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突拋「併購論」同意統一? 邱垂正跳針:勿過度解讀

文/FTNN新聞網記者陳政翔
總統賴清德在520就任周年前,接受網紅敏迪的專訪的時候,談到兩岸關係,總統形容「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台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說你(中國)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因此「併購論」持發酵,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21)日,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備詢時被立委追問,「併購論」是政府最新兩岸立場?是否可解讀成賴清德同意統一?邱垂正先是停頓一秒,隨後稱,不要過度解讀。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質詢時詢問邱垂正,賴清德「併購論」是否是政府最新兩岸立場?邱垂正先是停頓一秒,隨後稱「不要過度解讀」,許宇甄追問,那要怎麼解讀?邱垂正回應,兩岸需秉持對等尊嚴、相互尊重為原則。
許宇甄怒嗆,藍白只要簡單一句話就被貼賣台,總統卻可以說賣台,「併購論」就等同價格好就可以併購,她還說,難道未來不要提「統一」二字就好,提「併購」就可以?「和平統一」變成「合意併購」,「武力統一」就是「不合意併購」?
邱垂正僅能再度回應,「委員不用過度解讀,賴總統不是這個意思」,這只是個比喻,要大陸秉持對等尊嚴,不要無限上綱;許宇甄則回應,「你要去跟總統講,不是跟我講」。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質詢時也提到,賴清德3月將對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並且提出五項統戰威脅,17項的應應策略,俗稱的賴17條,但5月17日接受網紅敏迪的專訪拋出「併購論」。如果中國大陸定調是,兩國互不隸屬、境外敵對勢力,怎麼可以允許併購行為?
邱垂正重申,兩岸互動是在對等尊嚴下,只要對等尊嚴,歡迎各種交流,期許兩岸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為兩岸的良性互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