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後,IPAC更挺台 稱對台灣威脅就是對世界威脅
文/voa金谷
由全球五大洲各國國會及歐洲議會成員共同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於11月1日至4日首度訪問台灣。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等一行12人,3日拜會台灣總統蔡英文、並接受台灣外交部長頒發的「特種外交獎章」。IPAC成員表示,北京對台灣的威脅,就是對全世界的威脅,中共二十大之後,他們將堅定更挺台。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共同主席包瑞翰,率領一行來自7個歐洲國家和歐洲議會共12位議員所組成的訪問團,週二(11月1日)抵達台北,展開四天的訪台行程。
該訪問團週三(11月2日)參訪台灣立法院,週四(11月3日)則會見台灣總統蔡英文和行政院長蘇貞昌等官員,探討台歐在深化經貿投資、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安全等領域的合作。不過,團長包瑞翰因確診新冠肺炎,全程僅能視訊會面,並遠距接受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頒發的「特種外交獎章」。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接見訪團成員時,感謝IPAC對台灣展現跨國、跨黨派的堅定支持。她指出,世界民主秩序面對嚴峻挑戰的同時,民主國家更應團結合作,共同捍衛民主自由價值的堅定防線。她也期盼,台灣能與民主盟友持續深化各方面的合作,打造團結力量,一起守護台海安全及區域的穩定和平。
蔡英文表示,中國於8月所發動的環台軍演已對區域穩定和平造成影響。IPAC9月于美國華府召開大會時,就曾發表共同聲明,強調捍衛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致力推動國會議員訪台。
IPAC於10月14日二度發表聲明,呼籲民主國家透過簽署雙邊及多邊投資及貿易協定,來進一步強化與台灣的政治及經貿往來。
對於IPAC的強韌支持,蔡英文特別表達感謝。
IPAC 於2020年6月組成,成員涵蓋全球29個議會的議員,以跨黨派的方式合作,致力強化民主韌性,並擬定有力政策,反制北京極權領導下侵害人權、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及其霸權擴張的野心。
IPAC:對台威脅就是對世界威脅
訪問團團長、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則致詞表示,IPAC的基本方針就是在民主國家間尋求合作。他說,該訪問團造訪台灣,就是為了展現對台灣民主的堅定支持與團結,支持台灣是IPAC的工作重點之一。
包瑞翰說:「IPAC對台灣的立場非常清楚,我們結盟台灣,對抗中國共產黨的威脅進犯,並捍衛和平;我們反對片面改變海峽兩岸現狀的企圖,並譴責武力的使用或威脅。」
包瑞翰表示,IPAC盼與台灣增進各領域的夥伴關係,呼籲歐盟與台灣簽署雙邊投資協議,並支援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訪團成員之一、荷蘭眾議院議員史卓瑪(Sjoerd Sjoerdsma)則表示,此次訪問團來台的時機有特別的意涵。他說:「在中共20大之後,我們特別來到台灣,展示對台灣的支援,因為台灣不能夠被孤立,我們不會被北京所威嚇,我們與台灣的關係與友誼也由不得別人來決定。」
史卓瑪指出,全世界正面臨民主和威權間的鬥爭,台灣處於這場鬥爭的最前線。他認為,全世界其他民主盟友必須聯合起來,清楚地告訴北京,假如北京對台灣輕啟戰端,將面臨非常嚴重的政經及軍事後果,所付出的代價將大過於北京能獲得的利益。
史卓瑪總結說:「對台灣的威脅就是對全世界的威脅。」
訪問團的兩位成員: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以及荷蘭議員史卓瑪(Sjoerd Sjoerdsma),去年初因支持新疆人權議題遭北京制裁。
多國議員訪台 吸收台灣經驗做為抗中參考值
包瑞翰訪台前告訴美國網媒Politico:「此次出訪具有非常實際的目標。我們將從台灣帶回一個更清晰的立法藍圖,供各成員國的立法單位運用。在實現這些目標前,我們不會善罷甘休。」
對此,位於台北的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對台灣的壓迫及威脅比以往更嚴重,IPAC旨在抗中,自然高度關切台海局勢。他認為,IPAC除了來台實地瞭解中共的威脅,未來還會提出具體的抗中行動,或在修法時,將台灣的經驗及民主韌性做為重要的參考值。
