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中:習近平掌權獨裁如希特勒 每天都想征服台灣

吳志中稱中國國家主席是徹頭徹尾的獨裁者,妄圖征服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8日專電)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近日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專訪,指中共政權在習近平領導之下,「集體領導」轉變為個人獨裁,與納粹德國領袖希特勒相似,而習近平更想成為「中國最偉大皇帝」,每天都想著要「征服台灣」。
不過,吳志中說,他真正擔憂的不是中國對台灣的軍事侵略行為,而是中國對台灣內部的分化。吳志中認為,與過往相較,中國分化台灣社會的手法如今已「非常細膩」。
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今天刊登在台北與吳志中的專訪。報導提到,吳志中向記者出示1997至2022年的中國「人民日報」頭版剪報,指出習近平於2012年掌權、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時,他的肖像幾乎占據「人民日報」頭版整個版面,這與前幾任中共領導人選擇較「謙虛」的肖像處理方式大相逕庭。
吳志中說,從這種作風差異可看出「希特勒的崛起」、以及習近平企圖成為中國唯一統治者。在習近平之下,中共的「集體領導」體制遭毀壞。
吳志中告訴記者:「這是獨裁的崛起;這就是20世紀初在希特勒和(領導法西斯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身上發生的事。」
吳志中提到,中國的軍事能力、以及中國對台灣持續不斷的威脅,是台灣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式關係的主要障礙。
不過,吳志中說,儘管這樣的情況令人深感挫折,現實是如果有更多國家「承認台灣」,中國可能就會對台動武。
吳志中說:「當然,我們對自己的國際地位十分不滿,但我們有必要務實以對。我們不能對中國挑釁。」
報導提到,其他國家對台灣的防衛承諾也屬於類似難題,美、英等國即奉行「戰略模糊」原則。吳志中說,若能取得安全保證,當然更好,但其他國家對台灣的正式安全保障恐將「過度挑釁中國」。
吳志中談到,美國是台灣最重要夥伴,但問題是「沒有人知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想什麼」。
吳志中指出,台灣非常努力建立台美之間的共同利益;一旦雙邊共享利益足夠大,台灣自然會得到支持。
國際關注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與決心。「每日電訊報」提到,川普曾稱台灣的防衛預算應接近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總統賴清德近日表示,台灣明年防衛預算將達GDP的3%以上。
吳志中告訴「每日電訊報」,台灣的目標是「展現我們有強大的自我防衛意志」;一旦台灣的防衛預算在GDP占比達3%,這將意味政府年度總預算超過20%用於國防,比例大幅超越任何歐洲國家和美國。
台灣提高防衛支出符合美國利益,吳志中提到,台灣屆時向美國採購的軍備只會更多。
吳志中說,「我們不能允許習近平夢想成真」,也就是實現征服台灣。報導提到,台灣與其他國家之間日益增進的合作儘管就技術層面而言,多屬「非正式」,對嚇阻中國卻很重要。
吳志中另透露,台灣「很快」將和加拿大有進一步增進海巡合作有關的安全協議。
連結:吳志中:習近平掌權獨裁如希特勒 每天都想征服台灣 | 政治 | 中央社 CNA
台灣外交部副部長稱「習近平行事像希特勒」
文/阿萊格拉·門德爾松 (Allegra Mendelson)、駐台灣亞洲通訊員(Asia Correspondent, in Taiwan)
在台北的辦公室裡,吳志中拿出一小疊題為《習近平逐步走向個人獨裁》的報紙。
每張報紙都複製了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官方報紙《人民日報》的頭版,涵蓋了從1997年到2022年的各個時期——每一版都記錄了中國領導人的不同時期。
台灣外交部副部長吳志中翻閱這些報紙,發現習近平在2012年上任後,版面有了明顯的變化。
吳志中說,習近平的前任們選擇的是小巧、「低調」的肖像,而習近平的肖像幾乎佔據了整個頭版。
