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會政治

賴怡忠拋「戰時嚇阻」:應說服盟友 若中國開戰就承認台灣獨立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記者方瑋立攝)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

文/自由時報記者方瑋立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今(6)日演講直言,中國長期拒絕承認舊金山和約,並藉「開羅宣言」及「波茲坦公告」操作台灣主權論述;面對現實挑戰,他具體建議,台灣除應高舉該和約外,也應靈活運用國際法模糊地帶及中間路線,避免陷入「零與一」的僵局,並考慮設計「戰時嚇阻」,說服各國倘若中國動武即承認台灣獨立,令中國不敢妄為。

台灣國家聯盟今天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辦「從舊金山和約看台灣自決之路」論壇, 賴怡忠應邀發表「反制中國對台外交封鎖的務實策略」 演講。

賴怡忠指出,中國以「93」抗戰勝利日為重點,而非「815」二戰結束,正因不承認舊金山和約。他說,中國將台灣定位與「開羅宣言」「波茲坦公告」相連結,卻忽略戰後條約才具國際法效力,舊金山和約自然凌駕於前述政治宣言。

他提醒,過去馬政府曾試圖以「台北和約」強調台灣屬於中華民國,但日本外交長期立場是在舊金山和約後已放棄台灣主權,不再對此說三道四,若我方再持續強調「台北和約」反而會陷入不利。

賴怡忠進一步分析,美國在197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透過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保持模糊立場,但美國對台「六項保證」已明確指出美國對台灣主權態度並未改變。近年美方更公開駁斥中國所曲解的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文,強調該決議不等同「一中原則」,也未排除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他認為台灣應善用美國已提出的論點,爭取更多國家背書,特別是 G7、歐盟及亞太盟友,共同挑戰中國的錯誤敘事。

針對務實對策,賴怡忠提出多項具體建議:第一,必須堅定主張「條約才具國際法效力」,高舉舊金山和約,避免被「中華民國」框架牽制;第二,應尋找「零點五、零點七」等中間路徑,靈活運用國際法模糊地帶,避免陷入「零與一」的僵局。

賴續指,第三,要推動民主國家集體背書美國對2758的四點立場,建立加入世衛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的前例,阻止中國再以2758阻擋台灣;第四,賴怡忠認為,隨著中國威脅加劇,應考慮設計「戰時嚇阻」,即一旦戰爭發生,就必須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為了生存必須宣布獨立,並同時說服各國達成默契,倘若中國動武就立刻承認台灣,造成對中國而言比經濟制裁更嚴重的政治後果。

賴怡忠也提醒,台灣不能只把焦點放在「如何進入聯合國」,應該另闢國際組織新場域,例如在 AI、加密貨幣等新興議題先行建立合作平台,影響傳統國際體系;同時還要揭露中國壓迫跨國企業標示「Taiwan, China」、在部分國家不承認台灣護照等現象,因為這已侵害台灣人民的自由旅行與國際交往權利,必須讓國際社會廣泛理解台灣的困境。

賴怡忠強調,台灣討論的不應只停留在「如何成為國家」,而是「如何在現實中生存與發展」。唯有靈活運用國際法工具與外交戰略,才能在中國打壓日益強化的局勢下,維持自身空間與國際地位。

連結:賴怡忠拋「戰時嚇阻」:應說服盟友 若中國開戰就承認台灣獨立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lt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