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520演說對中態度趨和 衛報:顧慮美國保台承諾有變

文/上報李浩宇
賴清德總統20日發表就任一週年講話,針對兩岸關係呼籲北京重啟談話,「以交流代替包圍,以對話代替對抗」,強調「我堅定地致力於和平,因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但並未強調中國的犯台計劃,重點集中於減碳與應對美國總統川普引發的關稅動蕩。
衛報報導,與前總統蔡英文相比,此前賴清德在公開場合更強硬地譴責中國侵略,並指稱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分析人士此曾預測其一週年就職演說將延續同樣立場,不過此次兩岸焦點似乎放在喊話中國進行和平對話。
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總監蕭嫣然(Amanda Hsiao)認為,美國因素可能是此次轉變的主要原因,「日前美中雙方達成的貿易降級協議,讓台灣方面擔心台海問題是否會出現在未來的美中談判中」,亦即台灣擔憂中國可能會藉此促使美國軟化長期支持台灣的立場,「這種不確定性,或許是賴清德未重申其中國威脅的原因之一。」
讀賣新聞報導,長期關注亞太地區安全動態的日本笹川和平財團高級研究員、熟稔中國外交安保領域的小原凡司20日分析,賴清德的一週年演說對比去年相對溫和,可能的理由除顧及美國的反應之外,「也是為了避免被台灣民眾批評刺激中國」。
另一方面,針對賴清德一週年演說,日本官房副長官青木一彦在記者會表示,「台灣是我們極其重要的夥伴和朋友,我們與台灣擁有共同的基本價值觀,雙方也有密切的經濟關係和人員往來。對台關係部份,我們將本於並維持非政府之間的實務關係,繼續深化合作與交流。」
青木一彥強調,「台海和平穩定不僅對我國安全至關重要,也是國際社會穩定的關鍵。日本的一貫立場是希望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我們也將密切關注情勢發展。」
連結:賴清德520演說對中態度趨和 衛報:顧慮美國保台承諾有變 — 上報 / 國際
賴清德520演說「罕見不提兩岸」 美智庫專家點明原因
文/中時新聞網 栗筱雯
台灣總統賴清德20日就職滿1年發表談話,演說全文對於兩岸、中國大陸罕見隻字未提,僅在演說後答覆媒體提問時籲兩岸和平對話、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美國智庫專家分析,賴清德演說避談兩岸,反映了賴政府擔心中美貿易戰降溫的後續效應;另有專家認為賴此舉試圖讓台灣免於成為地緣政治局勢的攻擊目標。
英國《衛報》20日分析,台灣前任總統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2016年贏得大選以來,北京切斷所有與台灣的一切聯繫與對話,賴清德接棒上台之後對於北京侵擾行為表現的態度比蔡英文更強硬,他上周甚至宣稱台灣面臨類似1930年代歐洲的威脅,分析人士紛紛預測賴的就職周年談話將延續強硬立場。
賴清德就職總統將滿1周年之前,共軍軍機、艦艇擾台數量明顯增加。台灣政府日前公開示警,中方可能對於賴總統就職1周年演說採取報復或先發制人的行動,不排除共軍在賴演說後幾天內軍演,也可能發動政治作戰擾亂台灣民心。
然而賴今天談話全文完全沒有提到兩岸或中國大陸的併吞計畫,重點擺在減少碳排、因應美國川普政府關稅舉措、緩和國內政治動盪、要成立主權基金等等。賴在演說後答覆記者提問時表示,台灣會加強防禦以抵擋中方入侵或武統台灣。他強調台灣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台灣社會珍惜善意,他將堅持致力於和平,「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但台灣在誠心追求和平之餘不能抱持天真心態。他呼籲北京重啟與台灣的平等對話,只要彼此尊重、維護尊嚴,兩岸能以交流取代包圍,以對話取代對抗。
總部位於紐約的全球政治風險諮詢業者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問題總監蕭嫣然(Amanda Hsiao)指出:,北京與華府達成貿易緊張局勢降溫的協議,這引發的台北的憂慮,擔心台灣問題會否出現在日後的中美談判桌」,意指台灣擔憂的是北京可能設法讓美方長期支持台灣的立場軟化,「賴清德在高調演說的場合並未重提此前對於中方威脅的觀點,如此不確定感也許是原因之一」。
分析家認為,賴清德這次的演說比以前更為克制。法媒「法國24台」(France 24)引述法新社報導,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Atlantic Council’s Global China Hub)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說:「賴清德緩和發言力道,讓台灣保持低調,以避免在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之中成為任何一方的攻擊標的。」
川普政府4月2日公布對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32%,暫緩90天期間維持基礎稅率10%,雙方4月已完成第一輪談判。美聯社分析,賴清德在演說以「朋友之間的摩擦」形容台美貿易緊張局勢,在台灣與華府貿易談判之際展現樂觀論調。他表示,台灣將持續對外採購與自行研發武器等方式加強國防,並與盟友「肩並肩」以展現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