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會政治

國戰會論壇 王金平談兩岸安全

文/洞傳媒綜合報導

美國第四十七任總統川普即將於二十日宣誓就職,自去年十一月六日川普捲土重來隔任勝選後,「川普焦慮症候群」充斥全世界,各國莫不立刻謀求因應之道。川普當選,不僅破了美國多項紀錄,如百年來第一位不連續的總統當選人、就任時年齡最大,也是首位在刑事案件中被定罪後當選的總統,加上他在賓州遇刺,差點喪命,他認為自己是「天選之人,必須盡120%的力,推展他主導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

川普當選總統,連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也由共和黨取得多數,代表未來至少2年、甚至有可能是4年,川普政府將取得完全執政的優勢地位。加上共和黨州長超過半數;最高法院裡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數,等於掌握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將來專政、專權的可能性大增。川普享有完全多數的執政優勢,可輕易遂行他想要推動的政策,有機會成為權傾一時的民主國家威權總統。因此世界各國可能要準備共和黨的12年執政,川普4年加范斯8年,縱使繼任的民主黨總統,也不會驟然悖離MAGA運動的主軸,因此「川普主義」將形成永久的川普主義。

川普未來的施政中,絕不會容將台灣問題置之度外,我們十分擔心他重返白宮後對台灣的態度,但川普最不濟也會瞭解烏克蘭戰爭、中東戰亂仍在慘烈進行,台海仍是全球危險沖突熱點,台灣持續面對嚴峻的安全挑戰。

不日將重返白宮執政的川普不確定性非常的高,川普對台灣的戰略趨於清晰或模糊很難預判,不過,以美中台的綜錯關係來看,美國歷任政府奉行一中政策,不過不同總統的詮釋方式有落差,拜登任內多次重申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大公報、對台六項保證等要件,有時還會提到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等,拜登的說法算是趨於清晰的。

然而川普雖有過去1.0的前事可稽、但時移事異,川普2.0卻令人感到難以判斷。川普以經濟利益考量為優先,奉行一中政策,不過如何展現、詮釋一中政策很可能是其對應北京的談判籌碼,過往被視作理所當然的事情,或許會成為其要求公正公平貿易的一個前提,所以尚難判斷對台戰略會趨於清晰或模糊。但世界不再完全是由美國主導,在多極新世界中,一位美國利益至上的總統,將給台灣帶來極大未知變數是可預見的。不過川普希望「讓美國再次偉大」川普有清楚的終極目標與頂層設計,與其說他難以捉摸,其實並不難預測那是:美國優先、經濟優先、利益至上、靈活交易。說到台海安全,繁於美中、美台與兩岸關係。台灣對中國大陸而言,是重中之重;對美國而言,半導體是其領先世界的關鍵。任何一方想把台灣據為己有,必然引發戰爭;如果要完成最好局面,必須雙方各退一步,中美

共治、利益共用。台灣最終命運取決於中美籌碼多寡,必須從世界角度評估,包括俄烏、中東、北韓、南海、中美兩國經濟,而後者占重要位置。

川普上臺後美中的關係,川普或是採取威懾,或是交易,其中以談判,尤其是智慧的談判會更有效,而談判前提在於籌碼。當今中國籌碼不會比美國少,「全球南方」實力不遜於西方工業國;中美戰爭結果必然雙輸,如何雙贏或多贏需要聰明交易策略,涵蓋政治、外交、軍事、經濟、金融多個層面。

台灣處在中美博弈之間,應總結自一九七九年以來,歷經美國卡特、雷根、布希、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川普、拜登八位總統;中國歷經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四位領導人、中華民國在台灣歷經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賴清德六任總統,其中美國由民主黨與共和黨政黨輪替,台灣則國民黨與民進黨政黨輪替,中國則自鄧小平改革開放後由穩定的共產黨長期執政,為了做兩大之間難為的「小」,對強勢回歸的川普,台灣必須全盤檢討過去45年來維持台海安全的歷史經驗,以及今日的處境。有人研判明年1月川普重返白宮後,將對中華民國的安全、特別是國防事務,帶來「整合性嚇阻恐難以為繼」「軍憂」「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的壓力倍增」「軍售範圍變寬」身的疑慮揮之不去」等影響。

