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

美中關係緊張 台灣學者關注會否出現「尼克森」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1日舉辦「中共二十大後美中台情勢與對台政策變化」座談會。

文/rfa

中共二十大落幕,美中關係再次成為輿論熱點。台灣的執政黨民進黨週一舉行座談,分析美、中、台三方未來的關係走向。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1日舉辦「中共二十大後美中台情勢與對台政策變化」座談會。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指出,二十大出現令人憂慮的趨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清一色是習近平人馬,決策單一化,加上習未放棄武統台灣及「一國兩制」為目標的統一方案,為台海情勢增添變數和挑戰。

與會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則指出,蔡英文2016執政後兩岸政策具延續性和一貫性,習近平的對台政策和每一年重要官方文件講話也呈現高度一致性。習近平延任再做五到十年,對台海關係也許不是一件壞事。

馬準威說:「習近平的延任,代表我們接下來的對手是一個我們至少有十年觀察的一個領導人,跟換上一個名不見經傳、完全不認識的領導人,他的變數較少。在雙方都有延續性、一貫性,相處的時間這麼長,我很難想像在2024年之前會有重大變化,因為沒有理由。」

習近平稱「外部勢力干涉」 兩岸主軸轉向

馬準威舉例,習近平所謂「牢牢抓住兩岸關係主動權」、「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定反獨促統」等過去都提過,沒有新意。

馬準威說:「只有這句‘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雖然蠻特別的,但思維不特別。他一直覺得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在我看來,他不是要對台灣講,是對美國講,因為他把外部勢力拉進來在政治報告是第一次。這跟8月中共對台政策白皮書和2021、2022對台工作會議報告所提一樣,他對台政策主軸轉向焦點,叫外部勢力干涉,雖然這不是新的概念。」

台灣中研院學者吳介民日前提到,台海可能變成新的柏林圍牆,美中是美式資本主義與中國國家資本對抗。馬準威認為,過去有北京共識和華盛頓共識之爭,二十大習近平把北京共識包裝成「中國式的現代化」,以威權體制引導市場發展的模型,這跟美國的意識型態格格不入。他認為,美中未來會成為「新東西對抗」,流於制度之爭。

不放棄武統與不放棄獨立 維持杠杆平衡?

馬準威說:「美中之間會不會有另一個尼克森出現?美中和解是台灣的警訊,不知什麼時候發生。需要思考,美國會不會出現新的喬治肯南(George Frost Kennan)對中強硬派。」

日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在中共二十大後首度通話,為下月G20拜習會鋪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回應表示,布林肯重申美國意在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任何以為「美國意在對抗中國或其他國家」的想法都不是真實的,美中雖存在重大歧見,但兩國關係的核心是競爭。

馬準威就此表示:「如果中共完全放棄武力犯台,承諾不武統,台灣坦白說就會走向獨立;如果反過來講,台灣在沒有美國承諾介入台灣問題,中國就是會動武,這二個是一個對價。當台灣沒有放棄宣示台獨,中共不可能放棄武統,這兩個是天秤的兩端。美中關係如果和緩,天秤這一端,當美國介入台灣承諾保證意志下降時,會讓中共有一種錯覺:它動武的時機會到了。」

學者:美中安全閥還在 風險可控

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認為,美中通話是避免衝突和誤判,這是大國正常交往的現象,但不會改變結構。他指出,美中是競爭關係,中國要挑戰美國世界領導地位,想要科技、製造業取代美國,美國也清楚認知中國是唯一有能力挑戰美國的國家。雙方若能維持表面「鬥而不破」關係,沒有人希望戰爭。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指出,美中過去發生很多次雙方想緩和,最後各說各話,不歡而散的情況。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則表示,美台在安全和經濟領域合作,美國訪台團不斷,大趨勢是國際社會對台支持不間斷。

林飛帆說:「佩洛西訪台之後,中共的種種舉措都引來國際社會的高度反彈,是高度的反彈。這些事情應該在看待美中、台美關係時,把這也衡量進去。」

馬準威認為,習近平的威權體制與美國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不和。但美中能談表示安全閥存在,關係還是在可控範圍。

民進黨不贊成「兩岸互相隸屬」說法

馬準威預期,習近平在未來5年的任期內,會對台軟硬兩手、和戰兩手持續,反對「外部勢力」為主軸。他提及,北京對台政策變得僵化,而中共官僚體制以習近平一人意志為主,甯左勿右,會令外交政策易擦槍走火。

提到台灣內部有人唱和中共論調,林飛帆舉例:「前總統馬英九在公開場合不斷強調兩岸應該互相隸屬,民進黨不贊成兩岸應該互相隸屬的說法,不符合兩岸目前現狀。」

林飛帆說,二十大可見習近平走向更威權,台灣走向民主,馬英九並未認識到兩岸價值的差異。民進黨不希望兩岸政治議題成為政黨生存工具,把台灣未來賭注壓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上。

與會的吳峻鋕指出,馬英九執政八年只注重兩岸交流,導致台灣門戶大開,社會遭到滲透;把堅持九二共識說成妥協和善意、其實是放棄台灣主權,這是非常大的錯誤。他認為,蔡英文兩岸政策不挑釁、不屈服,且國際也越來越關注台海,這讓習近平感到芒刺在背,未來中共最好的策略就是「逼談」。兩岸應該要溝通,而不是像中共現在切斷一切的管道。

陳方隅則表示,台灣須加強國防,擴張各國對台灣的支持,要讓中國清楚對台動武會受世界制裁,台灣也會頑強抵抗,入侵成本高,不可能成功。他預料,中共在二十大後會加速、加強和美國的對抗,美國會繼續把台海議題國際化,拉攏盟友圍堵中國。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蕭督圜以中共對港澳的統戰方式,示警台灣提防,包括收買媒體、組織群眾、運用知名人士宣傳、建立代理人系統、鼓吹愛國愛台政黨、支持兩岸協商統一方案等。

連結:美中关系紧张 台湾学者关注会否出现”尼克松” — 普通话主页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