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給川普露一手,但台企很焦慮:當初大陸說斷就斷了…
![](https://i0.wp.com/taiwandomnew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image-171.png?resize=644%2C429&ssl=1)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川普動輒威脅台灣交「保護費」,揚言對台灣生產的晶片加徵關稅,令島內「壓力山大」。為了討好這位美國總統,台當局高層把主意打到了無人機頭上,台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更自不量力稱任內要把台灣打造成「亞洲無人機供應鏈中心」。
《日經亞洲》14日報導稱,台灣試圖加緊腳步打造無人機隊,以迎合川普對台灣增加防務開支的要求。但在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商用無人機生產和重要零部件領域「無可爭議主導者」的當下,深度依賴大陸制零件的台灣公司舉步維艱。
「這讓台灣的每個人都非常焦慮。」璿元科技的首席執行官周玉端告訴日媒,其所擁有的這家台灣無人機企業是民進黨當局欲打造無人機產業鏈「去紅化」的一部分。台當局所謂的「非紅供應鏈」,即指排除大陸企業、部件和原材料的全西方供應鏈。
綜合台媒早前報導,從前任蔡英文開始,台當局便對無人機產業無限上綱上線,從禁止「大陸廠牌」到「大陸制零件」,結果使島內陷入了尷尬的「無人機空窗期」,多個政府部門的無人機合同曾一度因無人投標而不得不暫停採購。
據《日經亞洲》報導,周玉端透露稱,目前該公司用於政府合同的無人機完全不含大陸制零件,但商業訂單仍依賴於來自大陸的非敏感部件。
「這取決於我們的客戶想要什麼,以及他們願意付多少錢。」他解釋說,非大陸零部件的成本要高出三到四倍。
與璿元科技一樣,總部位於台中的無人機製造商漢翔航空工業也會根據客戶需求,調整其廉價、不敏感的中國零部件採購。該公司高管承認,完全繞開大陸產業鏈很困難。
漢翔航空工業同時是台灣的防務承包商。其高管稱,由於缺乏資金,難以開發無人機所使用的雲台相機、通信模組和高端晶片。
雲台系統結合光學鏡頭、熱感應器和穩定器,是任何偵察無人機的核心。台灣無人機大廠雷虎科技的董事長陳冠如去年曾向美媒《華爾街日報》指出,台灣勞工成本高昂,大多數雲台元件須運往大陸進行組裝,在大陸以外製造雲台系統價格至少多兩倍,從其他地方取得相當困難。
台灣另一家無人機製造商智飛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黃重生也提到,最初曾嘗試在台軍方無人機原型機中,以澳大利亞產品取代大陸制引擎,但發現成本高出20倍。由於無法保證有足夠的訂單,大多數台灣工廠並不願意配合。
據台媒《聯合報》等報導,在台「數位發展部」去年發佈針對無人機的所謂「去紅化」審核標準後,有採購需求的當局部門就滿腹牢騷地抱怨道,過去用大陸的大疆無人機約三四萬元(新台幣,下同),如果以同規格採用非大陸制,費用二十萬元起跳,貴則六七十萬元。
島內無人機協會方面亦稱,就算台灣可以自己生產無人機馬達,但全世界都沒辦法保證「磁粉、銅線不在大陸生產」。即便從美國進口,也無法完全排除原物料來自大陸。
話音剛落,當時剛當選地區領導人的賴清德就丟了個大臉。
去年3月,他在台灣無人機研發中心參觀時,現場展示了一款能搭載輕型飛彈的無人機。而這架由土耳其和英國合作開發的無人機,螺旋槳驅動馬達上赫見「Made in China」字樣,引發島內群嘲。
台灣無人機公司告訴《日經亞洲》,面對「便宜得多」的大陸制的無人機零部件,他們的長遠目標是縮小差距,通過政府補貼支持下的研發,提高台產零部件的比例。
報導稱,為了改變現狀,台灣需要擴大島內產業規模,並尋求海外合作。台灣外事部門負責人林佳龍對此稱,「台灣現在需要的是市場和訂單,然後才會有更多的無人機生產線。」他聲稱,台當局一直在尋求與美國、日本和歐洲在無人機方面的合作。
日媒提到,去年9月,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與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的糾集下,26家美國無人機、反無人機系統企業代表和五角大樓官員竄訪台灣,以尋找可代工的零附件廠商,納入美方供應鏈。
為了迎接美方的這次到訪,島內相關行業也做出了相當積極的反應。在台經濟主管部門的協調下,漢翔工業等台企牽頭成立了一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其目標是「到2028年實現島內無人機產值十倍增長」、「無人機月產能15000架」。
台媒當時還炒作稱,這26家美商是首次由美官方安排赴台考察防務產業,過去罕見台當局邀請美國武器製造商進入。台灣將據此打造未來亞太第一個所謂無人機「非紅供應鏈」中心。
2023年2月,台灣高調宣傳的所謂最先進自研「騰雲」武裝無人機,在試飛時一頭栽進草坪。台軍當時號稱,該無人機「絕對沒用大陸零件」、採用美國進口發動機。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此前曾一再渲染「台海無人機作戰」概念,妄圖以此阻撓解放軍「攻台」。
去年6月初舉行的第2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撒母耳·帕帕羅翻炒其前任提出的所謂「地獄景觀」計畫,叫囂稱一旦中國大陸「攻台」,美軍將在台海部署數以千計的無人機和無人艇進行遲滯、消耗,為美軍及其盟友進行全面反擊爭取時間。
不久後,美國便宣佈批准兩批共約3.6億美元的對台軍售計畫,主要包括「彈簧刀」-300飛彈系統和「ALTIUS 600M-V」無人機及配套零部件和訓練服務。據台防務部門披露的資料,2024年台軍方共計畫採購7個型號、968架無人機。
涉及對台軍售的美國無人機相關企業及高級管理人員,如美國宇航環境公司(eroVironment)、安杜里爾公司(Anduril Industries)之流,均已被中方列入制裁清單。
美國最大的無人機製造商斯凱迪奧(Skydio),在去年10月,也因對台軍售被制裁。中方採取行動20多天后,這家美企面臨供應鏈危機:中國東莞一家日企子公司原本是其唯一的電池商,在中方制裁後「斷供」。
找不到替代供應商的斯凱迪奧焦頭爛額,只能向時任拜登政府「求救」。其首席執行官還氣急敗壞地在社交媒體發文,倒打一耙稱中國「試圖消滅領先的美國無人機公司」。
據《日經亞洲》報導,斯凱迪奧也向台灣消防部門供貨。「我們看到中國大陸直接就切斷了對斯凱迪奧的電池供應」,台灣璿元科技的周玉端回憶道。
中國外交部在回應有關問題時已多次強調,中方堅決反對美台軍事聯繫和美對台出售武器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停止武裝台灣,停止縱容支持「台獨」勢力「以武謀獨」。台灣當局「以武謀獨」「倚洋謀獨」的圖謀註定不可能得逞。中方將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