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對河南洪災拋善意 所為何來?

鄭州發生嚴重洪害

文/中時主筆群

河南省遭遇強降雨,鄭州發生嚴重災害,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轉達總統蔡英文的慰問與關切,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隨即也向災民表達慰問之情。這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少見的向對岸災情致意之舉,讓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今年初邱太三接任陸委會主委時,曾對兩岸關係「春暖花開」抱以希望。但蔡政府既不接受九二共識,又一味親美反中,「春暖花開」很快成為空想。如今府院三巨頭願意放下身段,主動對河南災情表達善意,代表民進黨仍希望兩岸關係有解封的機會。

兩岸心結非一日之寒

憂的是,民共關係冰凍非一日之寒,不是一次善意就能打開心結。何況河南雖然有洪災,但災損並非近年最嚴重,府院三巨頭突然向大陸發出慰問,台海緊張情勢當下顯得突兀,未必能感動多少大陸人心,卻很容易被懷疑包藏「禍心」。

畢竟,兩岸之間不僅缺乏互信,更到了相互猜疑的程度。民進黨過去為操作選舉,強硬通過「國安五法」、《反滲透法》,實施兩年來,未見抓到共諜,卻對兩岸民間正常交流活動造成干擾,一次善意的口頭表示,就能讓人相信民進黨突然變得悲天憫人,願以人溺己溺的精神對待對岸嗎?

如果還要深究,去年新冠疫情剛在武漢發生時,民進黨不僅不伸手救援,還以最快速度停止口罩輸入大陸,禁止「小明」返台,過去種種錯誤,民進黨一直沒有改正,如今一次洪災就想化解兩岸心結,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既然兩岸心結難解,民進黨這時對大陸拋善意,所為何來?應從民進黨危機管理角度理解。5月本土新冠疫情大爆發,人民看穿民進黨政府所謂「超前部署」只是宣傳口號,加上疫苗進口太慢、太少,人人自危,民進黨、蘇內閣整體及蔡總統、蘇閣揆個人聲望全部直直落。這時候,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發表一篇「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批踢踢(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報告,把PTT內批評民進黨的帖子全部歸類為「中共同路人」,有帶動風向減輕民進黨民怨壓力之意。

只是,這篇報告不出還好,一發表立即引來年輕網民反批,大眾媒體跟進做更全面的解讀與批判,「神救援」角色沒能發揮,反而對蔡政府聲望「落井下石」。防疫不力是政府自己做不好,卻把責任推給大陸,難怪引起社會大反彈。

蔡政府打和中牌動機

國際大環境亦出現改變跡象,習近平百年黨慶演說,顯示中共和平統一方針不變,美國亦釋出反對台灣走向獨立,重申一個中國政策與美台非官方關係、台海分歧和平解決等訊號。美國方向若真的改變,民進黨對大陸策略亦須相應調整。人心向背、「反中牌」救援無效、外部環境改變,三大因素讓蔡政府產生試打「和中牌」動機。

民進黨如果真的改打「和中牌」,受創最深的可能是國民黨。「兩岸和平」原本是國民黨的強項,但去年總統大選後,黨中央棄「中」如敝屣,深怕遭到民進黨抹紅。國民黨不要,不怕被罵「紅」的民進黨卻想拾起來用。此路若行得通,國民黨將徹底失去中央執政的傳統優勢,與人民對國民黨黃金時代的歷史記憶,必須從地方基層開始重新打造優勢,將會非常辛苦。

長期以來諸多民調都顯示,高達6、7成民眾希望維繫兩岸交流對話關係,台灣國際戰略學會與台灣國際研究學會上半年所做的調查更高達77.9%,民進黨心知肚明必須改變,政權才能鞏固。但民進黨改變得了,客觀環境允許民進黨改變嗎?

民進黨曾經認定,執政穩定後大陸會「慢慢靠過來」,這種以上對下優越心態下,或許認為現在是改打「和中牌」,讓大陸靠過來的好時機,大陸國台辦也確實對府院三高層的善意迅速做了正面回應,不過,千萬不要錯誤解讀,認為大陸「靠過來」了,這只能代表大陸對「和平統一」仍抱期望。

過去4年,民進黨在兩岸和平路上打了許多洞,如果民進黨真的想改走「和中」路線,自己挖的坑,就自己先補起來吧!

(本文為中時社論,文章連結:中時社論》對河南洪災拋善意 所為何來? – 中時社論 – 言論 (chin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