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台灣大選週六登場 海內外中國人隔海觀戰有話說

台灣大選的候選人柯文哲(左)、賴清德(中)、侯友宜(右)1月10日在選前最後衝刺

文/REA

一月十三日,逾千萬位台灣選民將投下神聖一票,為華人世界僅有的民主政體選出新一任總統。僅隔一座海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開啟有望終身執政的第三任期,對內執行更緊縮的極權統治,兩岸對比越顯鮮明。在這一背景下,海內外中國民眾如何看待此次台灣大選?他們最關切哪些議題?三組候選人中又最屬意誰?

海外觀選團訪台 批評馬英九”相信習近平”說法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近日透過電話與書面採訪,訪問分佈在美國、歐洲、中國境內及台灣的海內外中國民眾,一探他們想法。為保護當事人隱私與安全,以下受訪者多使用化名,錄音也多經過變音或由代讀處理。

大選攸關台灣未來 候選人兩岸政策成關注點

台灣此次大選出現兩種論調,和中派將此視為「戰爭與和平」的選擇,本土派則認為是「民主與威權」的抉擇。對在中國天津就學的長明(化名)來說,比較認同後者。

長明表示,台灣是民主國家,近幾年遭到中國侵略的威脅越來越嚴重,台灣政府必須作出確實行動,保護台灣的國家安全及民主自由制度。從政策面來看,長明認為,民進黨的賴清德與搭檔蕭美琴比較可能做到這點。

長明說:「另外兩組候選人、國民黨和民眾黨的政策都是傾向跟中國投降,或者不希望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態度。比如說(民眾党候選人)柯文哲的態度就是他想跟中國和談。但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獨裁國家,宣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這樣毫不講理的獨裁國家,我認為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目前在義大利求學、以本名受訪的中國學生劉昭陽也是屬意賴蕭配。他表示,其他兩組候選人都是中國的選擇,且對身為LGBT群體的他來說,賴蕭配是唯一公開表態支持婚姻平權的候選人。

劉昭陽指出,自己不是反對兩岸交流,但不應預設前提:「我覺得預設前提就是進入一個陷阱,你抱著這個預設前提來的話,中共那邊就等於說你是接受了一國兩制的安排,所以我覺得九二共識是不可以的。如果要交流的話,必須要沒有預設前提進行交流才行」。

劉昭陽也批評,柯文哲提倡美中等距不符現實。他說:「中國顯然是不想要維持現狀,中國想要統一、想要一國兩制。這樣的情況下,美中等距在我看來就是很虛偽,你怎麼可能跟你的敵人和盟友保持相同的距離,你當然應該一面倒地倒向你的盟友,站在美國這一邊才對」。

在過去,國民黨是和中派唯一選擇。但隨著第三勢力、兩岸政策主打中間路線的柯文哲崛起,在希望看到兩岸恢復往來的民眾心中,國民黨已逐漸被取代。

在中國境內從事服務業的吳老(化名)就說,自己過去一直支持國民黨,但這次改挺柯文哲。

吳老說:「我以前一直是支持國民黨的,因為中華民國這面旗幟在的話,共產黨的合法性就不穩,就是說大陸民眾接受專制統治就不是應當的。但是現在某些國民黨黨員太舔共了,柯文哲相對來說沒那麼親共」。

在台灣生活超過二十年的中國籍配偶小林(化名)也轉支持柯文哲。她說:「以大陸居民的便利性來講,其實應該是要選國民黨,但柯文哲這一邊他不反對這一塊,所以我覺得選他也是可以的。那為什麼我不想要選國民黨?我覺得很多人講的樹大爛根,它很多決策什麼的拖拖拉拉做不了,都因為一些事情怎麼樣,上了也沒用的感覺」。

至於為何不支持賴蕭配,小林指出,她沒有說要統一,但台灣現在很多政策針對大陸,跟其他國家的新住民不一樣的待遇。她表示,其實誰上台她都還可以,但應該要公平對待在台大陸居民。

在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九零(化名)則是在柯文哲與賴清德兩者間糾結。九零表示,他認為賴蕭配符合他想像中現代化領導人形象,而柯文哲雖算親中,但他的兩岸立場模糊,個性油滑,反而可能在危急時刻拯救台灣。

九零說:「我覺得他這樣立場,有可能在某些非常危急的時候,以他這個比較模糊的立場,或是油滑的性格也好,然後會挽救台灣。我覺得如果即將發生戰爭的時候,有一個領導人可以稍微退一點點,保全台灣的福祉,會比戰爭的這個選項好一點」。

民進黨連任台海恐開戰? 中國人不認同

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去年八月曾分析,若代表民進黨參選的賴清德如他預期勝選,習近平將變得更具侵略性,因為認定無法用"政治戰"拿下台灣,可能考慮真正作戰。

不過,吳老認為,賴清德雖是務實台獨工作者,但其實也不會做太過火的台獨動作;選後的兩岸關係不會有明顯變化,兩岸繼續「嘴炮」,大陸不會動武。

劉昭陽也表示,中國選後雖可能有更多敵對動作,因為民進黨顯然不是中國的選擇,但不至於有直接軍事衝突。

劉昭陽說:「中國已經是持之以恆地用二十、三十年的時間持續攻擊民進黨,然後想要幫藍營或者現在的白色(陣營)去助選,那麼他們肯定會有所動作,包括共機繞台。這些我覺得應該會維持,或者有增無減,但至於說更加具體直接的軍事衝突,我覺得未來四年賴蕭配任期內可能性不大」。

看完台灣反觀大陸 中國人對民主褒貶不一

台灣雖被譽為華人世界民主燈塔,但海內外中國人對台灣民主卻褒貶不一。

具有投票權的陸配小林就感歎,台灣雖有選舉,但投票也不一定能帶來改變。她說:「雖然是可以選舉,但是力氣實在是太小了,你去選的不一定可以(選上)。我知道有人每次選,每次都不中,沒辦法」。

在台灣求學的陸生小美(化名)則指出,大陸其實也有選舉。」我們如果成年滿十八歲,基本上五年有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人大代表,也可以從一層一層投票。但我之前還沒成年,就沒有參加「。但她表示,台灣選舉特別之處,在於大家都可以講出自己聲音,這點」很好、很酷「。

但對在美東工作、曾在中國接受基礎教育的盈雯(化名)來說,台灣的民主與選舉,是中國非常好的借鑒。

盈雯表示:「台灣的大選及其他民主改革的方面,大概是可以為中國提供非常好的借鑒,尤其是從一個威權社會或是極權社會轉型成民主社會。不管是台灣走過非常成功的例子,或是曾經走過曲折的道路,都會給中國的民主轉型提供非常寶貴的經驗「。

劉昭陽也以一個經歷過中國極權統治人的身份,呼籲台灣人好好珍惜投票權,做出謹慎的選擇。

他說:」我覺得現在離台灣民主化、九六年第一次總統大選,也過了要三十年,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極權威權統治的實際經驗。我作為一個有過這個經驗的人,真的只能說得要好好珍惜這個投票權,然後謹慎的做出(避免)可能會慢慢摧毀台灣民主自由的選擇「。

連結:台湾大选周六登场 海内外中国人隔海观战有话说 — 普通话主页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