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軍事

賴清德:中國視並吞台灣、消滅中華民國為民族大業的偉大復興

總統賴清德在高雄主持黃埔軍官學校100 周年校慶儀式 2024 年 6 月 16 日,

文/法廣

台灣總統賴清德周日(6月16日)主持黃埔軍校百年校慶儀式,他在致辭中說,中國視消滅中華國為民族大業的偉大復興,勉勵軍校師生認識新時代的挑戰和使命,絕不能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

路透社報導,上個月就任的台灣總統賴清德被北京視為分裂分子,在其就任三天後中國在台灣周邊舉行無預警環島軍演。賴清德表示,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並曾多次提出與北京會談,但遭拒絕。

賴清德周日上午到高雄主持陸官軍校黃埔建校一百周年校慶活動,在抵達會場後先校閱三軍儀隊,以及陸、海、空軍官學校學生部隊,他在致辭中說,今天的軍校師生必須要認識到新時代的挑戰和使命,他說,「最大的挑戰是中國大陸強勢崛起,破壞台海現狀,並把吞併台灣、消滅中華民國視為民族大業的偉大復興。最高的使命是,勇敢承擔起守護台灣,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責大任。

路透社報導提到他在此使用的是台灣正式名稱。中國台灣事務辦公室周日沒有回應路透社就賴清德講話的電話質詢。

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週六在廈門舉行的「海峽論壇」講話時說, 「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強調大陸有意志、信心和強大的能力「粉碎任何台獨分裂圖謀」。

賴昌星在由台灣高級軍官及美國駐高雄最高外交官尼爾·吉布森出席的校慶活動上表示,軍校學員必須要分清敵我、敵友,不能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台灣中時新聞報道說,由於前總統馬英九日前曾說,大陸若真攻台,狀況將會是首戰即終戰,因此賴清德當天的表述被視為是在嗆馬。

賴清德在講話中再次表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強調捍衛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並吞,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民共同決定。

連結:賴清德:中國視並吞台灣、消滅中華民國為民族大業的偉大復興 (rfi.fr)

台灣總統軍校演說稱 中國視「併吞與消滅台灣」為民族事業

文/美國之音

台灣總統賴清德星期日(6月16日)表示,中國破壞台海現狀,視「併吞台灣、消滅中華民國」為其民族大業之偉大復興。賴清德在台灣陸軍官校(又稱黃埔軍校)的百年校慶上告訴學員們,「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保衛國家絕不能敵我不分,更不能向投降主義屈服。

自5月上任以來,賴清德一直受到來自中國的人身攻擊,北京稱他為「分裂分子」,在他就職後不久,中國就在台灣周邊舉行針對性軍演。

中國聲稱民主自治的台灣是其領土,儘管中國共產黨從未統治過台灣。賴清德拒絕中國的主權主張,強調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賴清德曾多次提出與北京對話,但遭到拒絕。

賴清德6月16日在台灣南部城市高雄主持黃埔軍校建校百年紀念活動。他說,在陸軍官校舉行百年校慶的此時,全體師生應該要體認「新時代」的挑戰和使命。

「最大的挑戰是,面對中國的強勢崛起,破壞台灣海峽的現狀,視併吞台灣、消滅中華民國為其民族大業之偉大復興,」賴清德直言。

此前,身兼全國政協主席與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的王滬寧星期六才在一場論壇上說,「民族復興、國家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抨擊「台獨分裂勢力破壞台海和平穩定」。

賴清德向軍校學員們強調,必須堅守信念,維護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確保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

賴清德重申:「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他在就職演說中也曾表明這點,令北京強烈不滿。

「我們絕不能敵我不分,也不能敵友不分,更不能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賴清德說。

「首戰即終戰」意指一旦中國發動攻擊,台灣就會迅速崩潰的理論說法。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持此主張,遭台灣執政黨批評是在恫嚇台灣人民。

黃埔建軍指的是1924年6月16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在中國廣州的黃埔島正式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該校于1946年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並於1950年在台灣高雄鳳山複校。

美國駐高雄最高外交官張子霖(Neil Gibson)也出席了這場黃埔建軍百年紀念活動。

近年來,中國也熱衷於舉行黃埔紀念相關活動,意圖搶奪話語權,同時借此作為統戰手段,招攬台灣退將赴中國活動。

例如中共國台辦下轄的「中國台灣網」從去年就發起長達一年的「黃埔百年直播」,中國郵政也發行黃埔建軍百年的紀念郵票。

旅居台灣的香港城市大學學者徐全調查發現,中國官方通過教科書、文藝作品或者是對墓碑、紀念碑的改造,對民眾進行歷史記憶教化,扭曲黃埔國民革命軍的貢獻,試圖改寫中國近現代史。

賴清德在紀念活動演說中特別強調,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陸軍官校更在鳳山開枝散葉。

「一百年來,縱使歷史場景物換星移,但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哪裡,」賴清德說。

連結:台湾总统军校演说称 中国视“并吞与消灭台湾”为民族事业 (voachinese.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