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社會政治

賴清德返台後再軍演? 中國:密切追蹤發展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15日出席巴拉圭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15日出席巴拉圭總統就職典禮,與多國政要同台互動。他屢稱「台灣已是獨立國家」,此行循例過境美國,引起中國不滿。被問及「中國會否在賴返台後,對台展開軍演」,中國外交部如何回應?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南美國家巴拉圭,週二(8月15日)出席該國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接著將過境美國舊金山,再返回台灣。同日,彭博社刊出對賴清德的專訪,內容提及他對「台灣獨立」及兩岸關係的主張,中國外交部、國台辦分別對此做出回應。

在彭博社的專訪中,賴清德表示台灣已是以「中華民國」為正式名稱的主權獨立國家,且「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因此台灣並無宣佈獨立的必要。對此,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表示,賴清德的「台獨」思想冥頑不化,此次藉「過境竄美」鼓噪「台獨分裂謬論」,顯示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只會給台灣帶來兵凶戰危。

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面對記者提問中方會否在賴清德18日訪美返台後,對台灣立即展開大規模軍演,發言人汪文斌再以「麻煩製造者」稱呼賴清德,並稱此次賴清德在美從事政治活動,是「美台勾連以‘過境’為幌子安排」,違反「一中原則」。

汪文斌批評,「台灣當局企圖‘倚美謀獨’,美方執意‘以台制華’」是「當前台海局勢持續緊張的根本原因」,呼籲美方停止與台灣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他表示,中方密切追蹤事態發展,並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面對中國批評,人在巴拉圭的賴清德也做出回應。綜合台媒報導,賴清德向隨團記者表示,「中國不必把過境作為文攻武嚇藉口」,並批評「不管疑賴論或疑美論」都是中國藉以「分化台美、創造錯誤認知」的政治宣傳、意圖影響台灣的選舉。不過,賴清德也重申兩岸對話、合作的可能。

針對中國軍方動態,台灣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15日表示,台灣此次沒有見到「相對大規模」的演習或行動,但不代表台軍將放鬆防衛或備戰的決心。

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同日也重申,過境符合美國長期的政策與做法,呼籲北京勿藉故挑釁。

2023年8月,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前往巴拉圭參與新任總統就任典禮,去程過境美國紐約,回程則短暫停留舊金山。賴清德身為民進黨黨主席,也是下屆總統選舉的熱門候選人,他此行保持「低調」、未安排與美國國會議員見面,但仍引發中國官方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譴責賴清德「竄美」,稱其「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台灣外交部則回應稱中國無權干涉民主國家正常交往,沒有理由過度反應。

2023年8月,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前往巴拉圭參與新任總統就任典禮,去程過境美國紐約,回程則短暫停留舊金山。賴清德身為民進黨黨主席,也是下屆總統選舉的熱門候選人,他此行保持「低調」、未安排與美國國會議員見面,但仍引發中國官方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譴責賴清德「竄美」,稱其「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台灣外交部則回應稱中國無權干涉民主國家正常交往,沒有理由過度反應。

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洲目前唯一的邦交國。15日,賴清德出席了巴拉圭新任總統潘尼亞(Santiago Peña,另譯貝尼亞)的就職典禮,席間與多國政要同台,亦與美國內政部長哈蘭(Deb Haaland)、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Felipe VI)、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等人互動。

潘尼亞發表就職演說時兩度提到台灣,並表示巴拉圭將以地緣政治眼光,來建立聯盟及合作,尋求衡平協議,而台巴之間的友誼及合作正是例證之一。

然而,路透社報導指出,潘尼亞的政黨因支持延續與台灣的外交關係,而損害了巴拉圭對中國的穀物出口,可能讓潘尼亞在國內面臨壓力。

連結:赖清德返台后再军演?中国:密切追踪发展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6.0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