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評論

沃爾特:川普教你如何五步毀滅美國

關稅引發美股「史詩級暴跌「後,美媒爆料稱財政部長貝森特前往海湖莊園試圖說服川普「做出改變」

斯蒂芬·沃爾特 (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

文/斯蒂芬·沃爾特,翻譯/劉笑陽

如果您是本專欄的常客,就會知道我經常批評美國在全球舞臺上的表現:我認為小布希的總統任期是一場外交政策災難(train wreck);歐巴馬的八年任期令人失望;川普的第一任期混亂而糟糕(hot mess);拜登的四年任期因戰略與道德層面的失誤而蒙上污點。但可歎的是,我沒有想到在外交政策方面盡顯無能的川普團隊,竟然只用不到三個月就超越了上述政府的失敗——即便「群聊洩密門」沒有發生過,這個判斷也依然正確。

需要明確的是,我並不認為川普是在為外部勢力行事,也不認為他是有意讓美國變得不那麼安全和不那麼繁榮——他只是表現得像在這樣做而已。可以說,川普正在遵循著一本便捷的「搞砸美國外交政策的五步指南」而採取行動:

步驟一:任命大量的諂媚者和效忠者

如果你想毀掉一個國家,那麼首先應當確保沒有人能阻止你做出愚蠢而有害的事情。所以,你需要任命那些無能而愚忠的、完全依賴你庇護的人或缺乏骨氣與原則的人,並遠離任何可能相對獨立、講求原則且業務出色的人。

正如沃爾特·李普曼所指出的,「當所有人的想法都差不多時,就沒有人願意想得更多」——誤入歧途的領導人更容易把一個國家帶向困境。缺乏反對意見讓史達林對蘇聯經濟的管理不善、讓希特勒選擇向歐洲其他國家宣戰,而缺乏強大的內部異議則促使小布希在2003年大舉入侵伊拉克。如果你想搞砸本國的外交政策,那麼忽視不同聲音並依靠走狗往往是個「不錯」的開始。事實上,第一步對整個計畫至關重要:如果你要做很多愚蠢的事情,就別讓任何人對此表達反駁或限制。

步驟二:與盡可能多的國家挑起爭端

國際政治在本質上是競爭性的,故而各國更應當擁有許多友好的夥伴和相對較少的敵人。因此,成功的外交政策就是最大限度地獲得他人的支持,並儘量減少對手的數量。事實上,借助極為有利的地理位置,美國曾經在獲得世界其他地區重要盟友的支援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功(並比大多數對手都做得更好)。而這種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即便可以發揮巨大的國際影響力,也不要表現得太過激進或好戰。儘管所有大國都會偶爾採取強硬手段,但聰明的大國卻會用天鵝絨手套來包裹住自己的鐵拳,以免激起一些不必要的反對。

但是川普做了什麼呢?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川普政府多次侮辱了美國的歐洲盟友;威脅奪取歐洲盟友(丹麥)的領土;與哥倫比亞、墨西哥、加拿大等國挑起無謂的爭鬥。川普和萬斯在白宮公開恐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並像黑手黨一樣不斷強迫烏克蘭簽署礦產權協議(以換取美國繼續提供軍事援助)。川普政府大張旗鼓地解散了美國國際開發署、退出了世界衛生組織,並明確表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政府對幫助其他不幸的社會不再抱持興趣。

然後在上周,川普無視來自各個政治派別的經濟學家的反復警告,對大批盟友和對手徵收了一系列古怪的對等關稅。華爾街瞬間就對川普的無知決定做出了判決:由於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飆升,美國股市出現了歷史上最大的兩天暴跌。這一魯莽決定並非源於對緊急情況的回應,也不是其他國家強加給美國的選擇——這是一種會讓數百萬美國人變得更為貧窮的自殘行為,即便這些民眾並未擁有一分一厘的股票。

此外,地緣政治的後果也同樣嚴重。一些國家已經開始選擇以牙還牙,而這會進一步增強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即便是那些不做反擊的國家,也會試圖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並開始尋求沒有美國的互利貿易安排。正如我在上一篇專欄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樣,美國對亞洲盟友發動貿易戰的行動,與川普政府所宣稱的與中國競爭的願望呈現出明顯矛盾。

步驟三:忽視民族主義的力量

川普喜歡將自己描繪成一個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但他貌似更關心個人致富而非幫助整個國家),但他卻沒有意識到:其他國家也同樣擁有強烈的民族情緒。當川普不斷貶低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威脅佔領他們的領土,甚至談論將他們併入美國之中時,他實際上引起了當地很多民族主義者的不滿——而這些國家的政客很快就會發現,反抗川普會令其在本國國內更受歡迎。故而,川普愚蠢地恐嚇與貶低加拿大已經激怒了當地國民,而自由黨的復活正是由於前總理小特魯多及其繼任者卡尼大打民族主義牌。

