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美要掌握和平年代的戰爭藝術 表現出克制

美國的軍力

邁克爾·奧漢隆(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

【文/邁克爾·奧漢隆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隨著拜登總統和他的團隊逐漸開始適應自己的新角色,他們該如何看待那些美國在歷史關頭面臨的國家安全挑戰呢?美國的國家安全政策應該謀求實現什麼目標呢?新政府上臺已經四個月了,但四個月的時間仍不足以消除唐納德•川普單邊主義的餘毒;我們需要有一個更具前瞻性和創見性的外交政策框架。

至於世界的現狀,對一些人來說,頭條新聞已說明了一切。當今世界存在著一個咄咄逼人的中國,一個有仇必報的俄羅斯,一個一心求核的朝鮮,一個滿懷敵意的伊朗和一個正在土崩瓦解的阿富汗。所有這些外交政策問題都疊加在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和疫情蔓延等問題之上。這種令人不安的現狀表明,面對更多美國可能從未面對過的威脅,拜登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事實上,儘管這些威脅都是真實存在的,儘管新冠病毒仍會給地球上大部分地區的人民帶來至少一到兩年的痛苦,但對這個現有世界也有一個更令人快樂的描述。世界從未像現在這樣繁榮、民主,而且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至少是安全的。

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如果想要改革美國的外交政策以應對國家所面臨的威脅,那就需要正確理解這些相互矛盾的現實。顯然,美國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縮減開支或放鬆警惕(儘管拜登團隊似乎已經犯了一個大錯,他們希望在沒有美國或北約少量部隊駐紮的情況下,使阿富汗的危險局勢仍能輕易得到控制,因此做出了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但與此同時,美國也不必對每一次挑釁都過度反應,尤其是面對來自中國或俄羅斯的挑釁。

世界秩序的邊緣有點磨損,但其核心依然堅不可摧。面對各種可能的和已感知到的威脅,美國要避免採用「反應過度」 和「反應不足」這兩種對立統一的應對手段。為了防止出現這兩種危險,那大致準確地作出上述判斷就顯得尤為重要。

冷戰初期,美國政治家兼戰略家喬治•肯楠(George Kennan)曾評估說,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而言,世界上某些地區比其他地區更重要。這一論斷直到今天仍然正確,即使關鍵地區的名單已有所演變。肯南優先考慮的地區是英國、西歐、俄羅斯和日本。但在今天,還應該將東亞大陸和部分中東地區列入名單。然而,儘管佔據新聞頭條的烏克蘭問題、無人居住的西太平洋島嶼爭端、中印喜馬拉雅山邊界爭端、敘利亞問題或其他偏遠地區問題確實很重要且棘手,但這些問題對美國的國家安全來說卻並不很重要。

我在《和平年代的戰爭藝術:美國的大戰略和堅決克制》一書中提到,美國需要一項更好的外交政策。拜登的國家安全戰略應該是堅定致力於捍衛美國盟友的核心領土、人民、政治和經濟,以及保持全球經濟賴以存在的天空和海洋自由開放。

然而,美國也需要表現出克制。考慮到拜登團隊面臨著來自國內的政治壓力,正試圖對世界問題「有所作為」,他們有必要牢記這一點。例如,政府應該對任何聯盟的成形或擴張保持審慎態度。美國目前尋求將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納入北約,或將西方戰略核心層以外的其他國家也納入正式的聯盟體系,這種政策就應該受到嚴格地審視。

在發動任何作戰行動時,美國也需要表現出克制。非機密消息來源顯示,一旦在無人居住的釣魚島、南海人造島礁或臺灣地區發生了牽涉到中國的危機,五角大廈將考慮迅速升級軍事狀態。但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

正確的做法是,在任何超級大國做出攤牌舉動時,美國應避免流第一滴血。它應該儘量避免在靠近中國或俄羅斯本土的戰區作戰,以防止這些國家發揮本土優勢。對美國來說,更明智的做法是依靠不對稱的防禦和威懾戰法,使用經濟和軍事工具,在可能實施軍事行動的地區謀求獲得地理上的靈活性。

例如,如果中國有朝一日為迫使臺灣地區屈服而封鎖了台灣,那麼美國的應對措施應該是發動經濟戰和在印度洋攻擊駛向中國的船隻,而不是直接和立即尋求採用武力手段打破封鎖。

值得慶倖的是,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丁(Lloyd Austin)最近撰文提出了一個概念,他稱之為「綜合威懾」,如果適當解讀這一概念,它可能會為某些此類場景指明一個類似的克制方向。對此還需繼續探討。

20世紀涉及全球安全的三大最重要資料來源:已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尚未爆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充分說明了什麼是堅決克制戰略。在前兩大戰事爆發前,美國都選擇了置身事外。而對第三場戰事,美國明確組建了聯盟並將軍力前沿部署,表現出了要參與其中的態度。

這三場戰事不僅僅是資訊海洋中的三個資料來源。在我們所瞭解的現代國際關係領域,它們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東西。儘管美國存在種種缺陷和錯誤,但考慮到其體量、地理位置、聯盟體系以及它所追求的普世價值觀(儘管它在這方面的國內外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在阻止大國戰爭方面,美國的能力仍然是「出類拔萃」的。現在還沒有別的國家或國際組織能夠像美國一樣成功維護當下的國際秩序。

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喜歡說,美國有一項完美的記錄,每當它在預測下一次戰爭時——它總是會搞錯。這是一個很好而又冷靜的警告。但這也有更快樂的一面。當這個國家努力防止在某一特定地域發生戰爭時,依靠強大的聯盟和前沿部署的美國軍隊,它通常能成功防止戰爭爆發。這就是為什麼在某些地方不會發生戰爭,因為事實上,美國確實預測到了衝突爆發的可能性,並採取措施去預防衝突。這是一項不容輕視或忽視的成就。

也就是說,美國不應試圖為整個世界撐起一個安全網。尤其是在靠近俄羅斯或中國的地區。總的來說,美國的軍事力量應該主要用來支撐所謂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秩序的核心——世界局勢的基本穩定,以及在牽涉到美國現存重要盟友或美國本身時,美國具有防止重大戰事爆發的威懾力。美國也應該追求其他有價值的目標,如人權和環境政策,以及世界上更遙遠和邊緣地區的穩定(一些人可能稱之為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但美國要保持耐心,並主要使用非軍事手段達到目的。

即使美國做到了克制,執行這一戰略也將是困難的。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國可能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建設,但它可能需要將美國國防預算穩定在當前(實際)水準上,而不是像一些左翼人士想做的那樣大規模縮減預算,或者像兩黨中鷹派人士所希望的那樣,以通脹調整後的年增長率3-5%標準來擴大預算。

是的,美國要保護現有盟友和當今全球經濟中的關鍵要素。但同時美國也要放棄進一步擴張聯盟,放棄雄心勃勃的戰爭計畫,或者放棄那種我們仍然可以無所不能的感覺。要想找到合適的措詞,用一種鼓舞人心和自信從容的方式來表達這一複雜資訊(甚至更重要的是,要將其很好地付諸於行動),這絕非易事。但是,如果拜登想要在美國外交政策方面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就必須努力做到這一點。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美國「國家利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