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

英國前首相籲成立「經濟北約」抗中護台 分析:台英深化安全合作

英國前首相里茲·特拉斯在台北發表講話。(2023年5月17日)

文/美國之音李賢

正在台灣訪問的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週三(5月17日)表示,台灣位於自由民主鬥爭的前線,西方必須強力捍衛。她呼籲西方國家以硬實力護台,包括成立「經濟北約」來集結抗中力量並強化與台灣的安全溝通。分析人士表示,特拉斯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也點出歐洲應將支持聲量化為具體援助,未來台英可望深化安全合作。

特拉斯於訪台的第二天在台北發表公開演說。她讚揚台灣是自由民主的燈塔,但這也是中國不見容台灣的主因。特拉斯說:「因為你們(台灣)對中共所主張的所有一切構成直接挑戰。台灣人比中國人生活過得更好,比中國人更自由,比中國人更快樂。事實上,根據世界幸福指數,台灣人的幸福感比中國高出整整37個名次。」

特拉斯:台灣的存在對中共即是挑戰

特拉斯說,台灣展現出自由民主的所有潛力,也代表自決對於成為一個成功國家的重要性,因為「若沒有自由和民主,我們將一無所有」。她說,當中共的坦克1989年駛入天安門廣場時,當香港的自由因中共實施《國安法》而受到侵蝕時,當新疆維吾爾人遭到強迫絕育、強迫勞動和任意拘留時,全世界都目睹到失去自由的可怕後果,因此,各國絕不能允許中共對自由台灣的攻擊,當然她堅信台灣人也會自我捍衛。

特拉斯說:「我知道,如果台灣的自由受到威脅,台灣人會站起來,他們會戰鬥。但台灣也需要自由世界的盟友來協防。我是這些盟友之一,我知道你們在自由世界有很多很多朋友。」

特拉斯的具體護台三建議

她向國際社會提出三項具體護台建議。一是自由國家的經濟結盟,包括成立「經濟北約」,並支持台灣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二是讓台灣參與國際國防事務對話,強化溝通協調。三是各國減少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並做好準備走向實質脫鉤。

特拉斯強調,自由民主盟國已有北約、四方安全對話(Quad)、以及澳大利亞、英國與美國結成的澳英美(AUKUS)三邊安全夥伴關係等安全對話機制,但這些機制都將台灣排除在外,且目前除了美國,其他國家都拒絕軍售台灣。她說,台灣需要足夠自我防禦的武力,各國「若沒有硬實力,我們不能假裝嚇阻有其意義」。硬實力指的是各國有形的國防和經濟實力。

特拉斯應邀訪問台灣5天,是繼英國前首相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於1992年與1996年訪台後,時隔27年來訪台的第二位英國前首相。在台期間,她將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會面。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於5月17日的例行記者會批評稱:

「英國的個別過氣政客拿台灣問題刷存在感,不過是為了撈取個人政治私利。」他說,英國各界對特拉斯此行也惡評如潮,稱其為「表演性的」、「正在給她的國家帶來另一種傷害」。

他還說:「台灣民進黨當局花著台灣老百姓的納稅錢,討好這位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首相’,這絕非什麼愛台行徑,而是在賣台。這種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的企圖註定以失敗告終。」

特拉斯訪台 中批竄訪、英有雜音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也批評特拉斯的「竄訪行為十分惡劣」,而中共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的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也直指特拉斯如法炮製「佩洛西路數」,將台灣當作撈金政客的「網紅打卡地」或「以台制華」工具。

英國內部也有反彈聲浪。同屬保守黨的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凱恩斯(Alicia Kearns)批評特拉斯的作秀行徑將使台海局勢升溫。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克裡·布朗(Kerry Brown)以電郵回覆美國之音採訪時也稱特拉斯是「可信度為零的機會主義者」。他說,特拉斯不瞭解台灣的複雜處境,嘩眾取寵,在「可怕的休眠火山噴出小火,以便讓她的名字出現在新聞中」。

台港人士:國際友人訪問正面鼓舞

但相較於一些英國人的負面評價,台港人士對她的來訪大表讚賞,也不認為她會刺激兩岸局勢升溫。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洪敬富說,台灣20多年來未有英國政要來訪,特拉斯的訪台行和近期來訪的多位歐美政要一樣,代表「台灣有國際朋友」。台灣面對中國的軍事、經濟壓迫劇增,有國際友人、特別是英國前首相願意來,彰顯對民主社會共用價值的支持。

