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活

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 全球都在看福島

福島核電站

文/觀察者網

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在2年後,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放入海。由於這一決定事關地球的海洋環境,因此不僅僅是中韓民眾和媒體,整個世界都將目光聚焦在了福島之上。

日本政府作出這一決定不久後,西方主流媒體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華盛頓郵報》、英國廣播公司(BCC)、美聯社等大多報導了此事,相關趨勢登上美國和英國等地區的推特熱搜榜。

路透社在版面頭條的報導曝出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原來在12日,一名日本政府高級官員給媒體發郵件,要求在報導中不要使用「受污染」(contaminated)一詞(來形容污水),稱這個詞具有誤導性。

但是,各大西方媒體遵守了嗎?觀察者網注意到,路透社和《衛報》在標題中就直接寫下「污水」(contaminated water)這個詞,而其他媒體也或多或少地在報導中用了這個詞。

從中或許可見,西方主流媒體對日本政府本次決定的看法和傾向。

彭博社則更進一步,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出發,認為此次美國的亞洲「盟友」和美國「分道揚鑣」,都與中國一起激烈批評日本的計畫。相較而言,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一則聲明,則「感謝」日本在決定處理福島核電站核污水方面作出公開透明化的努力。

日本官員這麼要求,西媒不買帳

路透社原文報導中,最後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一直以來,日本政府都熱衷於強調(廢水處理中)的過濾和稀釋程式。週一(12日),一名日本政府公共事務高級官員給媒體發電子郵件,要求在報導中不要使用受污染一詞,稱其具有誤導性。」

不過,西方媒體真的遵守了嗎?

路透社就在標題中直接寫道:「日本將在處理後,將受污染的福島水排入大海。」

文中也提到「受污染」一詞4次。例如,路透社的第一段中就奠定基調:「週二(13日),日本政府表示將向海洋中釋放超過100萬噸的福島核電站污染水,這一舉動遭到包括中國在內的鄰國的反對,稱其極其不負責任。」

而文章在之後介紹日本現階段儲存污水方法的時候再次說:「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巨型水箱中儲存著將近130萬噸的污水,這些水箱每年耗資約1000億日元(9.126億美元),儲存的水足夠填滿500個奧運會大小的游泳池,而且空間正在耗盡。」

當然,不止路透社,其他媒體也似乎並未遵守日本官員的要求。

例如,長期緊跟環保議題的英國《衛報》,同樣在標題中寫道:「日本宣佈將把受污染的水排入海洋。」

文章中一共出現了5次「受污染」這個詞。此外,文章同樣提到:「日本官員反對媒體將這些水描述為受污染或有放射性,堅稱這些水應當被描述為處理過的。」

其他一些西方主流媒體,並未將「受污染」一詞放入標題,但也或多或少地在報導中使用了這個詞。

例如,美聯社在報導中援引代表福島和附近居民的律師稱,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不應該為了「再次影響環境」而傾倒這些水。美聯社在這段中特意寫道:「這指的是,輻射仍然污染著離受損核電站最近的土地。」

媒體擔憂:日本政府和東電一直「不受信任」

從本次西方報導的基調來看,雖然列舉了日本政府、國際原子能機構、部分科學家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一系列「支持」這一決定的言論,但也詳細闡述了日本本國漁民、中韓政府以及環保組織的反對。

例如,美國主流媒體《華盛頓郵報》在開篇就寫道:「不顧當地漁民和周邊國家的反對,日本政府週二(13日)表示,已決定向海中排放福島核電站洩漏的100多萬噸污水。」

隨後,報導引用日本政府、東電公司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一系列表態。菅義偉當天稱,在福島核電站的後續處理過程中,處理核污水是一件「不可避免」,也不可推遲的的問題。但他也稱,政府將確保處理符合安全標準,並採取措施「防止聲譽受損」。

東電公司方面則稱,公司將「盡最大努力」防止因排放而造成的聲譽損害,並將賠償任何受影響的人。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斯(Rafael Mariano Grossi)稱,這「不是什麼新鮮事」,這裡「沒有醜聞」。

但《華盛頓郵報》隨後話鋒一轉,引述中韓政府的話稱,認為日方此次決定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並表達了「嚴重關切」。

此外,報導還援引了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 Peace)的聲明說:「日本的這一決定無視福島、日本和亞太地區人民的權利和利益。」

報導最後,《華盛頓郵報》介紹了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過往處理福島核事故的經歷。「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在處理福島災難及其後果方面,一直面臨公眾的不信任。兩者都遲遲不願承認其中三個反應堆堆芯發生了熔毀,並因對壞消息輕描淡寫而受到批評。」

「多年來,東電一直聲稱,儲存在核電站的廢水只含有氚,但其網站上的資料顯示,處理過程未能清除許多危險的放射性核素。這部分是因為事故發生後,(東電)需要迅速處理大量的水。最後,東電在2018年承認70%的水仍然受到危險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其中也包括可致癌的放射性核素鍶-90,而這在釋放之前必須再次進行處理。」

其他媒體如CNN、美聯社和BBC等,大多使用了類似的基調。而長期緊跟環保議題的《衛報》,措辭更為激烈,並將報導的重點放在日本國內受影響的漁民身上和環保組織身上。

例如,文中指出:「福島核災難發生10年後,這一舉措(排放污水)的舉措首次得到官方的證實。多年來,福島的捕魚業一直反對這一舉措,而本次的決定,將對福島的捕魚業造成進一步打擊。」

