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威脅後,賴清德答應將繼續「掏錢」:擴大對美投資

文/觀察者網
據英國《金融時報》當地時間2月14日報導,賴清德對記者表示:「我們將增加對美國的投資和從美國購買,以平衡雙邊貿易。」而就在幾個小時前,川普公開宣稱「台灣搶走了美國的晶片生意」,並對台灣地區發出了關稅威脅。
據統計,2024年美國與其第七大交易夥伴台灣地區的貿易逆差達到了739億美元,較去年進一步擴大261億美元。有分析指出其原因是美國國內大規模投入人工智慧的相關研究,因此對相關晶片產品需求旺盛。而當前,島內幾家半導體製造公司在晶片市場佔據了相當比例的份額。
不過,雖然在投資和採購方面松了口,賴清德還是堅持維護台灣地區在全球晶片製造業中的領先地位,並反對川普對台灣地區「偷走了美國半導體工業」的指控,也反對將其「歸還」給美國的要求。
賴清德表示:「台灣有能力、也願意應對新情況。」他還誓言「確保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不可或缺性」,並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倡議」,以説明美國建立更具彈性的供應鏈——這一構想實際上與川普推動將半導體產業集中在美國國內的保護主義舉措是衝突的。
除開投資和採購方面,賴清德同時還宣佈了將擴大台灣地區防務預算達GDP3%以上;以及為了所謂「防止被統戰」,持續推動台灣地區「安全法制改革」等消息。
對賴清德的這一系列措施,台灣民眾黨代表黃國昌痛批:對於半導體產業如何保持領先地位,台當局沒提出任何具體對策;現在民進黨當局整個腦袋除了推動「大罷免」,好像不知道要如何或該做什麼事。
此前在拜登和川普兩屆政府,以及美國客戶的壓力之下,台積電已經承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650億美元建設三座製造廠,其中第一座工廠已投入量產。儘管這些工廠竣工後只會占台積電總產能的不到五分之一,但它們已經是台積電規模最大的海外投資了。
但川普還是覺得此前拜登政府給予台積電的補貼協議過於慷慨了,威脅要將其推翻。此舉可能會使台積電失去大約60億美元的美國財政補貼。
川普希望將這些經費投入到大規模重建本土晶片製造業中去。
「我們希望這項業務重返美國,」他說,「如果他們不把它帶回來,我們不會高興。」
而對川普的這番表態,賴清德回應到:川普政府正在推行「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戰略和政策」……這對美國的所有夥伴都構成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