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權 / 民進黨首波縣市長提名人選多面看

文/富權 (澳門資深媒體人)
就在中國國民黨為黨主席換屆改選而紛紛揚揚,無暇顧及2026年「九合一」選舉的參選人提名作業之際,在民進黨方面,不但是已經成立了選舉對策委員會,並先後召開了三次會議,確立了基本原則,而且也已經進行了實質性的參選人甄選工作,在前日召開的第三次會議上,拍板確定由「平地原住民立委」陳瑩參加台東縣長選舉,「區域立委」王美惠曾經嘉義市長選舉。待中執會確認後,即可正式提名。
按照「選對會」決議的建議提名策略,台東縣和嘉義市都是屬於民進黨非執政縣市,由黨主席賴清德進行徵詢協調作業的「第三類區」。這就顯見,「選對會」是採取「先易後難」的漸進方式,處理各縣市參選人的提名問題。實際上,在「第二類區」是針對首長還沒做滿兩屆,任期尚未屆滿的民進黨執政縣市,雖然「特別條例」授權由主席賴清德提名,經過中執會同意後辦理徵召作業。
但基本上是「現任者優先」,因而可以暫時擱置不理的情況下,目前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但縣市首長已經連任到第二次任期屆滿,不能再次參選爭取連任,必須辦理初選的「第一類區」,因為具有民進黨執政的充沛政治資源,較為容易當選,甚至是「躺著選也可當選」,因而就有多人競逐甚至出現「惡性競爭」,比如台南市和高雄市。面對這種情況,「選對會」就暫時予以「冷凍」處理,先行處理較為容易著手的民進黨非執政縣市。
不過,又將之分為兩類,其一是國民黨籍的縣市長只是一任,可以爭取連任,如台北市、桃園市等,民進黨要發起挑戰難度較大,因而也是暫時「冷凍」處理,以求尋找最佳人選;其二是國民黨籍的縣市長已經連續兩任,不能再爭取連任,這就讓民進黨「有機可乘」,但各縣市的具體情況又有所不同,其中的新北市、台中市等熱門城市,國民黨擁有較強的潛在參選人,因而民進黨「選對會」還是要慢慢來,「睇定先」,而一些偏遠地區的縣市,國民黨潛在參選人的實力較弱,因而「選對會」就優先處理。例如今次「首波」推薦建議的台東縣和嘉義市的參選人。
其實,台東縣仍然是民進黨的「艱困選區」,因為台東縣的選民基本盤藍大於綠,是藍營「鐵票區」,自從2006年起就由國民黨執政。而根據《菱傳媒》年初發布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台東縣現任國民黨籍縣長饒慶鈴2024年的滿意度為百分之67.16;而從「政黨認同」來看,國民黨是百分之37.22,民進黨僅百分之10.95,民眾黨只有百分之3.94,綠營要在台東縣「翻盤」並不容易,藍營繼續執政機率較高。
台東縣議會議長、國民黨台東縣黨部主委吳秀華已經表態參選下屆縣長。吳秀華的胞兄吳俊立是台東縣前縣長,嫂嫂鄺麗貞也曾任縣長,吳家在地方長期具有影響力。吳秀華的先生是卑南族人,她具有原住民媳婦身分。這使得吳秀華在對拼陳瑩時,將在原住民族方面取得平衡。實際上,陳瑩就是卑南族人,她現時的「立委」,就是參加「平地原住民立委」選舉而當選。
雖然台東縣的政治版圖是藍大於綠,但國民黨也不能有絲毫怠懈。這是因為,陳瑩的父親陳建年,原本是國民黨籍的臺東縣縣長,更是台灣地區首位原住民出身的縣長,並獲得連任。但在陳水扁上台後,被民進黨成功「策反」,他於2002年宣布退出國民黨,並支持民進黨籍的音樂家女兒陳瑩參選「立委」。而民進黨當局當即向其賜予「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2004年底,陳瑩代表民進黨參選第六屆「平地原住民立委」,順利當選,也是民進黨首次擁有「原住民立委」議席。2008年由於選情艱困而轉戰「不分區立委」而當選。期間,陳瑩還出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原住民族事務部的主任、民進黨中常委及婦女部主任。2016年,陳瑩以第三高票當選「平地原住民立委」,暌違四年重回「立法院」,同時也是該屆唯一的卑南族「立委」。
陳瑩2020年被排為「不分區立委」第17名,但民進黨最終僅獲13席,陳瑩爭取「三連霸」失利,民進黨也因此而在第八屆「立法院」沒有原住民的代表。卸任後,陳瑩重走音樂路。2024年,陳瑩再次由民進黨提名參選「平地平地原住民立委」而當選,因而陳瑩是民進黨少數出身原住民族的「立委」,也是目前自「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以來,民進黨首位在原住民選舉區多次當選的「立委」。
賴清德年初曾經在民進黨中常會指示「不分區立委」莊瑞雄全力經營台東縣,但最終「選對會」還是挑選了陳瑩,可能是基於陳瑩的卑南族身份及其父親在台東縣的「餘蔭」。而國民黨將是由「卑南族媳婦」吳秀華出戰,因而在台東縣將會發生「卑南族大戰」,端看「鹿死誰手」?
嘉義市則是另一種類型。原本嘉義市像宜蘭縣一樣,是「民主聖地」,曾經長期由地方派系勢力「許家班」盤踞,在省轄市年代即使是在台灣地區一黨獨大的中國國民黨,連換國民黨嘉義市委員會九任主委依舊無法執政。
但隨著中國國民黨籍黃敏惠的當選,政治勢力有所轉變,黃敏惠在因為連續兩任不能再選而讓民進黨的涂醒哲「乘罅而入」之後,隔了一屆「捲土重來」再次當選,而且在此連任,成為台灣地區地方自治史上首位四度在同縣市當選的縣市長。正因為如此,她多次出任國民黨副主席,並曾代理主席。
但被形容為「最有民意的市長」的黃敏惠,卻一直沒有宣布接班人,「藍白合作」在嘉義市的推進也陷入停滯。這就為民進黨「乘罅而入」找到切入口,因而推出民進黨在嘉義市的「區域立委」王美惠出戰。由於在嘉義市只有一個「區域立委」的議席,與嘉義市長選舉一樣都是屬於「單一應選名額」,如果以其在「區域立委」選舉的選績衡量,在國民黨遲疑不決耽誤選機下,有機會攻陷在南台灣藍營政治版圖中的「孤島」嘉義市,將南台灣唯一的藍天變為綠地。
但王美惠卻也存在著「短板」,她與民進黨地方黨部有積怨,經年累月的嫌隙造成王美惠與地方綠營形同陌路。民進黨嘉義市黨部是否全力輔選,仍然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