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潛在衝突搶先機?「中美都在爭取新興市場,但區別在此」
文/觀察者網 邵昀
中美日前達成協議短期大幅互降關稅,建立磋商機制,這一結果被外界評價「遠超預期」,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但與此同時,平靜之下仍有暗流湧動。
香港《南華早報》5月14日觀察,中美最近各自「官宣」了與不同新興國家的投資合作,認為這兩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間或許正為潛在的新一輪緊張局勢爭取先機。對此,有分析人士解讀,中國長期以來致力於與新興市場的合作,簽署投資協議是其一貫外交戰略的體現,而美方做法比起是戰略,更以「交易」為導向。
盧拉再度訪華,20小時內在社交媒體更新109條
就在昨天(14日),巴西總統盧拉結束了為期五天的中國之行。這是盧拉第六次到訪中國,也是本屆任期內第二次來華訪問。期間,他參加了多場會議,集中會見了多名中國企業代表。有國內媒體統計,12日出席「中國—巴西商業研討會」當天,盧拉20小時內在社交媒體更新109條,分享他的行程收穫。
據新華社報導,5月13日下午,中巴兩國元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談。會談後,中巴兩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發展戰略對接、科技、農業、數字經濟、金融、檢驗檢疫、媒體等領域20份合作檔。
「我們兩國從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系統性地探討過如此多的專案,以促進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盧拉14日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盧拉表示,「很榮幸」能夠再度訪華,「這是一個以實際行動支持其他國家發展的國家」。
《南華早報》梳理,盧拉訪華期間,多家中國企業宣佈了新的巴西投資計畫,總規模逾270億雷亞爾,涵蓋快遞、速食、新能源、汽車製造、可再生能源等多個領域——
即時服務巨頭美團將以「Keeta」品牌進入巴西市場,首期計畫在五年內投資56億雷亞爾。已經躋身全球最大速食連鎖企業的蜜雪冰城將投資32億雷亞爾,啟動其在巴西的首批門店建設,預計2030年前將能創造2.5萬個崗位,並在巴西當地採購至少價值40億元人民幣的原材料商品。
中國廣核集團宣佈,將在巴西東北部的皮奧伊州投資30億雷亞爾建設風電和光伏項目,預計可創造超5000個崗位。長城汽車將追加投資60億雷亞爾擴大在巴產能。廣汽集團將在巴西中部的戈阿斯州投資13億美元(約73億雷亞爾)建廠。
在新能源和可持續發展領域,遠景集團將在巴西打造拉美首個零碳產業園,投資總額高達50億雷亞爾。中國出行平臺滴滴出行也宣佈,將通過旗下品牌加強其在巴西的快遞服務,並計畫建設1萬個電動車充電樁,推動本地運輸系統的綠色轉型。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與巴西中央銀行13日還續簽了雙邊本幣互換協定,互換規模為1900億元人民幣/1570億巴西雷亞爾,協議有效期五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據介紹,此舉將有助於擴大兩國間本幣使用,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受賄」巨大爭議中,川普出訪中東
幾乎同一時間段,美國總統川普於13日至16日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聯酋三國,這也是他第二任期內的首個計畫好的外事行程。而在此之前,一架來自卡達王室的「史上最貴禮物」在美國引發極大的爭議。
在中東之行的第一天,川普就宣佈,沙國承諾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美國白宮13日發佈聲明稱,當天簽署的美沙戰略經濟協議將強化美國的能源安全、國防、科技以及對全球基礎設施與關鍵礦產的獲取,稱其「對兩國都具有歷史性與變革性意義」。
在沙國停留期間,川普與沙國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以及30多名美國商界人士共進午餐。白宮稱,出席者包括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黑石集團董事長兼CEO蘇世民、貝萊德集團CEO勞倫斯·芬克、OpenAI公司CEO薩姆·奧爾特曼、英偉達CEO黃仁勳、谷歌總裁兼CIO露絲·波拉特等。
《南華早報》說,雖然尚不確定這次午餐是否促成了具體交易,但白宮表示,包括谷歌、DataVolt、甲骨文、Salesforce、AMD和優步在內的科技公司將承諾投資800億美元,用於推動美沙兩國「最前沿、變革性技術」的發展。
被美媒戲稱為川普「第一兄弟」的馬斯克,13日在沙國首都利雅德舉行的沙國-美國投資論壇上宣佈,他旗下的「星鏈」(Starlink)衛星服務已在沙國獲得海事和航空領域的應用許可,並暗示未來會將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引入沙國。
川普14日前往卡達之際,白宮披露,卡達航空已簽署一項價值960億美元的協定,採購最多210架波音787夢幻客機與777X寬體機。據悉,這是美國波音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寬體機訂單。白宮還說,川普已與海灣國家達成總額超過2435億美元的協定,為未來預計總值1.2萬億美元的「經濟交換」奠定基礎。
區別何在?專家解讀
針對中美兩國近來公佈的國際投資計畫,有分析人士對《南華早報》表示,中國已經與新興市場建立了牢固的聯繫,與巴西達成的新協議正是其外交戰略一致性的體現。
「多年來,中國一直在積極加強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關係,這是其旨在與如今被稱為‘全球南方’的地區建立聯繫的更宏大外交戰略的一部分。」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中國中心高級顧問裴睿東(Alfredo Montufar-Helu)說。他分析,在中美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這一點對中國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
報導提到,在中巴最新宣佈的一系列投資協定之前,去年,美國存儲晶片大廠美光公司(Micron)在華的重要客戶之一、A股記憶體龍頭江波龍旗下巴西子公司Zilia就公佈了總計6.5億雷亞爾的巴西投資計畫。江波龍方面介紹,其中1.75億雷亞爾將用於研發創新,包括重點研發投入、系統流程提升和工程人員培訓,4.75億雷亞爾將用於擴大現有產能。
相較之下,裴睿東認為,川普此次中東之行與其說是為了推行一項旨在對抗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外交和地緣政治戰略,不如說是以短期內敲定「交易」為導向。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14日也評價稱,到目前為止,川普對中東的訪問一直以經濟投資為中心,而不是更廣泛的地緣政治戰略。
值的一提的是,此前有美媒發現,美國與海灣國家實際的協議總額,遠沒有川普政府宣傳的那麼多。美國《紐約時報》13日說,川普宣稱已與沙國達成6000億美元協定,但從白宮公佈的具體專案來看,實際金額只有2830億美元,其中還有幾個專案是在川普上任之前就開始籌備的。
有聲音甚至懷疑,海灣國家是否真能將這些數字落實為「真金白銀」。譬如,在沙國60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中,最大的一筆是價值1420億美元的「史上最大軍售協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指出,這一數字幾乎是沙國2025年國防預算(780億美元)的兩倍。
還有美媒指出,沙國經濟在享受石油資源紅利的同時,長期受到國際油價波動顯著影響,而川普已明確表示希望油價下跌,這與沙國通過出售石油的可觀利潤,來資助其經濟轉型的需求相矛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近期石油價格下跌,背後部分原因正是川普推崇的關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