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統戰轉向「抓娃娃」 把「小林同學」當工具犯眾怒

文/上報仇佩芬
正在中國參加「2025中國桌球超級聯賽」的台灣桌球強將林盷儒,6月3日出一場小學活動時,遭中方戴上象徵「中共少年先鋒隊」意涵的紅領巾,引發台灣輿情激憤。對於中國的統戰小動作,知情官員透露,對岸持續針對我國各年齡層學子發動統戰攻勢,比起自主意識較高的大學生,中共統戰單位近期轉向中小學生開展攻勢,統戰工作「從娃娃抓起」,增強台灣少年及兒童對中國的「國家認同」。
林盷儒被設局戴紅領巾 體育交流淪統戰樣板
目前正在中國參加「2025中國桌球超級聯賽」的林盷儒,3日隨其他中方隊友赴當地小學參訪,卻在賽前的公開活動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接待單位戴上象徵中共少先隊及共青團政治意涵的紅領巾。
在國際及台灣體壇備受矚目的林盷儒,在中國出賽時沾惹政治色彩,相關官員私下認為不排除對岸有意吃豆腐;但為避免影響選手,我方體育署及陸委會僅「提醒」對岸,體育交流不應涉及政治。
然而知情官員進一步透露,小林同學面臨的狀況,極可能並非單純體育交流,而是對岸的統戰計劃。官員透露,從今年開始,對岸統戰部門建議,從今年暑假開始,發動「從娃娃抓起」的戰略。
台灣青年自我意識強 中國統戰碰壁轉從娃娃抓起
根據中共統戰部門分析,儘管相關單位對台灣大學生及年輕人的交流著力甚深,但近年來卻面臨瓶頸;主要原因出於台灣年輕人的自我意識普遍較為強烈,對權威多抱持批判質疑態度,對岸藉活動釋放的統戰內容可能造成反效果。
在此情況下,不少參加學生把中方的交流接待當作免費旅遊,但對於各單位悉心安排「教育內容」卻多所抗拒持。對中方更大的風險是,部分學生將招待的情節、交流課程,透過社群「爆料」,甚至引來中國學生的關注,讓中方統戰部門大感困擾。
面對台灣年輕族群的轉變,中共近來轉向兒童及少年下手。知情官員據透露,中共一向有加強兒少「對黨的好感」的教育方針,近年來習近平更親自主持「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要從小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共領導的人才,要「從娃娃抓起」。
擴大兩岸兒少交流 推動「祖國文史認同」核心
而隨著中共意識到台灣認同面臨危機,中共中央於2021年年2月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增強少年兒童對國家認同,「厚植愛國情懷」,今年起也開始納入對台灣的統戰思維。
為據透露,實踐「習中央」指令,中共統戰及教育部門今年起擴大安排各種統戰交流。僅僅是今年1到5月,便有多達14項兩岸兒少交流,包括「體育競賽」5項、「文化參訪」3項,以及「藝文交流」6項。
知情人士透露類似的統戰計劃,最為核心的是「祖國文史認同」,包括北京第八中學邀請我國兒少參加中華文化技藝課程,及赴山西省高平市第七中學安排神農炎帝宮廟祭典。
其次是培養兩岸兒少之間的感情,例如今年就曾規劃學員同台文藝表演及同住家庭生活等。而在團體交流方面,則透過兩岸中小學的校際交流,例如與部分對岸中小學進行舉辦體育友誼賽等,培養長期互動的慣性。
透過民間協會繞道校園 用獎勵滲透中小學生
知情人士透露,這些活動的目的,意在持續透過提供台灣中小學生交流機會,以舉辦比賽、提供獎項獎金等方式,邀台灣中小學生赴對岸參加比賽或活動,並以出席頒獎典禮等名義,安排獲獎者前往中國訪問。
國安人士透露,對岸避開我方主管機關,直接聯繫台灣有意願的學校及校內特定單位或人士,以文化、體育等不同管道打入校園進行邀訪,這些邀訪計劃甚至公立學校與藝文團體為主。國安入士指出,所幸在今年2月國內政治情勢出現變化,家長及學校有所警覺,對岸改由民間協會人行邀約,但成效已並不若過去,顯示國人對於統戰行為的識讀能力已有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