毫無疑問的,台灣的核心工作就是持續確保在全球戰略的不可或缺。台灣必須能掌握全球政治變局,才能獲得後續發展趨勢。美中關係是習近平致電給川普,祝賀他當選。習近平表示我們,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一個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期待。希望雙方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川普則「史無前例」邀請習近平出席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儘管川普沒有獲得正面回應,但邀習近平出席的舉動,卻標誌著一個重要發展,顯示他即將重新掌權的自信和野心。這個邀請應被視為:川普在準備接掌世上最關鍵的中美外交關係時,軟硬蘿蔔與大棒策略。川普就任後,美中關係如何發展還需觀察,但美中競爭態勢不會改變。目前評估中方暫時不會有,大動作,將會先對美國政局以及川普「停看聽,台海間的情勢在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大波動。不過川普全面執政對他個人及共和黨或許是最有利的局面,但對盟邦及安全倚賴美國的臺灣而言,卻是充滿了不定數。

當此烏克蘭戰爭、中東戰亂仍在慘烈進行,台海仍是全球危險衝突熱點,台灣持續面對嚴峻的安全挑戰。川普自認與習近平是好朋友,可以影響習近平的決策。幾乎所有美國智庫與媒體的評論都指出,川普的「交易式」「能會將台灣作為與中國大陸貿易、科技談判的籌碼。在美中戰略競爭大趨勢不變的情況下,川普政府也不可能放棄台灣,任憑北京對台灣予取予求予求;但限制跟台灣之間的政治與軍事交流,例如在行政官員訪台的層級,對台軍售質量,與美台軍事交流等項目上設限,則是美國行政部門比較能操之在己的範疇,也就比較有可能成為交易的標的。

川普當選台海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雖然考慮到中國大陸內部經濟問題,以及習近平的和平發展政策,當前臺灣發生戰爭的機率很低。

但不可否認的是,連美方都很嚴肅對待的 2027年戴維森窗口」節節逼近,賴政府無法體察川普就任後可能帶來的改變。

所謂「戴維森窗口」,是指2021年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的戴維森上將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可能在2027年具備攻台能力。這觀點就很快成為美國政界、學界與軍界的共同意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軍方使用的是「視窗」(Window)這詞彙,而不是「時間表」,為什麼呢?所謂「視窗」,是「機會之窗」,指可以做某事的一個短暫時機或可能性。因此「窗口」這詞彙包含著前、後兩個時間概念:第一個時間點前做不到,超過第二個時間後也做不到,只有在兩個時間點之間才有機會。美軍使用「戴維森視窗」,意味著他們認為解放軍動武的機會之窗在2027年開啟,但在未來的某年將關閉。原因是什麼?就耐人尋味。

無論川普如何作為,台灣都要師從曾國藩的「挺」經,打鐵還要自身硬。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IMAGA.)的國家戰略,短期必將衝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和國際貿易,政府應協助企業的財稅調節和市場轉移拓展,主動積極加入區域性的貿易組織:並儘快制定長期的發展戰略和新產業規劃定位,基於台灣醫藥優勢與外貿經驗,重視生物醫藥新科貿易經濟,完善再生醫療法案細則,成立國家生物醫藥研發基。

進區塊鏈虛擬貨幣,與跨境貿易的「數位智慧」基礎建設,再創台灣新興產業發展的機會。此外,目前美國民眾不再認為美國應該扮演世界員警角色,而是期待新任總統能減少地緣衝突的經費開支,轉而解決國內經濟民生和醫療保險問題。當下,台灣也如美國社會面臨相同的經濟、貧富差距擴大、高房價、高物價的通膨問題,台灣民眾要區安全,當然也需要經濟發展的安全。這是政府應特別重視的問題,台灣未來的發展,深度依賴穩定的世界政治情勢與和平的海峽兩岸關係。