賴怡忠說:「IPAC的國會議員過來(台灣)很明顯的,這是一個IPAC需要去共同執行的議程,它要怎麼樣回去要共同推動,它的(抗中)強度、廣泛性和未來可能會做什麼樣的事情,這樣的意涵,跟過去個別或者把好幾個國家議員找過來一起到台灣,意義是不一樣的。」
根據台灣無黨籍立委林昶佑透露,IPAC曾邀請台灣朝野主要政黨的國會議員同步加入,但因最大在野黨國民黨的立委皆拒絕參加,導致台灣入會破局。不過,此說法遭到國民黨立委蔣萬安駁斥,蔣萬安說,IPAC是以國會議員個體加入的國際組織,對於有意願入會的台灣立委,沒有人可以阻撓。
不過,賴怡忠仍批評,台灣遭中國迫害下,國民黨竟顧及其親中的立場,導致台灣無法入會,恐成為國際笑柄。他說,台灣內部若缺乏抗中共識,未來台海危機一旦爆發,這樣的分歧不僅將引發國際社會質疑,也會損及台灣的國際形象。
學者:參與IPAC 為台灣擴大國際空間
美國紐約艾德菲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政治學教授王維正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IPAC不遺餘力捍衛人權,在新疆與香港事件後,又以實際行動支持處於抗中國最前線的台灣,並嚴正警告中共,台灣或是國際社會,都不會屈服於北京的恫嚇。
王維正說:「台灣的官式外交,由於特殊的國際的處境,向來都很困難,所以這些(IPAC)成員國的話,大部分國家跟台灣都沒有外交關係。在多邊參與方面,進入政府間的國際組織也是相當的困難。但它(IPAC)是一個介於政府跟民間的多邊組織,所以對台灣的國際空間來講的話,應該是有一些幫助。」
王維正說, IPAC由各國議員組成,議員享有民意的支持與基礎,可以反映各國對台海事務的民意,不過,IPAC不代表各國政府,不涉及各國對華或對台政策的制定。因此,即便台灣加入IPAC,北京也不會像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八月訪台之後,出現劇烈的反應。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研究所副教授張福昌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則說,IPAC雖然才成立2年多,但已有實質的抗中作為。例如,IPAC於2021年發佈「勿引渡卡」(Do Not Extradite Cards),以遏止北京濫用國際刑警組織來追捕其片面認定的「海外異議分子」。若任何國家配合北京逮捕、遣送或引渡持有該卡的人至中國或香港,都會被IPAC成員國的國會問責。
IPAC具實質抗中成效 中國忌憚?
張福昌認為,「勿引渡卡」 帶有非常具體的反中成效,若各民主國家都擴大參與且相互交流的話,未來IPAC在反中國迫害、反中國威脅、反中國輸出威權主義,及反中國破壞既存的國際秩序上,應能充分展現它功效。
張福昌也表示,即便IPAC公開反中,但現階段中國急於修復與歐洲各國的關係。例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早於9月中旬,即派遣中國政府的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走訪歐洲各國。當時,吳紅波放低姿態,破天荒坦承戰狼外交的不洽當,拉攏中歐關係的意圖明顯。
張福昌說,習近平未來五年的任期中,重振中國經濟對政局穩定非常重要,因此中國在急著拉攏歐洲國家、恢復友好關係的前提下,戰狼外交應會略微軟化,不至因制裁IPAC個別成員而影響到《中歐投資協定》的大局。
張福昌說:「眼前習近平要做的是,恢復跟歐洲友好關係,特別是歐盟跟中國的《全面投資協定》。他一直希望,趕快讓這個協議,能夠化解在歐洲議會裡面的審查過程,然後儘快通過,創造有利中國經濟發展的一些條件。在這個前提之下,他當然會減少其他不必要的一些風波。對比較邊緣的、還沒有真正發揮多大影響力的IPAC來講,它(中國)的(制裁)力道,應該會比較保留一點。」
張福昌認為,中共想要拉攏歐洲各國政府,現階段或許不把國會議員組成的IPAC放在眼裡。但國會議員在各國的民主程序中,扮演重要角色,部分成員也可能進入政府工作,儘管現階段台灣要拓展與歐洲各國的政治外交關係相對困難,但假以時日,友台的議員若入閣,官式交流的推動也並非不可能。
張福昌說:「(各國議員)多來一次,台灣就增加曝光一次,台灣的一些話語權、國際活動空間就增加了。所以我們要多結交一些朋友,這些議會議員來,我們都要善待他,建立好關係,哪一天,他也可能成為政府內閣裡面的成員,那個時候,他就能夠推(動)一些友好台灣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