洪敬富告訴美國之音:「去年到今年,其實不少的英國友台議員、外交委員會主席先後來訪,這都是在告訴我們說,(英國)非常地支持台灣的民主……意義其實是重大的。」

位於台北的流亡港人羅子維也說,特拉斯訪台對台灣、對整個自由民主陣營、尤其被中國威脅壓迫的人們來說,是非常大的鼓舞。在特拉斯演講的同時,羅子維帶著英國國旗和陳情標語于場外陳情,他呼籲,英國作為香港的前宗主國及《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國,應更積極處置香港事務,並積極抗衡中國違反人權、違反承諾、違反民主自由價值的惡劣行為。

羅子維告訴美國之音:「比如它(英國)應該制裁一些香港跟中國的相關官員跟國安法的法官。第二,我們希望,有些政治犯現在受迫害的,有不少甚至是有英國公民身份,比如說黎智英先生,英國政府應該採取更積極態度,去向香港政府施壓,去要求他們釋放政治犯。」

學者:特拉斯已卸任,中國報復止於文攻

中國不滿特拉斯訪台,但可能像去年8月前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一般,採取報復行為或發動軍演嗎?對此,位於台北的台灣歐盟中心執行長鄭家慶說,中共若對非官方交流也大動干戈,恐不利國際形象。鄭家慶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大陸不管誰來,都採取跟佩洛西同等的、都要做這樣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的話,我覺得,這對它的外交形象是非常負面的宣傳。」

鄭家慶表示,歐洲近年對台灣的支持聲量顯著升高,但如特拉斯所呼籲的,各國如何化口頭支持為實質護台行動,值得台灣深思。

成大教授洪敬富也說,特拉斯已卸任,中共應只會文攻,不至發動軍演,但特拉斯此行應有助於深化台英雙方未來的軍事合作。他說,台灣正積極發展潛艦國造計畫,台英在潛艦製造和情報交流等領域有合作空間。尤其英國對烏克蘭提供武器支援,代表英國在西方陣營中扮演積極角色,因此,台英未來的軍事合作可望強化。

在經濟方面,洪敬富說,英國也可扮演推手,協助台灣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尤其台灣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優勢,若能與英國擅長的離岸風電、清潔能源等領域結合,也可在《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經濟框架下,發揮產業分工的綜效,一如美國的「友岸外包」概念,台英透過打造共用價值供應鏈,排除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國安疑慮。

中英關係本不佳,特拉斯訪台影響有限

至於特拉斯訪台,對中英兩國關係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鄭家慶和洪敬富都認為,影響有限,因為「英中關係本來就已不佳」。他們說,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4月底演說和英國政府2023年度的《外交國防安全政策綜合檢討報告》都可見出,英國對中國威脅嚴陣以待,兩國緊張關係也很難和緩,一如英國現任首相裡希·蘇納克(Rishi Sunak)去年底所言,「英國與中國的黃金年代已經結束了」。

連結:英国前首相吁成立“经济北约”抗中护台 分析:台英深化安全合作 (voachinese.com)

英前首相特拉斯訪台 呼籲確保台灣自我防衛

文/rfa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訪台發表公開演講強調,台灣是自由社會的燈塔,她呼籲西方社會除了制定「經濟北約」,還要在安全層面緊密合作,確保台灣擁有自我防衛的能力。當被問到訪台是否考量風險時,特拉斯表示,中國試圖限制台灣的訪賓,如果縱容這樣的行為,今後北京更容易達成它的目標。

特拉斯在台灣的演講首先提到,台灣處於自由的前線,台灣的威脅就來自于80英里外的一個極權主義政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發表統一宣言,派出更多戰機擾台,此威脅不但不會消失還與日俱增。

「中國共產黨清楚地表明,不希望看到台灣以目前的形式存在,那是對中共最直接的挑戰。」特拉斯指出,台灣人過得比中國人好、更自由、更快樂,幸福指數比中國高出37位。

「我這周來這裡的原因,我想盡我所能幫助確保你們繼續成功。 提高世人對台灣所處位置的認識。」特拉斯細數台灣的經濟與民主蓬勃發展,除了半導體還有珍珠奶茶行銷世界,全球9成最先進的晶片,6成的手機、和電腦產品都來自台灣,圍繞台灣的航運路線對全球商業絕對至關重要。

新疆、香港自由遭威脅 不允許在台發生

特拉斯舉出在中國自由被剝奪的情景,包括1989年坦克進入天安門廣場,《香港國安法》侵蝕港人的自由,在新疆強迫維吾爾人勞動,百萬人遭監禁。她呼籲,這樣的情況不允許在台灣發生。「如果台灣的自由受到威脅,台灣人民就會挺身而出。 但你們也需要整個自由世界的盟友來支援你,我是盟友之一,你們在自由世界中有很多朋友」。

