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譚傳毅快評》法國生氣了!衝擊北約?

美國、英國和澳洲宣布成立名為AUKUS的三方合作聯盟,法國憤怒召回駐澳洲大使。(圖/路透社)
美國、英國和澳洲宣布成立名為AUKUS的三方合作聯盟,法國憤怒召回駐澳洲大使。

文/譚傳毅

2016年法國擊敗日本等競爭對手,獲得澳洲385億美元常規潛艇改良型「梭魚級」合同,該型潛艦還可改裝為核動力,但是訂單說沒就沒,三國聯盟AUKUS對於法國的羞辱可謂是最高級的了。

當法國開始研發核武器的時候,美國總統艾森豪與甘迺迪都曾威脅恐嚇戴高樂,希望停止法國的核武計劃,戴高樂挺住了壓力成功製造核武器,還在1965年驅逐美軍並把部隊撤出北約(但仍派大使參加北約),從此法國走向獨立自主的道路。

冷戰期間法國核武曾經扮演不確定性角色,所謂的不確定性指的是法國駐德部隊指揮官有權發射射程700公里的戰術核飛彈,而戰術核武是啟動戰略核武的唯一板機。可以想像,當美蘇核武器對峙正烈,中間插進來法國戰術核武,把大家都嚇了一跳。

後來戰術核武發射許可權被國防部收回,但是法國核武器仍然扮演不確定角色,只要有人攻擊法國,法國的唯一選項就是發射戰術核武器,而且法國認為能夠嚇阻蘇聯的,就是法國戰術核武的不確定性。

AUKUS搶了法國的潛艦訂單,此舉必然觸怒法國,預期法國將重拾獨立自主的戴高樂路線,也許會像1965年把部隊撤出北約而僅留下大使,這已是最嚴重的表態了。

不管撤出或不撤出北約,可以確定的是法國將不會配合北約行動,連在烏克蘭問題上或在中國問題上,法國都將走自己的路,不會考慮聯盟的決定,歷史上的「不確定性」勢必重出江湖。

當然這個不確定性不是核武器,它所指是法國本身的獨立自主性,就是在經濟、軍事與外交方面的獨立自主。前提是法國必須拉攏與德國的關係,這是在密特朗總統和科爾總理時代就已經確立的方向,歐盟的兩大發動機將更緊密的合作,而且只有透過歐盟,這兩國才能發揮功能。

有些德國人曾經批評,每個法國人的大腦裡面都有一個小拿破崙。戴高樂最能夠承襲拿破崙思想,以一個中等強國扮演大國的角色,大概這就是法國人大腦裡面的小拿破崙。

(本文首發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