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

美日歐政治人物相繼訪台 台海議題「紅線」拉鋸戰

蔡英文總統22日在總統府會見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侯康安訪團

文/ RFA

繼美國聯邦衆議院議長裴洛西本月初訪台後,北京雖然以軍事和經濟手段報復台灣,但抵達台灣訪問的政界人士仍絡繹不絕。而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侯康安更成爲疫情後,首位到訪台灣的美國州長。本週一,台灣總統蔡英文在會見侯康安時強調,台灣願加強和民主夥伴共建「民主晶片」的永續供應鏈。

在台灣,總統蔡英文22日會見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侯康安(Eric Holcomb)時強調:「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和區域安全的重要支柱。台灣有能力也有意願,加強跟民主夥伴之間的合作,共同建構民主晶片的永續供應鏈。我們要一起維護共享的價值,創造更多的繁榮。」

「民主晶片」、「安全供應鏈」成爲台灣對外結盟關鍵詞

蔡英文提到,侯康安州長是疫情後第一位訪台的美國州長,印第安納州是台灣在美國締結的第一個姐妹州,已有44年曆史。台灣和美國都是熱愛民主自由的夥伴,也互爲彼此在印太地區重要的安全、經濟盟友。

蔡英文表示,近期裴洛西議長、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馬基主席、印第安納州長等訪團都令台灣感受美國各界對台灣堅定的支持:「我們正面對全球威權主義持續擴張;過去這段時間,台灣也面臨中國在台海周邊的軍事威脅。此時此刻,我們民主陣線的盟友更要團結起來,加強各個領域的合作。」

蔡英文指出,9日拜登總統簽署《晶片法》,增加對半導體研發製造的投入、提升供應鏈安全。印第安納州可望成爲美國半導體產業新興科技中心,州內的普渡大學也剛成立「科技外交中心」、設立半導體學程。而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佔有關鍵地位,創立四大半導體學院培養人才有共同方向。

印第安納州州長:選擇與誰合作很重要

印第安納州州長侯康安致詞提及,經濟關係和合作對雙方非常重要。印第安納州是外國直接投資美國最大的州之一,台灣有10間企業,包括聯發科都在投資行列。印第安納州將持續建立與台灣的戰略伙伴關係,相信彼此關係將日益強健,就如同印州出產的石灰岩。

侯康安說:「印第安納州致力於打造堅韌的經濟,我們要運用我們跟台灣堅實夥伴關係的淵源和共同價值觀,因爲選擇和誰合作很重要。」

訪團除將拜訪台灣高科技企業領袖外,也將見證普渡大學與台灣陽明交大、成功兩所大學簽備忘錄。

侯康安在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的見證下,在台灣外交部與台灣經濟部政次陳正祺簽署《台灣–印第安納經濟合作及貿易關係瞭解備忘錄》。侯康安表示,期待在半導體、微電子科技、生物科學、潔淨能源等領域有更好的合作成果。

此外,日本國會跨黨派友台議員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衆議員與木原稔衆議員22日也抵台訪問。古屋圭司出發前強調,此行將會向蔡英文總統傳遞日方對於台灣的態度,而這也的確與牽制中國有關。

嚴震生:在北京來看 「州長」對「省長」層級對等

古屋圭司另在個人推特發文說,中國進行軍事挑釁等脫離常軌的行動不僅冒犯台灣,也冒犯東亞整體的和平與安全。面對這樣的風險,共享價值觀國家的密切合作至關重要。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預料,中方不會有太大反應。

嚴震生:「州長來剛好,對等,省長見州長,不是聯邦層級,是地方政府之間見面,沒什麼事。對岸會認爲,蔡英文是台灣省省長。」

至於日華懇團到訪,嚴震生認爲,只要團員未在內閣擔任大臣,而是「陽春議員」也應「沒事」。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林柏州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分析,中國二十年來一直想切斷台美之間的官方交流,尤其在國力提升後。加上習近平上任近十年,對台工作搞得灰頭土臉,他看來在台海議題上,想把「紅線」劃得更外面一點。

美國無法將半導體供應鏈移出台灣 將更確保台灣安全

林柏州說:「之前不限州長、國會議員,現在會逐漸在台海議題要劃更大。衆議院議長、議員這些,希望說不、你們這些人都不要再進(台灣)。對他們(中國)體制來說,行政、立法、司法、國會都是一黨控制,沒有所謂行政不能干預立法司法部門。」

林柏州說,佩洛西訪台後,中方更挑明不允許美國和台灣再有官方接觸,特別是國會層級。這次會不會對「州層級」的交流有相應動作,則需要再觀察。

「安全供應鏈」、「民主晶片」,成爲台灣拓展對外關係的利器,也形同「安全保障」。林柏州說:「美國要確保半導體供應鏈安全,如果沒辦法將供應鏈從台灣拉出來,就必須確保那供應鏈能跟美國緊密合作。其實對它(美國)最好是把供應鏈遷出台灣,但這是不可能辦到的。」

嚴震生提到,七十年前,普渡大學協助台灣將台南工學院轉型成功大學,成爲台灣首屈一指的理工大學。約二十年前,普渡大學校長訪台還派記者隨行,之後出了一本書談亞洲三虎,即香港、台灣、韓國和普渡大學的關係。此外,台灣科技界、學界、軍方有不少普渡校友,他也是其一。當年美日汽車產業競爭,美方曾要求把日本豐田廠搬到美國設廠。有此經驗,印第安納州長應是想爭取半導體相關投資到該州,創造就業機會。

連結:美日歐政治人物相繼訪臺 臺海議題“紅線”拉鋸戰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