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大產品首當其衝!對美出口佔比超過6成 重災區曝光
文/中時新聞網郭宜欣
川普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嚴重打擊台灣對美貿易,根據經濟部國貿署數據顯示,出口至美國的產品以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件佔比最高達58.1%,其次電腦零附件等產品佔比5.5%,積體電路為4.6%。換言之,伺服器與電腦產品首當其衝,嚴重打擊台灣供應鏈。
川普宣布最新的對等關稅措施,除了輸美貨品課徵10%關稅之外,另分別課徵10%至50%不等的對等關稅,貴金屬、藥物與半導體暫時豁免,汽車與鋼鐵則是已經單獨課稅,也不列入對等關稅範圍。
2月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對美國的出口金額為117.7億美元,前五大類產品包括自動資料處理機及其附屬單元、電腦之零附件、積體電路、交換器(以及路由器)及機動車輛之零附件。
今年2月,美國重返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全球供應鏈重組、AI熱潮大爆發,以及政策使然,台灣近年加深與美國的貿易掛勾,這也面臨川普對等關稅的反噬。
台灣半導體直接出口至美國的比重不高,多半運往泰國、越南及印度等地進行加工組裝成電子產品再運往美國,同樣受到對等關稅的限制。
美國政府對各國的對等關稅算法引發爭議,僅以美國對該國的貿易赤字除以該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得出的數字即為川普所說的「關稅障礙」接著川普再「大非慈悲」打對折,得出對等關稅的數字。
例如,美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為739億美元,台灣對美國的出口額為1163億美元,739億除以1163億等於0.635,接著除以二就是0.317,四捨五入即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