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發布任內首份國安戰略 支持台灣自我防衛
文/中時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今天發布國安戰略,點名中俄為首要挑戰。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表示,未來10年是關鍵,將形塑美中競爭規則,也將決定世界能否有效因應氣候變遷等全球挑戰。
拜登政府今天發布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列出3大全球優先目標。首先是在與中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抑制俄羅斯,其次是在氣候與能源安全、疫情、糧食、武器控制與非核擴散、恐怖主義等共同挑戰尋求合作,同時在科技、網路與經貿領域形塑規範。
新戰略花一整段篇幅談論台海局勢,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對區域、全球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是國際社會關注焦點,也是美國長期利益所在;戰略也重申美國堅守「台灣關係法」承諾,支持台灣自我防衛,也會維持抵抗任何對台灣訴諸武力或脅迫等行動的能力。
報告發布2小時後,蘇利文(Jake Sullivan)前往喬治城大學,出席該校與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舉辦的活動發表演說,進一步說明這份新的戰略。
蘇利文表示,世界再次處於轉捩點,進入決定性10年的初期;這段時間將決定美中競爭規則樣態,因應氣候變遷等共同挑戰的機會之窗也將大幅縮小,即使挑戰強度升高,「所以我們必須把握時間」。
蘇利文指出,目前世界面臨兩大戰略挑戰。第一是主要強權間的地緣政治競爭,這將形塑未來世界樣貌,第二是跨國挑戰的規模及惡化速度,這些挑戰不分國界,也不管意識形態,包括氣候變遷、糧食不安全、能源轉型及傳染性疾病等。
在強權競爭方面,他首先點名中國,指北京在國內外的武斷行徑,在經濟、政治、安全及科技領域與西方競爭上推進其「不自由願景」。他憂心表示,中國是唯一有意圖且越來越有能力重塑國際秩序的美國競爭對手。
蘇利文說,中國是美國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美中競爭雖主要在印太區域,但也逐漸全球化。面對中國挑戰,美國將採取「投資」、「聯合」及「競爭」3大策略,亦即投資自身實力、聯合盟友夥伴,以及以負責任方式與之競爭,並捍衛自身及盟友利益。
但蘇利文表示,美國會在可行領域與中國建設性往來,「這不是給誰恩惠,亦不是原則交換,而是齊力解決共同問題是世界對負責任強權的期待」。他也強調,美國對中國是尋求競爭,而非衝突,亦不尋求冷戰。
至於最新國安戰略報告為何不用「中國」(China),而是改用「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稱呼北京,蘇利文說,美國是與中國政府競爭,而非中國人民,針對的是北京當局的政策與戰略。
他表示,拜登政府希望在名稱上謹慎做出區別,才不會讓美中競爭變成是「美國人對上中國人」。
連結:拜登發布任內首份國安戰略 支持台灣自我防衛 – 國際 – 中央社 (chinatimes.com)
美國安戰略劍指中國: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
文/rfa
美國政府本週三發佈了期待已久的國家安全戰略文件完整版,白宮將「戰勝中國」視爲美國的全球優先要務,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更明白指出,與中國的競爭,是美國「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
在這份國家安全戰略發佈之前,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10月12日的記者簡報會上說,美國政府強調國家安全戰略的兩個優先事項,「大國競爭」和應對氣候變化、糧食短缺、傳染病、恐怖主義等「跨國挑戰」。他說,這一切基於美中日益激烈的競爭及俄羅斯發動的針對烏克蘭的戰爭,美國在這兩個基本戰略挑戰方面已進入「決定性的十年」。
沙利文說:「我們認識到,在地緣政治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美國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雖然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在印太地區發揮作用,但也對全球構成挑戰。」
美國認定 中國威脅國際秩序更勝俄羅斯
沙利文在講話中特意提到中國。他強調:「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戰爭、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不能轉移拜登政府評估中國是一個更爲關鍵的挑戰。」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主持記者簡報會。
這份48頁的報告明確指出,「中國是唯一一個既有意圖、也越來越有能力重塑國際秩序的競爭對手。」同時, 美國還要遏止危險的俄羅斯。
這份戰略原定在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前幾個月內發佈。這次是拜登政府發佈的第一個完整的國家安全戰略,比去年3月發佈的《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導方針》更加全面,並進一步強化實質性的指導。
美國的戰術:投資自己、強化盟友
沙利文說,美國政府的戰略是繼續加大國內投資確保競爭優勢,並建立最強大的國家聯盟,以發揮美國的影響力。
