想辦法切斷對手編隊,一旦敵軍單縱隊被切斷,大概就註定戰敗。

若把日本四島看成4艘單縱隊編隊,津輕海峽被穿越,表示日本艦隊即將戰敗,其心理的威懾力道甚至於超過了自由航行。日本也是個有悠久海軍歷史的國家,看在眼裡想必是點滴在心頭。

這一切只能怪日本地理位置太靠近中國與俄羅斯,而心卻向著遠在天邊的美歐,一旦兩個集團交惡,當然第一個成為被威懾的物件,所謂遠交近攻就是這個意思。

對於台灣

台灣的確是個寶島,歷經1年多解放軍的海空威懾岌岌可危。就在危急存亡之際,美國加大了圍堵中俄的力道,反而救了台灣。

現在陸權與海權兩大集團對抗,暫且不談冷戰,光是集團內部整合與地盤劃分,就要虛擲許多時光。海權集團裡面還有許多變數,以法國和德國為首的歐盟態度遊離不定,還有散佈在南太平洋的島國隨時可能被中國艦隊突防。既然美軍可以來西太平洋耀武,為何中國艦隊就不能到南太平洋楊威?這是未來兩大集團地盤劃分的潛在性衝突。

地盤劃分當然包括了台灣。中國認定台灣是不可分割的領土,美國則要保住台灣,軍事介不介入不知道,但是戰術喇叭吹得很響。

正當以美中為首的兩大集團爭執之際,台海形勢反而穩定了,因為現在美中兩國誰也動不了誰,雙方遊走在刀刃邊緣固然很危險,那是他們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普京說中國不需要動武,就能達到統一台灣目標的原因了。

富貴險中求、成功細中取,意思就是台灣必須在危急的時候謹言慎行,並在充分判斷之後行事以求到安全,每個細節都必須謹慎處理。

(本文首發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