因此我們盼望台灣民眾必須形成全民共識和朝野黨派團結,主動開展多邊合作關係,積極融入世界社會中。歸結說來,川普2.0對台灣的衝擊影響,大約有三個層面那是:安全、經濟、政治。首先,在安全層面上川普或會給予口惠支持,但也會要求提高預算和擴大軍購;其次,在經濟層面,川普將會要求半導體廠,對台美貿易逆差加大,也有可能對台灣輸美商品增加關政治層面讓人難料的是川普是否會管控台獨?或將台灣作籌碼?總之,台灣從賴政府到民間企業都不會好過,必須思考因應策略。

具體來說,在安全議題上,大選期間,川普公開要求台灣要增加GDP的十%,川普第一任期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今年六月曾說應提升GDP的五%。以明年度預算為例,總預算為三兆一千多億,賴清德政府編列六千七百四十億國防預算,約占GDP的二點五%:因此,川普說的十%約二兆六千億台幣,五%則是一兆三千億台幣,兩者台灣都不可能做到。但賴政府在川普要求多交保護費壓力下,預計下年度國防預算預計會上看GDP的三%,亦即至少八千億台幣。

問題關鍵是保護費付了是否就會有保護?川普的回答是:「台灣距離我們9500英里,距離中國只有六十八英里,而中國是一大片土地,他們可以直接轟炸它。他們甚至不需要-我意思是,他們直接打砲彈都可以。」換言之,是不容易保護,亦即無法保護!還有,川普說如果中國真的攻打台灣,他會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最高兩百%的關稅。

其次,就經濟問題言,在半導體與關稅方面,川普上臺後,台積電可能會被迫大幅增加對美國的投資,甚至被要求供應美國的晶片都必須在美國生產,如此矽盾效應不再,護國神山也崩山;再者,在台灣已晉升為美國第七大貿易夥伴,去年對美進出口高達八百七十八億美元,貿易出超四百八十億美元,這些都將面對川普所慣用的關稅戰,用關稅威脅台灣。

第三,政治層面上,川普是否會管控台獨?或將台灣作為中美對抗籌碼?兩者看似矛盾,但川普不喜戰爭,他曾說「我們的目標是結束戰爭,而非發動戰爭,他也曾向中方表達支持一個中國政策,因此對於台獨可能採取管控、不支持或甚至表達反對;然而,另一方面川普對中貿易如果不成功,則可能運用台灣籌碼和北京交易,於是棋子有可能變棄子!

無論川普政府閣員是否有親台反中立場,川普顯然不願看到台灣方面「倚美謀獨」,畢竟台灣是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卻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同時不要低估馬斯克對於川普的影響力,日前他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對台灣供應商提出要求,將生產業務從台灣移出,就是基於地緣政治風險考量。

作為大國權力競爭的棋子是寂寞的,大國從自身利益操控棋子,旁觀國家多半退避三舍,最多口惠吶喊支持,賴政府很難拒絕川普保護費「台灣牌」的宿命,最終自己的命運還是自己顧。

結語

川普求務實、利益,不太講究民主、人權等價值,台灣接下來與川普政府相處,必須穩住川普,使其或幕僚瞭解「台灣對於美國的重要性與價值。」

要預測川普確實很困難。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將台灣的安全保障環境可能產生變化這件事放在心上。至盼大家集思廣益,為台灣尋求永續之道。

貳、兩岸問題的面對

前言

全世界公認,急需面對眼前的事實是,台海情勢兵凶戰危;美國川普難預測;中美博奕難下定論;台灣籌碼流失加劇;兩岸關係惡化下沉中。台灣究竟還有多少可用的因應工具?!