「盟友」也和美國「分道揚鑣」

彭博社的一篇報導則「另闢蹊徑」,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出發,稱在福島核問題上,美國「朋友」和中國一起,激烈批評日本的計畫。

報導中稱:「日本的這一舉動,讓美國與它的亞洲朋友分道揚鑣。這些盟友與中國一起,譴責日本的舉動。」

日本政府做出決定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推特上發佈了「感情化」的回應,稱感謝日本在決定處理福島核電站核污水方面作出公開透明化的努力,期待日本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繼續協調。

但韓國政府13日對日本決定將福島核電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深表遺憾。

韓國國務調整室室長具潤哲在當天記者會上說,這一行為給周邊國家安全和海洋環境帶來威脅,日方在沒有與地理位置鄰近的韓國進行充分磋商和尋求理解的情況下單方面做出這一決定,韓方不會容忍任何可能危害本國國民健康的舉措,韓國政府將向日方轉達韓國國民對此事的反對立場和擔憂。

而台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也稱,本案涉及海洋環境、生態保育及民眾健康安全等方面,她說,外事部門「高度重視」,並配合「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多次向日方表達關切,籲請日方務必重視臺灣權益。

彭博社報導最後引用《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推特發言稱:「美國認為自己遠離日本,風險最小,但洋流意味著它在未來也將面臨同樣的風險。」

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影響多大?衛星視角全面揭曉

另據新華網4月13日消息,日本政府當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將排入大海。核污水是如何產生的?污水排放到海會產生哪些影響?思客通過衛星視角,分析這場牽動全世界目光的排放事件。

這場「災難」是怎麼發生的?

將時針撥回到2011年3月11日,一場特大地震襲擊了日本東北沿海。地震和隨之而來的海嘯,引發了東京電力公司運營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洩漏。

這是迄今為止全球發生的最為嚴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已經產生深遠影響。迄今為止,仍有337平方公里的區域被指定為「疏散區」,約有3.6萬名原居民尚未返回家園。

2011年3月14日拍攝的衛星照片: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反應堆爆炸後冒起濃煙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已過去10年多,但其核汙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日本媒體分析稱,日本政府決定排出核污水,原因可能是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核污水的儲存罐容量即將達到上限。

核污水是如何產生的?

福島核電站放射性廢水主要有三個來源,反應堆原有的冷卻劑、事故後為持續冷卻堆芯而新注入的水、大量滲入反應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

發生輻射洩漏後,為控制反應堆溫度,需要持續注水進行冷卻降溫,雖然核廢水可以用來迴圈冷卻,但是由於福島核電站臨海、地勢低,地下水和雨水不斷滲入,這樣核廢水就變得越來越多了。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發了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

為了儲存核污水,東京電力共準備了約1000個儲水罐,目前9成已裝滿。所有儲水設施的總容量約為137萬噸,預計到2022年秋季達到極限。成千上萬個密密麻麻的圓形儲水罐在廠區內擺放著,用衛星圖就能明顯觀察到。

2011年3月19日和2019年3月9日拍攝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衛星照片,對比明顯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稱,東京電力公司現在每天新增140噸「處理水」,估計到2022年9月將達到儲存罐上限137萬噸。這麼多的核廢水,讓日本已經「無力承受」。

排汙入海,影響幾何?

自2013年以來,日本政府對地層注入、排入海洋、蒸汽釋放、氫氣釋放和地下掩埋五種處理後廢水處置方案進行評估。

2020年2月,ALPS淨化水處理小組委員會發佈的日本福島核事故處理後廢水處置方案評估報告結論認為,排入海洋與蒸汽釋放都是可行的方案,其中排入海洋操作更為便捷,其他處置方案從經濟性、技術成熟性或時間方面考慮較差。

2013年8月20日航拍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污水一旦被排入大海會造成什麼影響呢?首先,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將受到影響,特別是福島縣周邊局部水域,之後污水還會污染東海。

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全球海域。綠色和平組織核專家指出,日核廢水所含碳14在數千年內都存在危險,並可能造成基因損害。

德國海洋科學研究對核污水擴散速度和影響的類比效果圖。從圖中可見,放射性物質會隨著時間持續擴散,進而蔓延至全球海域

有日本學者指出,福島周邊的海洋不僅是當地漁民賴以生存的漁場,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水排入海洋會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這一問題絕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

根據2020年8月份衛星影像,可以發現污水罐只是佔據福島核電站周圍的一片空間,周圍仍有一片區域可以開發儲存廢水。

2020年8月29日高分二號拍攝的福島核電站及周圍。衛星影像中可見,周圍仍有大片空地可用,污水罐也有些生銹

有分析稱,從衛星影像中可以看到,最早一批廢水罐已經銹蝕斑斑,更換是早晚的事,而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日本政府向海洋排放核污水不是因為空間不夠,而是不願承擔維護成本。

對於如何處置核污水,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劉新華認為,日本政府應採用去汙因數高的廢水處理技術和裝置,對超標核素進一步淨化處理,盡可能降低處理後廢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研究氚的處理技術,並及時公開研究進展和成果,如有可行技術應立即用於廢水中氚的處理。

福島第一核電站及其污水存儲罐全景圖

綠色和平建議,為避免持續增加核輻射污染廢水,冷卻核燃料棒碎片時應以冷氣替代現行的水冷卻;面對地下水持續滲入的問題,福島第一核電站現址應建造護城河阻絕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