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WSJ:川普對中強硬 頻頻釋出友台訊號

文/上報李浩宇
美國總統川普團隊近期強化對台支持,包括軍事援助、外交往來、經濟合作等,顯示美國戰略重心可能轉向台海。川普政府官員亦指出,美國削減對烏軍援,可能意味著未來會將更多資源轉向台海,強化美國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
川普政府解除對台軍援限制 釋放友台訊號
華爾街日報29日指出,川普政府25日表示將切斷中國獲取先進技術的管道,並在有關台灣的聲明中對中國發表強硬措辭。阿拉斯加州長本月初訪問台灣,推動天然氣對台出口計劃。川普政府2月低調解除了8.7億美元(約290億元新台幣)的對台軍援案,並派遣2艘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也持續派遣美軍教官協助台灣國軍訓練。
與此同時,美國軍事訓練專家一直謹慎地與台灣軍方維持互動,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國務院和五角大廈均向台灣提供政策保證,五角大廈於本月稍早亦發表了一份內部文件,呼籲加強對中嚇阻力,以防止其對台發動軍事行動。這些舉措顯示,川普政府可能將台灣視為印太戰略中的關鍵夥伴,試圖在美中競爭加劇之際,加強對台灣的安全承諾。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新解:資源轉入台海
近期川普縮減對烏支援,導致台灣人開始擔憂美國是否將棄台灣於不顧,而且北京加大對台施壓力度也讓局勢更加不穩,但一位來自台北的台灣高層官員則於本周表示,近幾周台美氛圍明顯改善,「目前局勢有利於未來的合作發展」,但仍須謹言慎行。
為了回應美方支持,台灣政府亦同步提升國防準備,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台灣國防部副部長長柏鴻輝28日赴美參加F-16V戰機交付儀式。台灣總統賴清德亦宣布,年底前將把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3%,並強調此數字應被視為「最低標準」而非「上限」。
為了應對中共武力犯台風險,台灣政府在台南舉行首次由總統直接指揮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習,模擬全面戰爭狀況,向美方傳遞台灣願意負責台島防衛責任的訊號。此外,美國減少對烏克蘭援助一事,可能意味著未來會對台海投入更多資源。
目前台海地位對美重要 惟仍須緊盯美中關係變化
儘管近期美方對台灣展現出更積極的支持態度,但美國內部對台政策仍存在不確定性。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Elbridge Colby)在本月的國會聽證會上,雖坦言台灣對美國「至關重要」,但亦強調「台灣問題並無攸關美國的生存利益」,暗示美國對台承諾可能視美中關係而變化
但不論如何,美國重視印太地區與台灣戰略地位一事顯為事實。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28日訪問菲律賓時表示,美方將「前所未有地」強化印太地區的軍事佈局,進一步暗示美軍可能會加強台海防衛能力。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也於本月表示,「我們相信台灣的地位不應透過武力、勒索、強迫的方式改變」,並重申這會是美國的長期政策,「這是川普政府的一貫政策,未來也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