高調人人會唱,問題不一定人人能解。

但是主觀的意願,必須服從於客觀的現實。

如何解決兩岸的困境,爭取到台灣最大的利益,最安全的保障?

不同立場、不同黨派、不同視角、不同利益考量,都可以說出一套又一套的道理,端出一道又一道的政策。

關鍵不只在於台灣怎麼說,而是相對應的大陸、美國,會怎麽看。這是台灣面對中美處理兩岸,避不開的現實,問題是,我們誠實(真誠)面對了嗎?

在諸位學者專家之前,試提以下五項問題,就教於諸君,希望經由討論,而提出解決方案:

擔心的事,一定會發生

一、面對大陸與日俱增想統一台灣的實力與意願,為保台灣生活方式的不同,至少是最小的改變下,如何面對、如何因應、才能讓台灣人的生命、財產、人權獲得最大的保障?

因為金平感受到以上問題,大家不但刻意避開,甚至已到,誰提議誰被批評、被攻訐。問題是,我們不願面對它,不表示它不會存在,未來不會發生。更不會因川普再任美國總統與否而改變。進一步思考,我們有何能力、政策、方案,會讓大陸打消意願?或有何策略,可以弱化大陸改變台灣現狀的實力?至少,至今我未曾看到!

墨菲定律說:你擔心的事,它就一定會發生,何況還不願意面對。

避戰謀和之道

二、面對大陸全力發展的軍力,全面提升的戰力,不論是以武逼統,或以武促統,或以武拒阻外部勢力(最主要是美國)幹預的能力與日俱增,台灣應如何面對、因應,才能有效維護台海和平、確保台灣安全?

是購置更多武器,備戰避戰或備戰謀和?或除購置武器之外,是否有避戰謀和之策? 要備戰,台灣俗語說「吃多少才能止咳」?要買什麽?買多少才能能避戰?要做什麼,才是有效的避戰之道?

當大陸海空軍、火箭軍等軍力愈來愈有能力,拒阻美軍於第一島鏈之外,這是擺在川普就任後的現實,屆時美國究竟有多少意願和能力介入?只願意提供或販售武器;或輿論聲援甚或制裁大陸,就是無以軍力實際介入的美國,尤其是川普態度更可能是如此。此刻台灣首要的思考,是否應以「避戰為先」?即使要備戰,也是以避戰為前提 ,才是台灣生存的首選戰略。

經濟籌碼有多少

三、經濟實力決定台灣的生存能力;國際支持意願與力度;國際間正向依附關係;及與大陸博奕的談判籌碼。

但是,台灣經濟發展又與大陸有著難分難解的依互關係。必然要面對。

以下問題:

(一)兩岸持續惡化的政治關係,勢必影響台灣經濟發展,有無有效的因應對策?有無機會以民間的經濟力量導正或改善因政治而惡化的兩岸關係?若有,該怎麼做?若無,該怎麼辦?總不能放任因政治而搞壞的兩岸關係又眼睜睜看著它搞壞了台灣賴以生存的經濟而卻束手無策!

(二)台灣目前在半導體,甚或AI等各項領先的優勢,面對大陸自主研發的勢頭,我們能否持續維持優勢?美中之間如何選邊?有無機會選邊?若不能再有優勢,下一步該怎麼辦

(三)能否與美或西方聯盟,聯手壓制大陸的發展?聯手與否的利弊得失,是否有過精準考量?台灣還有多大的自主選擇空間?

(四)無論是台灣的經濟優勢或結合盟友的經濟力量,是否能形成壓制或拒絕大陸對台的各種意圖?若無法違成,有何因應方案?

(五)兩岸經貿關係;大陸與台灣究竟誰更依賴誰?若是台灣依賴大陸多,目前的兩岸關係,傷台會有多重?若是大陸依賴台灣多,台灣有哪些項目保有絕對優勢?哪些項目,在多少時間內,還保有相對優勢?即台灣在經濟上,還有多少時間優勢?