歐洲不該坐視台灣遭受威脅

特拉斯認為,「台灣未來最大的危險是宿命論。」那些論者主張,中國攻台不可避免,習近平正在等待「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機會。她強調,在自由民主國家的人都不該幫助和教唆這樣的想法。 「歐洲國家以距離太遠或不是我們關注的核心部分為由,在台灣問題上撒手不管是完全不負責任的。 」她堅信,這是歐洲人民的核心利益,封鎖或入侵台灣會破壞歐洲的自由和民主,就像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會破壞太平洋的自由和民主。

她還提到,日前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公開否定波羅的海國家獨立存在的說法,就會發現歐洲和亞洲是密不可分的關係。特拉斯認為,在烏克蘭問題上,不該讓中國發揮影響力,強迫烏克蘭接受不公平的解決方案,應加速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進程。她也擔心任何契約都可能使盟國更難保衛台灣,「所有自由國家都必須致力於一個自由的台灣,並準備以具體措施予以支持」。

特拉斯主張經濟北約應對中國威脅

中國的經濟銳實力,讓西方社會仍存有幻想。特拉斯提到自己從事公職的經驗,不只是英國,其他國家的財政部門都熱衷於與中國接觸,因為他們不想放棄在中國投資的豐厚利潤與商業利益。但是看看立陶宛和其他東歐國家,勇敢抵制中國破壞其商業的企圖。

對於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特拉斯提出三點建議,「首先,不能依賴由普京領導的俄羅斯擔任主席的聯合國安理會,也不能依賴世界貿易組織(WTO)確保公平貿易規則到位,需要 ‘經濟北約’的發展。」

支援自由企業的國家應該協調出一個機制,在技術出口、貿易投資和面對經濟脅迫時,以商定對中國的最佳做法,如同冷戰時期應對蘇聯的出口管制協調委員會(COCOM)。目前包括G7、歐盟、以及韓國、澳大利亞和其他願意參與的國家,可以將貿易協定和經貿組織作為維護自由的基石。

她希望英國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主要成員,支持台灣快速加入,同時阻止中國加入。

其次,特拉斯主張應對中國經濟脅迫,還需要在安全層面緊密合作。現有的北約、「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機制需要更多協調,尤其是要確保台灣擁有自我防衛的能力。「在沒有 ‘硬實力’的情況下,不能假裝威懾有其意義。如果我們真的要防止南中國海發生衝突,我們就需要認真對待軍事和防務合作。」

她認為這就是為何「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全球作戰航空計畫」 (GCAP)這樣的倡議如此重要,AUKUS宣佈了為澳大利亞提供核動力潛艇的計畫;G-CAP 將使英國、義大利和日本共同研發下一代戰鬥機。

第三,特拉斯提醒,必須從經濟和安全合作各項領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如果北京升級對台灣的侵略,實質脫鉤將不可避免。 如果不為此做好準備,那麼自由世界的所有人都將感受到隨之而來的經濟痛苦。

在演講的最後她特別強調,本周的訪問要直接傳達英國人民對台灣人民的聲援,「你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

特拉斯:不能讓中國限制訪問台灣

演講結束後,特拉斯與媒體進行近半個小時的訪談。有媒體提問,去年8月美國前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引發中國展開軍演,特拉斯是否有考量到相關風險?

「我來台灣是受到台灣政府的邀請,我相信台灣的民選政府最知道對台灣人民最好的是什麼樣的協助。」特拉斯強調,北京試圖限制台灣的訪賓,限制大家討論台灣,並讓支持者噤聲。這些威嚇的手段,不只是在英國,在台灣也能看到。所以必須要起身反對這樣的霸淩行為。有媒體追問,她訪台是否會削弱中英關係,她反駁,「我們真的要讓中國來決定台灣可以跟世界哪些國家來往嗎?這是非常危險的想法。」

媒體提問,她對於美國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曾說中國會兩年內入侵台灣看法。特拉斯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想要拿下台灣的野心,但不確定何時以及如何進行。她認為習近平和中共更傾向以不使用武力,當然,必要時會使用武力。自由世界能做的就是,讓中國政府明白攻台會有嚴重的後果,包括經濟制裁、關鍵技術的出口限制。她說道,「我們將確保台灣具有自我防衛能力,人們對可能的日期有各種猜測。唯一的答案是儘快準備,確保我們準備好了。」

特拉斯訪台 中國跳腳

特拉斯訪台,中國多個部門會高分貝發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批評,特拉斯訪台只是要拿「台灣問題刷存在感」。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隨即發出長篇聲明,認為特拉斯此舉有挑釁之意,與台獨勢力沆瀣一氣,試圖挑動兩岸對立與對抗、加劇兩岸緊張態勢,「其行可鄙,其心可誅。」不過,解放軍並未有太多的大動作,據台灣國防部公佈,從16日上午6時起至17日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9架次。

連結:英前首相特拉斯访台 呼吁确保台湾自我防卫 — 普通话主页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