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主權之爭如何開始逐漸影響台海戰事
文/voa孫承
在出席了在韓國召開的第三屆民主峰會之後,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一抵達菲律賓訪問,預計布林肯此行將進一步深化兩國關係,強調美國對菲律賓的堅定承諾。
在布林肯此次馬尼拉之行之前,菲律賓上星期宣佈,將在美國的資助之下,在菲律賓最北部、距台灣僅200公里的巴丹群島修建一個新的民用港口。該港口地處戰略咽喉要道,被認為在未來可能的台海戰爭中極具戰略意義,堪稱為制衡中國武力犯台的要塞。
此前,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伯托·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已經下令增加在巴丹群島的駐軍,並提議興建更多設施。
在南中國海局勢持續緊張的背景之下,菲律賓近年來大幅提升了與美國的雙邊防務關係,令美菲深化軍事合作的意義已經超出了中菲之間的南中國海主權之爭的範圍,蔓延到了中國極為敏感的台海戰事。
自小斐迪南·馬可仕(Bongbong Marcos)執政以來,菲律賓允許美軍進入的軍事基地數量幾乎增加了一倍,其中包括面向台灣的軍事基地,大大強化了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力部署。
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里世界之家(Perry World House)資深項目經理湯瑪斯·沙特克(Thomas J. Shattuck)在最近與另外一位學者共同撰寫的一篇題為《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脅迫:菲律賓和台灣開發套件》的報告中說,菲律賓在馬可仕執政以後對華外交政策發生了巨大轉變,一改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親中立場,堅定維護自身的主權,並重振和美國的關係。
沙特克在給美國之音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美國目前在台灣南部的資產大量增加,「這將使中國更難在可能的台灣衝突的‘南方戰區’佔據主導地位」。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政治學名譽教授卡萊爾·塞耶(Carlyle Thayer)指出,在馬可仕政策轉向「促成了中國對菲律賓的侵略和其對台戰略之間的聯繫。」
去年年4月,馬可仕根據2016年增強防務合作協定,批准美國增加使用四個軍事基地,其中兩個基地位於菲律賓北部,俯瞰呂宋海峽的巴士海峽,而這裡正是解放軍海軍東圍台灣必經的重要水道。位於呂宋島北部的卡米洛·奧西亞斯(Camilo Osias)海軍基地離台灣約400公里,菲律賓去年宣佈對美軍開發時曾引起了廣泛關注,而目前的巴丹群島相比之下又將與台灣的距離縮短了一半。
中國官方的《環球時報》援引沒有透露姓名的軍事專家的話報導說,如果充分發掘巴坦群島港口的軍事潛力,即便當地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但至少可以為美軍艦艇提供彈藥和燃料補給,或作為戰損艦艇的搶修和臨時停泊地點,具備非常重要的軍事價值。
「在台灣衝突爆發的情況下,駐紮在菲律賓北部的美菲部隊將能夠監視並打擊中國軍隊。」塞耶在給美國之音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項目和亞洲海事透明倡議的高級研究員和主任葛列格里·波林(Gregory Poling)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菲律賓對台海局勢的影響並不是直接的,美菲兩國都非常明確地強調,雙方間的聯盟重點是南中國海,「但菲律賓也明白,它會受到台灣危機的影響。」
後勤贏得戰爭
布林肯此次菲律賓之行是繼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之後,第二位美國高級內閣官員在不到一個星期之內第二次訪問菲律。雷蒙多在訪問期間宣佈對菲進行提供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雷蒙多率領的代表團由美國公司主管組成,但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約翰·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也赫然在列。
美國大陸與台海相隔一萬多公里,後勤保障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美軍在任何台海潛在衝突中最大的弱點之一。
國際安全事務諮詢公司「環球監護之秀」(Global Guardian)的首席執行官戴爾·巴克納(Dale Buckner)說,雖然美國和西方國家在中東正忙得不可開交,並試圖幫助烏克蘭,但是,「非常低調地,美國正在為我們的盟友建設基礎設施、提供投資、培訓和設備,而菲律賓現在被視為盟友,我們正在對菲律賓的基礎設施、培訓和設備進行大量投資。」
「環球監護之秀」在上星期發佈的全球威脅評估報告中說,儘管世界各地危機不斷,但是「台灣是冷戰2.0的中心。」
巴克納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後勤贏得戰爭」,就像中國造人工島用作後勤樞紐一樣,美國正在加強在印太地區的基礎設施,「如果你無法補給,無法更換人員和裝備,你就會輸掉。如果你可以補給,你可以更換人員,你可以在戰鬥中更換裝備,你就可贏得勝利。」
菲律賓國防部在星期一(3月18日)的一份新聞稿中說,在布林肯訪問菲律賓之前,負責後勤、採購和自力更生防禦態勢的國防部助理部長何塞利托·拉莫斯(Joselito Ramos)上週五與美國負責採購和保障的助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夫·洛曼(Christopher Lowman)舉行了會晤,討論了加強美軍基地後勤保障能力的問題。
儘管印太地區有很多國家接受美國的軍事援助,但路透社曾報導說,到2022年10月,菲律賓是迄今為止在印太地區接受美國軍事援助的最大國家。從2015年到2022年,菲律賓接受了價值11.4億美元的飛機、裝甲車、小型武器和其他軍事裝備和訓練,其中包括價值4.753億美元的援助。
此後,美國又向菲律賓提供了多筆巨額援助,其中包括投資高達6650萬美元的塞薩爾巴薩空軍基地的建設,以及美國國際開發署提供的1.35億美元的援助,以加強美國對菲律賓的承諾及其在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作用。
菲律賓目前正在實施一項雄心勃勃的為期15年的軍事現代化計畫,該計畫將持續至2027年。這個計畫分為三個階段,即「地平線1」、「地平線2」和「地平線3」,預計總成本將超過400億美元。
美國國務院官網上的資料顯示,美菲之間在外國軍事銷售系統下目前還有至少價值10億美元的銷售案。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安全問題專家波林上星期撰文說,實際上中國正在逐步失去南中國海。他指出,自2022年以來,菲律賓等東南亞聲索國不再放棄領土,導致中國菲律賓船隻的事件等爭端不斷發生。與此同時,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等不顧中國的反對,繼續在爭議地區開發基礎設施和油氣田,而北京又不願直接使用軍事力量,凸顯出勢頭已轉向有利於東南亞聲索國。
波林對美國之音說,事實上,菲律賓新政府決定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並以讓中國難堪的方式更加公開地來捍衛自己的權利,這只能怪自己。他說:「我會指出說,中國本可以與前任政府達成交易,他們不但沒有這樣做,還反而卻去占杜特蒂前任政府的便宜。」
菲律賓總統馬可仕定於下個月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三邊峰會,預計三位領導人將回顧三方安全框架所取得的進展,並進一步確認新的安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