(六)川普上臺前揚言對中發動大增關稅的貿易戰,上任開動後,不論在台的企業,或台商在陸的企業,有何影響?政府能為企業做的有多少?兩岸能否有機會攜手迎接挑戰?

總之,經濟是台灣賴以生存的絕對要素,對本身實力的評估,我們能否擺脫主觀的意圖,以科學理性面對冷冰冰的數字,決定我們的明天?

畢竟台灣面對的是,全球經貿實力、生產力排第一的第二大經濟體,且未來或有機會成為第一大經濟體的大陸。能不慎重?

血緣、歷史、文化的凝聚力

自1895年算起,兩岸聚少(4年)離多(130年),百餘年來,統治者正當性、合理性、合法性,強行利己的政治社會化統治政策,經由日據、國府、臺灣化的三種政治社會化,已深深影響兩岸的關係與發展。

兩岸雖有無法切割的血緣,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的關係。在政治操作下,卻形成認同危機的爭議,正影響兩岸關係的正常化。

(一)國族認同:是臺灣人或是中國人的爭議不斷

(二)國家認同:是中華民國(中國)或臺灣總是爭吵不休

(三)歷史認同:是台灣只有四百年的斷代史,或台灣是中國史的一環?

(四)整合認同:台灣大陸是否都是中國的一部份,或是各自分離的一中一台?越來越分歧。

(五)體制認同:多黨民主的台灣不同於一黨專政的中國,自然不隸屬的兩岸甚至兩國關係的認知。

(六)生活方式:比較兩岸不同政、經、社會體制生活方式下,突顯台灣的優越,在台灣容易獲得共鳴。

(七)誠信認知:北京對台的政策,是可信的承諾或是統戰戰陰謀,永遠爭吵不休。

以上鴻溝日益擴大,難以想像如何自然融合?大陸或臺灣,再對撞下去?血緣、歷史、文化、宗教等,還有多少凝聚力?!都令人憂心不已。

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

五、一中是真議題?假議題?但是,大陸堅持,美國承諾,全球接受(95%以上);中華民國憲法,或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明訂。但台灣政界的態度是規避。台灣規避得了這個問題?

近日一份未公布的民調,題目如下:

為了推動人民直選總統,民國94年進行修憲憲法增修條文表示,修憲是「為因應國家统一前之需要」,81%表示不知道兩岸關係人民關係例第一條,「國家統一前,規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來」明訂兩岸是「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的關係,66%表示不知道,僅32%表示知道。

同一份問卷中,接著前兩題,問及兩岸關係,約34%肯定認為不是國與國的關係,42%比較消極的態度,認為不同意是國與國的關係的說法。

由此三題,我們可知:法律明的條文,並未落實到人民的認知。是國與國或非國與國仍在拉扯中,但它是兩岸和平發展與否穩定的重要基石。

一中究竟是兩岸關係的毒藥或兩岸穩定的基礎?過往以九二共識,如同一條蓋住一中敏感問題的棉被,如今已被掀開,甚至丟棄不用。但兩岸是否同屬一中的問題,不會因不認九二共識,就不存在。2016八年多以來,兩岸惡意的螺旋一再下沈;兩岸白手套的兩會,幾乎一事無成;陸委會,國台辦應是兩岸穩定交流的單位,如今變成成兩邊怒目相對,惡言相向的對立機構,該怎麼辦?

面對以上的種種,金平才以「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試圖打開兩岸的僵局找出路。

台灣若無法建立大多數人的主流意見,豈有能力與大陸開展協商?所以今天金平在各位專家學者面前,拋出五大現實中,我們必須面對,但至今仍是眾說紛紜,尚難建立共識的問題。但畢竟,先知道問題,願意面對問題,才有建立共識、解決困局的機會。

以上是金平就教於諸位專家學者,大家一起來為台灣安全、社會安定、兩岸和平進行貢獻心力的思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