他提到美國將採取「雙軌制」,即「與任何國家、包括地緣政治對手」合作共同應對挑戰,還要「深化和加強與民主國家的合作」。美國已將與歐洲、印太地區國家、北約和七國集團的聯盟視爲「這一戰略的核心」。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政治系主任葉耀元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份國家安全戰略釋放了美國將與中國展開更廣泛對抗的信號。
葉耀元說:「事實上從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美國就已經把中國當成地緣政治或全球霸權的重要的挑戰者。不管普京今天做了什麼事情,他在軍事跟經濟實力上面沒有辦法跟中國作比較。我認爲(強調中國作爲挑戰的國家安全戰略)本來就要做,只是什麼時候發佈出來,什麼時候越講越多而已。」
此外,戰略指出,中國有野心在印太地區建立一個更大的勢力範圍,正在利用其技術力量和對國際機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爲自己的威權模式創造更寬鬆的條件,還經常利用經濟實力來脅迫各國。中國還投資一支正在迅速現代化、在印太地區力量越來越強、並在全球擴張的軍隊,以削弱美國在印太地區和其他地區的聯盟。
民主與獨裁較量的拐點
華盛頓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旗下的項目保障民主聯盟(Alliance for Securing Democracy)聯合主任扎克·庫伯(Zack Cooper)就告訴記者:「國家安全戰略在很大程度上重申了美國現有的對華政策,但特別強調與北京競爭。 該戰略還強調民主國家和專制國家之間根本的系統性競爭,將這一時刻描述爲一個拐點。 中國官員會對這種做法感到不滿,但這非常符合拜登的公開評論和政府最初的國家安全戰略指導方針。」
文件還重申了美國就台灣議題堅持的「一中政策」,美國「不支持」台獨、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台海和平與穩定;美國支持台灣自衛,抵抗任何對台灣訴諸武力或脅迫的力量。國家安全戰略在很大程度上重申了美國現有的對華政策,但特別強調與北京競爭。
因此,美國提出三個針對中國的戰略。第一,加大本國投資,以提高自身競爭力、創新力、復原力和民主。第二,和盟國及合作伙伴保持一致,採取共同行動。第三,負責任地與中國競爭,以捍衛自身利益並建立起對未來的願景。該份文件指出,前兩個要素,投資和合作,對於在技術、經濟、政治、軍事、情報和全球治理領域超越中國至關重要。
葉耀元認爲,美國爲台灣提供支持,能夠鉗制中國的先進技術發展,畢竟中國對台積電等半導體制造商多有依賴,同時也可以威懾中國不能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
隨着美中之間的緊張局勢在經濟、科技、軍事等領域日益升級,兩國對抗進入常態化。上週五,美國政府推出針對半導體指導和現今芯片生產的全面對華出口管制措施,以遏制中方利用美國技術從事軍事和經濟競爭的野心。
連結:美國安戰略劍指中國: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 — 普通話主頁 (rfa.org)
拜登政府推出國家安全戰略:中國為最重大挑戰,強調民主聯盟應對威權崛起
文/美國之音
白宮週三(10月12日)推出了一項拖延已久的國家安全戰略。該戰略旨在遏制中國的崛起,同時再次強調與盟友合作來共同應對民主國家所面臨挑戰的重要性。
這份48頁的檔因烏克蘭危機而推遲公佈,檔沒有包括思維的重大轉變,也沒有為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的外交政策引入任何重大的新準則。該檔強調了白宮的觀點,即美國的領導作用是克服氣候變化和威權政權崛起等全球威脅的關鍵。
這份檔說,即使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對全球秩序而言,中國是後果最為重大的挑戰。檔還說,如果美國希望保持其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它必須贏得與中國這個超級大國的經濟軍備競賽。
「中華人民共和國持有這樣的意圖,而且其能力越來越大,要重塑國際秩序,使國際競爭環境對向對其有利的方向傾斜,即使美國仍在致力於負責任地管控我們兩國之間的競爭,」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週三在政策預覽中表示。
沙利文說,美國必須管控與中國的關係,同時應對一系列影響世界各地人民的跨國挑戰,包括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傳染病、恐怖主義、能源轉型和通貨膨脹。
拜登尚未解決一些關鍵外交政策的辯論,包括他的前任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這些關稅使美國進口商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美國還面臨俄羅斯的行動帶來的顯而易見的新問題,包括與長期盟友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破裂,以及印度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等。
沙利文重申了拜登本周早些時候的評論,也就是上周「歐佩克加」(OPEC+)國家不顧美國的反對而宣佈削減其石油生產目標後,美國將「重新評估」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
拜登行政當局本應該在提交預算草案的同時,將該戰略提交給國會。預算草案是在3月28日提交給國會的。
沙利文說,烏克蘭危機確實推遲了該戰略的公佈,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拜登的外交政策。然而,推遲公佈本身確實是該政策的一個現實例子。
他說:「我確實相信,它生動地呈現了我們做事方式的關鍵要素:強調盟友、加強民主世界的力量、為民主同伴和民主價值觀挺身而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