「你看出區別了嗎?你明白我的意思嗎?你看到了希特勒的崛起,看到了一個試圖成為中國唯一統治者的人,」吳志中說,並警告說,台灣需要「學習並與中國合作」,以避免與一個核大國開戰。
「這是獨裁統治的崛起。這與20世紀初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時期的情況如出一轍,」他補充道。
吳先生在接受《每日電訊報》採訪時進行了這樣的比較,採訪內容涉及廣泛。他在採訪中表示,他認為中國國家主席想成為「中國最偉大的皇帝」,每天都想著「征服台灣」。
隨著地區緊張局勢因可能爆發戰爭而加劇,這些言論可能會激怒中國官員。
吳先生向《每日電訊報》展示的《人民日報》剪報摘自過去對中國共產黨五年一度最重要的領導人會議——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導。
1997年的封面上有一張小照片,照片上有前國家主席兼總書記江澤民和其他七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2002年和2007年,另一位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也經歷了類似的情況。
「當時,中國實行的是這種集體統治。這是一個委員會,只有一個首領來統治中國,」吳先生說。
但現在,「除了習近平,你再也認不出中國的其他統治者了,」他說。
自2012年習近平出任國家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以來,他已採取措施鞏固權力,將其控制範圍擴大到遠遠超出其前任。
習近平發起了一場廣泛的反腐敗運動,針對政治局和軍隊各級官員。許多人認為,此舉旨在削弱其競爭對手,鞏固其權力。
他也在中國軍隊——人民解放軍——內部發起改革,旨在集中指揮,使其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軍隊之一。
這些努力的核心目標是將台灣置於北京的控制之下,實現「祖國統一」,並在必要時使用武力。
害怕挑釁
過去幾年,中國越來越多地透過「灰色地帶」入侵對台灣施加壓力——這些措施雖然不至於全面開戰,但試圖在可能發生的攻擊之前對台灣進行脅迫。
這些策略包括網路攻擊、入侵台灣海空域以及散佈假訊息,吳志中表示,這些策略尤其令人不安。
「我內心真正擔心的不是來自中國的軍事侵略,而是台灣內部的分裂,因為中國在分裂台灣社會方面已經變得非常老練,」他說。
專家先前曾向《每日電訊報》表示,如果中國要攻擊台灣,很可能會先試圖透過宣傳或假訊息來削弱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以便將更多支持轉向北京。
吳先生在出任外交部副部長之前,曾在台北擔任政治學教授多年,之後於2018年至2024年擔任台灣駐法國代表。
他指出,中國對台灣及其國防能力的持續威脅,一直是台北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式關係的一大障礙。
台灣人口超過2,300萬,僅與12個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這些國家大多是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區的小國。
這位外交部副部長表示,雖然台灣無法與更多國家建立正式關係「令人非常沮喪」,但現實是「如果他們承認台灣,中國可能會對台灣動武」。
吳志中表示:「當然,我們對自己的國際地位非常不滿,但我們需要務實。我們不能激怒中國。」
在國防承諾方面,情況也類似。
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信奉「戰略模糊」原則,即如果中國入侵,它們不會明確支持台北。
「如果能得到保證當然更好,但如果不能,那是因為正式向台灣做出保證會過度激怒中國,」吳志中說。
吳志中表示,對於台灣「最重要的合作夥伴」美國,「問題在於沒人知道唐納德·川普在想什麼」。
他補充說:「問題在於沒人知道唐納德·川普在想什麼……我們正在努力構建美台之間的共同利益,如果這種利益足夠大,那麼支持自然會流向台灣。」
幕後
儘管台灣在建立正式外交和國防關係方面受到限制,但這並沒有阻止其建立牢固的非正式關係。
吳志中表示,現有框架仍然允許英美等國家「與台灣官員進行非正式合作」,而「非正式合作的定義取決於我們」。
台灣除了在世界各地設立12個外交使團外,還在世界各地設有97個代表處,其中許多代表處在沒有正式關係的情況下充當事實上的大使館。
