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政治

烏克蘭戰爭之際 美密切注意中國對台動態

印太美軍司令約翰∙阿奎利諾(左)海軍上將在美國海軍一架飛臨南沙群島上空的P-8A「波塞冬」偵察機上觀看中國在人工島上建造的建築物的視頻。

文/美國之音鍾辰芳

當全球正聚焦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以及戰爭的發展之際,中國是否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引起越來越多擔憂,中國與俄羅斯領導人2月初發表兩國友好「無止境」的聯合聲明更引起美國警覺。國務院官員說,美國正目光清晰注意中國是否有任何「超越」這個聯合聲明的行動;美國印太司令也說,他正在緊盯中國的軍事動態,為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準備。

美國國務院負責中國、台灣及蒙古的東亞事務副助卿華自強(Rick Waters)星期四在喬治·布希美中關係基金會一場視頻討論中,針對烏克蘭戰爭是否影響中國攻打台灣的考慮和行動一事表示,美國關注的主要焦點是在2月4日習近平與普京發表的聯合聲明上。

「我們目光清晰地注意它所代表的意義。那個聲明的文字、關於‘無止境’友誼的描述以及對影響力範圍的擁抱等,你知道。 我們非常密切注意,尤其在烏克蘭的背景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會超越這些聲明,他們的行動告訴了我們什麼。」

華自強說,過去幾星期來美國的許多外交努力,包括拜登總統與習近平主席的會晤,都是要清楚表達美國對這個議題的關切,並讓中國理解在烏克蘭戰事的背景下其行動可能帶來的影響。

他說,烏克蘭發生的事以及目前大家所處的歷史時刻值得思考,但不變的是美國對台海兩岸政策的框架,包括《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以及美國與台灣非官方、「堅如磐石」的關係,這表現在烏克蘭戰事發生後,美國立即在3月初派退役將軍麥克·穆倫帶領一個非官方代表團訪問台灣的行動上。「這個代表團發出一個重要的信號,就是我們對台灣及其民主承諾的深度。」

華自強說,中國對台灣提供的也是各種軍事、外交和假資訊的脅迫。他說,這些脅迫自2016年來越發令人警戒,「雖然我們的政策有一部分是要保留和平解決分歧、不受脅迫的可能性,但我們對這些日益成為大陸兩岸政策焦點的脅迫性手段感到非常關切。」

美國軍方也對烏克蘭戰事佔據世人目光之際中國的軍事動態保持高度關注和戒備。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上將(Adm. John Aquilino)上星期(3月24日)在訪問澳大利亞期間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凸顯中國對台灣的威脅發出警告說,過去一年來中國展現了更大膽的行為,從在台灣周邊到南中國海其他地區日益增加的咄咄逼人軍事活動,到核武器快速擴張,再到去年7月的超高音速武器試驗等,中國正在加強對台施壓力度,包括海上和空中軍事活動都在增加。

「我不會說我更加擔憂,但我的確見到日益增加的壓力,我們必須確保為所有可能發生的行動做好準備。」

阿奎利諾指出,他不認為任何人在5個月前會預料到烏克蘭被俄羅斯侵略,因此這件事帶來的第一個教訓就是:「這真的可能發生」,第二個教訓就是:不要安於現狀,「我們隨時都要做好準備。」

華自強在提到美國國務院星期四發佈的《2022年香港政策法報告》(2022 Hong Kong Policy Act Report)時指出,香港自由正在退縮,「我們見到的圖像是,原來只限於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和法治風險現在越來越成為香港的擔憂。在政治領域上,我認為我們見到的是兩個地方越來越多的相似之處。我們見到越來越多對各種權利的限制,以及公民社會越來越緊縮的空間。」

連結:美官员及将领称乌克兰战争之际美密切注意中国对台动态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