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神話破滅」背後的四個看點
文/BBC
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來,台灣一直成功阻擋病毒入侵,2020年4月至12月連續8個月的本土感染零確診記錄也讓台灣人引以為傲。
一年多以來,台灣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大部分照常進行,不受影響,少數幾次社區感染最後也都以清零並解除隔離告終,學校照常上課,各行各業照常上班,演唱會、職棒比賽也都開放觀眾入場。
但是自2021年4月底、5月初以來,受到全球讚譽的台灣「防疫神話」在短短的數周之間破滅,先是有華航機師諾富特酒店群聚感染事件,然後又爆發萬華茶室群聚和多個地方的衍生感染。
為因應本土社區感染連續每日數百確診病例,台灣已經實施並延長了第三級防疫警戒至少到6月中,這距離「全面封城」的第四級警戒只差一步。
一年多以來的成功防疫,為什麼最後會突然爆發多起本土社區感染,曾讓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新冠疫情防治措施又為什麼出現破口?
外緊內鬆和安全錯覺
新冠病毒一開始在武漢出現的時候,台灣立刻就關閉了邊界,任何入境者都需要經過嚴格的隔離和篩檢措施,到如今入境隔離篩檢措施依然存在。
嚴密的入境篩檢在此前也一直是奏效的,成功地將新冠病毒防堵在大門之外,少數入境的確診者也都能夠獲得妥善照顧和治療。
這樣嚴密的防控措施日子久了就讓台灣民眾產生一種安全的錯覺,誤以為社區是安全的,新冠病毒進不來,這種「外緊內鬆」的防疫心態也讓人們對新冠疫情失去了警戒心。
尤其是台灣航空公司機組人員的檢疫措施,從最早的居家檢疫14日,逐步放寬為3+11(居家檢疫3日,自主健康管理11日),形成防疫破口,再加上防疫旅館標凖作業流程出現疏失,最終爆發華航機師諾富特酒店群聚感染事件。
經過檢疫後發現,華航諾富特群聚感染的新冠病毒是英國變異毒株B.1.1.7,而後來的萬華茶室群聚和多個地方衍生感染的病毒定序也與之相同。有分析說,英國變種病毒很可能因群聚案被傳入社區。
為什麼不打疫苗?
台灣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的另一個原因是,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新冠疫苗接種率非常低,這裏有幾個層面的因素。
首先,在這一波本土疫情爆發之前,和世界很多其他地方相比,台灣是相對安全的,本土感染機率非常低,很多人不覺得有必要接種疫苗,至少在疫苗生產數量不足,或其他地方更需要疫苗的時候,「台灣不需要跟別人搶」。
其次,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讓台灣許多人感覺到疑慮,尤其是牛津/阿斯利康疫苗有少數接種者出現血栓症狀甚至死亡的案例,而台灣目前主要到貨的就是牛津/阿斯利康疫苗。
另外,台灣政府採購疫苗的速度和其他國家相比也是比較緩慢的。台灣政府一直到多種新冠疫苗陸續受到歐美國家的批准認證之後才開始向廠商洽購,而這個時候大多數的頭幾批的生產量早已經被其他國家預訂一空,而這些國家在疫苗研發期間可能早就已經投資研發經費,因此台灣拿到的疫苗數量非常少。
僅僅在一、兩個月以前,要不要打疫苗,哪些人優先施打疫苗等問題在台灣還是熱烈討論的話題,現在疫情一下子爆發,許多人都搶著預約排隊,但問題是台灣的疫苗數量遠遠不足。
台灣2300多萬人口卻只有三十萬劑疫苗,而自美採購的約500萬劑莫德納疫苗,還未進入台灣,目前台灣政府已宣佈暫停「自費疫苗接種」,以因應醫療資源及人力分配。
校正回歸是什麼意思?
台灣本土感染確診人數爆增之後,還出現一個新的熱詞,那就是「校正回歸」。
這是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首先提出的名詞,意思是將新公布的確認病例數回溯追加到之前公布的數據上面。
這種說法立刻引發台灣各界熱烈爭議,不少人批評指揮中心校正回歸後確診數瞬間大增,那之前的數據是否涉嫌掩蓋真相,但陳時中解釋說這是因為「檢測塞車」,檢測量能恢復之後就會有校正回歸的數據。
但校正回歸一詞還是讓許多台灣人摸不著頭腦。還有媒體報道這影響了人們對官方公布數據的信心,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表示,他當了一輩子的醫生,還是第一次聽到過校正回歸。
事實上,許多國家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初都有過所謂的校正回歸的概念,因為疑似病例突增造成檢測量能不足,例如英國也曾經有平日確診數高,周末確診數低的情況,時間一旦拉長,再將統計數改為「過去7日平均確診數」的話,就不會再有校正回歸的問題。
超前部署和造神運動
台灣本土疫情蔓延,反對黨也抓住這個機會趁勢猛攻,過去一年來執政的民進黨由於防疫成功一直處於民意支持高點,現在一下子就幾乎快被反對黨「打趴」。
國民黨不少民意代表將矛頭指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指責他身為防疫總指揮應該為此負最大責任。
國民黨立法委員費鴻泰在政論節目上說,過去一年多以來陳時中被捧為「神一樣的人」,所有人都「順時中」,沒有人敢批評他說他不好,那現在又該如何呢?
國民黨立法委員鄭麗文也批評說,過去民進黨政府都在忙著表功,吹捧台灣在民進黨執政下防疫做得有多麼成功,現在疫情擴大,所謂的超前部署都到哪裏去了?
在諸多的批評聲浪中,也有不少民眾給予支持和打氣。
去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一直享有高度民意支持的陳時中,想必現在也能體會到「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