演員希望與台灣接觸。
「2018年我剛到法國的時候……人們會問我來自哪裡,當我說『台灣』時,你會感覺空氣立刻凝固了,」吳先生說。
他表示,這是因為台灣對疫情的應對措施,以及人們對其作為半導體主要生產國地位的認識有所提升。
這也是中國大陸不斷加大施壓的結果。
「台灣的貢獻、台灣的專業知識以及(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事侵略,使台灣更加出名,也吸引了更多關注……人們開始意識到台灣的重要性,」他說。
「今天不行」
這種更深入的接觸促進了台灣出口的成長,2024年出口額成長了創紀錄的9.9%,國防合作也隨之增加。
作為台灣主要武器來源國的美國,已於今年稍早簽署了新的協議,旨在購買更先進的飛彈和無人機技術,並暗示未來幾年將增加對台軍售,以遏制中國大陸。
台灣總統賴清德本周承諾將明年的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3%以上,但川普先前曾表示,為遏制中國,國防預算應接近10%。
吳志中表示,目標是「展現我們擁有強大的自衛意志」。
「如果國防開支達到GDP的3%,這將占到我們年度政府預算的20%以上——遠高於任何歐洲國家和美國。」吳志中說。
他還補充道,增加國防開支「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我們「只會從美國購買更多軍事裝備」。
台灣已將國防預算目標提高到GDP的3%——140億英鎊——但川普表示,為了遏制中國,國防預算應該接近10%。
許多西方國家也加強了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美國增加了在該地區的軍事演習參與度,擴大了與日本、菲律賓和澳洲等夥伴國的演習規模和範圍。
英國方面,作為其在印太地區為期數月的軍事實力展示的一部分,英國於4月向該地區部署了其最大的航母打擊群——「威爾斯親王號」。
吳志中也表示,台灣和加拿大將「很快」簽署一項新的安全協議,以加强两國海岸警衛隊的合作。
雖然嚴格來說,所有這些行動都是「非正式」進行的,但日益加強的國際合作是吳志中等人所稱的「今日不成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政策旨在無限期地遏制中國及其領導層。
「習近平想成為中國最偉大的皇帝,所以每天早上醒來刮鬍子時,他都會說:『好吧,我真的很想征服台灣,這是我的夢想,但今天不是好日子。』」這位外交部副部長說。
「我們不能讓習近平實現他的夢想。否則,這將是全人類的勝利。」(“We cannot let Xi Jinping make his dreams come true. Then that would be a success for the whole of humanity.”)
連結:Xi Jinping is behaving like Hitler, says Taiwan’s deputy foreign minister
時評》納粹陰魂不散
號稱民進黨抗中保台「先鋒部隊」的八炯、閩南狼,在大罷免大失敗後開撕,揭露了台灣內部確實存在一票納粹門徒。雖然有人讚許閩南狼發揮道德勇氣,但可悲的是,這套以納粹形式煽動選民、霸凌異議者的政治宣傳術,至今依然被綠營奉為圭臬。
大罷免領銜人之一的閩南狼在726罷免失敗後,踢爆青鳥精神領袖之一的八炯,研究納粹手法煽動群眾,而419青鳥集會的標誌就是引自納粹鷹。近日閩南狼又說,八炯惡意剪輯影片抹紅網紅鍾明軒,甚至告訴他:「我最會打輿論戰,這種東西就是要不擇手段。」
雖然青鳥仿效納粹的敗行劣跡已被攤在陽光下,但細思極恐的是,假若今天民進黨靠著這批側翼奪襲國會成功,那麼,閩南狼還會選擇「良心發現」踢爆這一切嗎?更甚者,奪權有功的八炯與他的門徒們,想必會一如往常繼續在舞台發光發熱,穿梭大街小巷宣傳823的罷免要如何撲殺政敵;也依然會被黨政媒奉為座上賓,拿著麥克風替執政者執行「洗滌人心」的思想改造工程。
不只青鳥就此長大成了納粹鷹,柯建銘喊出「用《刑法》一百條伺候國民黨立委」的威權復辟也會成為現在進行式,執政者與鷹犬們的高光時刻就此到來。
雖然台灣人民已用選票的力量,在726那天讓納粹門徒暫時偃旗息鼓,但眼看著青鳥們在賴清德總統喊話「823繼續與公民同行」後,持續奮進要推倒7席在野立委,甚至道德感淪喪般的灌爆閩南狼臉書,怒嗆「現在說這些有比大罷免重要嗎」,代表納粹遺緒依然不死。因此,在823投下「反罷免」,就是替民主再次執行除錯的機制,讓納粹門徒別再猖狂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