一個更為直接的結果是:會有越來越少的加拿大人願意進入美國(這對美國旅遊業來說不是好事!),而加拿大政府也在尋求與其他國家達成新的經濟與安全協議。要讓加拿大這樣的友好鄰邦反對美國真的需要相當程度的外交無能,而川普顯然已經圓滿地完成了這項任務。

步驟四:違反規範、背棄約定和不可預測

明智的大國領導人很清楚:規範、規則和制度可以成為管理大國關係的有效工具。儘管大國在必要時也會重寫或違反規則,但過於頻繁或過於反復的做法則會迫使其他國家尋找更為可靠的合作夥伴。那些以長期違反規則而聞名的國家會被視為一種危險,並可能遭到相應的排斥或遏制。

川普及其追隨者們對這些顯然一無所知。他們認為國際制度和規範只是對美國權力的煩人限制;他們相信不可預測的做法會讓其他國家失去平衡,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美國的影響力。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當前塑造國家間關係的制度大多都是為了美國的利益而設計的,這些制度安排通常會增強美國政府管理其他國家的能力。撕毀規則或退出主要的國際組織只會讓其他國家更容易以有利於自己的方式來改寫規則。

此外,不可預測性對企業極為不利,如果美國政策在一夜之間不斷變化,那麼企業就無法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同樣的,獲得「不靠譜」的名聲也會阻礙其他國家在未來與美國的合作。怎麼會有一個明智的國家會因為川普的承諾而調整自己的行為呢?特別是川普已經多次用行動證明他的承諾毫無意義。

步驟五:破壞美國權力的基礎

在現代世界中,經濟實力、軍事能力和人民福祉最先也最重要的基礎是知識。美國的科技優勢是數十年來成為世界最強大經濟體的主要原因,也是其軍事實力如此強大的根源。因此,一位真正希望「美國變得偉大」的總統本應盡一切努力來讓美國保持住在科學進步與創新層面的前沿地位。

可是川普在做什麼呢?除了任命科學文盲擔任政府要職(我說的就是你:小羅伯特·甘迺迪)之外,他還對那些自二戰以來推動美國知識創造與科學進步的機構採取了不公正待遇:這不僅包括以非常缺乏可信度的理由針對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或布朗大學的行動,也包括關閉了美國和平研究所、解散了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清洗了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削減了國家科學基金,以及威脅拒付數十億美元的醫學研究資金。

但其結果呢?科學研究項目被迫關閉、博士學位課程被迫削減——這意味著美國未來在關鍵領域的合格研究人員將會有所減少。外國科學家將不得不尋找其他的合作者,而美國吸引最優秀人才來美學習與工作的能力也將受到威脅。事實上,一些美國科學家可能會移民到他們的工作仍能獲得充分支持與尊重的國家。川普正將締造美國權力、威望與影響的關鍵因素放入碎木機之中。

與此同時,需要保護的又不僅僅是自然科學或醫學。川普政府對社會科學家、區域研究專案和人文學科的攻擊也非常危險,因為這些研究領域既是美國社會獲得問題解決的新想法的地方,也是新的政策建議被審查、批評、揭穿乃至修正的地方。

當美國政客們試圖壓制或邊緣化那些來自各個政治派別的不同聲音時,愚蠢的政策更有可能被最終採納;而當這些政策失敗時,也更不可能被糾正。這就是為什麼川普在試圖鞏固權力時會攻擊大學和其他獨立的知識來源,即便這樣會不可避免地讓美國變得更加愚蠢與更加貧窮。

簡而言之,川普政府正在違背我們所知的關於決策方式的大部分常識,以及我們對世界政治的大部分理解——這個政府歡迎從眾思維,並強調對領導者的盲目服從而非誠實的政策辯論;這個政府忽視了國家制衡威脅的自然傾向,並甘願承受疏遠當前盟友(甚至將部分盟友變成對手)的風險;這個政府忽視了民族主義的持久性力量,並且拒絕接受歷史學與經濟學的入門課程所講授的「保護主義的破壞性影響」——這些錯誤不僅無法讓美國再次偉大,反而會令美國變得更加貧窮、更加羸弱、更加不受尊重,以及更加缺乏世界影響力。

而這,就是川普毀掉美國外交政策的「有效」步驟。

(原文發佈在美國「外交政策」評論網站,原標題:如何毀掉一個國家。譯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同濟戰略派」。)

連結:斯蒂芬·沃尔特:特朗普教你如何五步毁灭美国 (guancha.c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