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開打 賴主席認同投資脫中入北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開徵對等關稅,國內有學者建議,應重新將出口重點市場轉至大陸。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吳介民9日在民進黨中常會提出「脫中入北」論述,黨主席賴清德總統大表肯定。賴清德說,台灣對外投資採「脫中入北」,過程很正面,台灣終於以自身經濟實力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形成「全球台灣」。
淡大財經系教授聶建中質疑,川普就是覬覦台灣半導體關鍵技術,若台積電都被美方奪走,台灣還有何籌碼與北方國家斡旋?
深化經貿 與美一起轉型
民進黨中常會昨邀吳介民以「解放日關稅:解題與方案討論」為題專案報告。吳介民說,台灣過去把「矽盾」概念講得太簡單,都說「有台積電,美國會來救我們」,但政府應該把握這次機運,深化與美國的經貿,台美一起產業轉型,讓雙方在技術及人才上互相依賴。
他強調,台資企業「脫中入北」意義重大,台灣科技製造實力可以在全球北方民主國家,意即世界體系所謂的「核心國家」立足,且具有競爭力,這是台灣半個多世紀以來,加入當代全球化夢寐以求的成果。賴清德6日提出五大策略應變後,吳介民在其臉書評論「正確合理」。吳說,賴清德提到加強對美投資,這是台灣經濟脫中之後驅動的方向,台灣應該利用每一次的地緣政治經濟變動,去推動適合自身產業發展的方向。
他認為,「台灣對中投資30年大周期」已結束,「脫中」之後,台灣產業資本起初轉移至南方國家,例如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然後到印度,資通訊產業的專業電子代工服務則進一步到墨西哥,但最新趨勢是轉往北方民主國家,例如美國、日本、歐洲,「這一波台資向北方國家前進的動力來自半導體供應鏈的移動,台積電當然是帶頭大哥」。
吳介民的「脫中入北」概念,似乎與19世紀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倡導的「脫亞入歐」相呼應。明治維新時期,福澤諭吉主張日本應與中國、朝鮮等東亞國家決裂,加入歐美列強陣營。然而時至今日,川普仍以睥睨的態度看待日本,而中國依然是日本不可忽視的鄰國。
矽盾2.0 形成全球台灣
據轉述,賴清德昨日對「脫中入北」論述大為贊同,肯定吳介民有3個洞見,首先,台灣的卓越製造力,正快速進入全球核心國家之列;其次,北方國家都想爭取台灣優秀的半導體廠商去投資;最後則是「矽盾2.0」,台灣與北方民主國家組成聯盟,這正是他提出的「非紅產業鏈」及「台灣+1」、「台+美新布局」藍圖的一部分。
學者解析 意識形態排中
不過,聶建中直言,賴清德的意識形態就是「排中」,「脫中入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川普勢必設法將我國最關鍵的技術與資源移至美國,不會輕易放手,也不可能讓台灣半導體產業至別處投資,該如何與北方國家建立更緊密合作?「最後台灣恐怕只能與部分無涉地緣政治的小國合作」。
北京聯合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認為,川普為了對抗大陸,只把台灣當成牌來打,賴清德要完全押寶在美國身上,完全是個人的一廂情願,是把台灣的經濟發展綁上個人意識形態的戰車。
朱松嶺表示,兩岸的經貿經過這幾十年來的深度往來,已經有大量的台商在大陸投資,賴清德此時要在經濟上與中國大陸脫鉤,是不切實際的做法。
川普對大陸開徵104%關稅,北京雖稱奉陪到底,但大陸經濟也承受很大壓力。北京是否會將這些壓力由內轉外釋放?國安局長蔡明彥昨在立法院答詢時說「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蔡表示,有兩種可能,若中共經濟不好,就必須聚焦國內經濟問題,不要再節外生枝;另一種可能性是,透過外部情勢升高的操作,藉此機會轉移內部壓力,這部分會嚴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