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

政法系統搶業績 「嚴懲台獨」遍打藍綠搞砸台辦棋局

中國政法部門發佈新法要懲治分裂國家犯罪,卻將台灣藍綠政治人物幾乎都打成「台獨」。(合成畫面)

中國政法部門發佈新法要懲治分裂國家犯罪,卻將台灣藍綠政治人物幾乎都打成「台獨」。(合成畫面)

文/上報仇佩芬

中國政法部門21日突然發佈新法,宣稱將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及「分裂國家犯罪」。相關方面消息透露,中方早在台灣大選前後就已備妥這項法律威嚇工具,待適當發動時機出手。未料政法部門突然決定發動攻勢,有意與軍事、經濟威嚇同步行動;近日正大力推動「融台」措施的台辦系統力阻失敗,導致法律恐嚇將一週前才舉行的海峽論壇氣氛破壞殆盡。

由於新法定義的「分裂國家犯罪」幾乎將台灣藍綠政治人物都打成「台獨」,勢必影響涉台部門下半年已規劃好的兩岸交流活動。消息指出,中宣部緊急出手,將這項涉台重大法律的發佈放在《人民日報》第六版,甚至沒有搭配中共中央的評論,盡可能降低衝擊。

新法打破「和統」假象 台辦及親中陣營錯愕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並於發佈日起即刻生效。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布宣布嚴逞台獨分子的法條。(新華社)

由於中國國台辦15日才舉行第16屆海峽論壇,不但藉機鼓吹台灣人申辦中國居住證,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也在致辭時大談兩岸融合發展。好不容易營造出「和統」氣氛,中國政法系統兩高三部突然發佈新法宣稱將「嚴懲台獨」,讓台灣親中陣營為之傻眼。

中國政法系統的大動作,讓近來積極爭取「融台」業績的台辦系統為之跳腳。據透露,兩高三部決定出手前,台辦系統曾全力阻止,卻不敵政法系統長年權力獨大而失敗,僅能將發佈時間延到海峽論壇閉幕之後,以免影響台方團體出席意願。

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右)會見連勝文(左)。(取自微博)

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右)日前才在海峽論壇活動會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營造友台氣氛。(取自微博)

暴露當局內鬥「左手打右手」 新聞版面急凍處理

聯合記者會之後,中共中宣部意識到新法恐將衝擊近來一系列「融台」措施及輿情認知戰操作,決定一反過去涉台重大法律發佈時,必定搭配中共中央評論在前版凸顯報導的慣例,採取「不評論,不詮釋」作法,將新聞放在《人民日報》第6版簡單處理;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甚至放在3版,與汛情等中國國內綜合新聞並列。

中共中宣部意識到新法恐衝擊「融台」措施,將相關新聞放在《人民日報》第6版簡單處理。(擷自人民日報)

我方國安系統分析,中共一向以掌握對台工作「軟硬搭配」策略而自豪,但「22條意見」的反常操作,卻讓外界察覺北京當局內部為彼此競爭而互不協調,以致發生「軟硬無度,左手打右手」的窘況。

新法發布藍委先遭殃 全台除統促黨都算台獨

分析兩高三部在聯合記者會上的說法,及「22條意見」條文內容,我方國安高層指出,包括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主張台灣進行修憲、不滿統派活動,甚至提出兩岸文化差異的言行,都可能因為與中國主張不同而被打成「台獨」,成為「意見」的制裁對象,「一場記者會開下來,台灣2300萬人都變成台獨分子」。

中國網友對新法也有類似的解讀。新法發佈後,中國網友最先聲討的並非民進黨政治人物,而是上個月赴日內瓦爭取參與世衛大會的藍營立委。我方國安人士指出,照中國政法系統的說法,除了統促黨等「紅統」立場之外,藍綠都是台獨,「等於把全體台灣人都當成敵人」。

可能是 11 個人和套裝的圖像

新法發布後,中國網友最先聲討的是上個月赴日內瓦爭取參與世衛大會的藍營立委。圖為國民黨立委江啟臣(中)、陳菁徽(右二)。(取自陳菁徽臉書)

赴中置產辦居住證成高危險群 新法反勸退親中民眾

國安高層分析,例如近來台辦系統藉由黃埔百年、海峽論壇等活動,鼓勵參加的台灣民眾申辦中國居住證、手機門號、銀行帳戶,並且在中國置產;「22條意見」實施後,若這些台灣人不支持中國的統一主張,立刻會成為法律制裁對象;而他們因為親中而申辦的居住身分、手機門號、銀行帳戶,反而成為他們遭到中國監控行動、沒收財產的工具。

台灣人民到中國辦居住證,一旦不支持統一,會率先成為法律制裁對象。示意圖。(取自微博)

而「22條意見」規定中國可以對「台獨分子」及「分裂國家犯罪」進行全球追捕、終身追懲,並實行缺席審判,也成為中國實施《國安法》之後國人在海外面臨的另一項人身安全風險。國安高層示警,近年來數度發生中國海外警察在他國綁架不同國籍異議赴中受審的案例,「22條意見」不僅無法「遏制台獨」,反而將導致台灣民眾升高對中國的疑慮。

連結:【內幕】政法系統搶業績 「嚴懲台獨」遍打藍綠搞砸台辦棋局 — 上報 / 要聞 (upmedia.m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