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國防部長的太平洋之旅顯示,美「戰略軸心」加快向亞洲轉移,瞄準的是中國

文/法廣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3月30日完成了太平洋之旅。他強調,華盛頓希望加強與其盟友菲律賓和日本的軍事合作,目的是為了在包括台灣海峽在內的印太地區,加強對「共產中國」的威懾。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訪問夏威夷、關島和菲律賓之後於3月30日星期日在日本結束了他的太平洋之旅。法國世界報東京通訊員梅斯梅爾(Philippe Mesmer)和東南亞通訊員佩德羅萊蒂(Brice Pedroletti)寫道,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太平洋之旅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在安全問題上,儘管川普政府對歐洲持強硬態度,但對其亞洲夥伴則要溫和得多。

在此次太平洋之旅中,美國國防部長讓華盛頓的印太盟友在美國的軍事支援問題上放心,同時美國國防部長也迴避了錢的問題。法國世界報表示,這證實了,美國「戰略軸心」向亞洲轉移的步伐在加快,位於瞄準鏡中的是中國。

3月28日,美國國防部長在馬尼拉重申了美國對菲律賓的軍事承諾,以應對中國對菲律賓沿海群島的野心。赫格塞斯在與菲律賓國防部長Gilberto Teodoro Jr共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正在加倍努力,我們經受了考驗的聯盟從未如此牢固。」因此,法國世界報表示,川普政府是不會違背拜登政府(2020-2024年)所做出的承諾的,特別是2024年7月為菲律賓軍隊現代化提供的5億美元的援助。其目的是讓菲律賓有能力應對中國海警船隊和準軍事部隊不斷侵入菲律賓巴拉望(Palawan)經濟區、騷擾菲律賓海軍和海岸警衛隊的行為。

美國國防部長在東京的演講也是同樣的基調。3月30日,赫格塞斯在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我們現在的任務,是與我們的盟友一起宣佈:‘我們正在恢復威懾力。以美國為先鋒,重回用實力實現和平。」這種威懾力將「隨時準備在印太地區使用,包括台灣海峽。」

沒提錢的問題

法國世界報寫道,北京正在加大對台灣的壓力,幾乎每天都對台灣進行空中入侵,並且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台灣領土。這一威脅令日本和菲律賓十分擔憂。

美國國務卿證實,美國計畫與菲律賓在菲律賓群島最北端的巴丹群島(Batanes)進行特種部隊的訓練。選擇的訓練的位置明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它靠近呂宋(Luçon)海峽另一側的台灣。

在東京,赫格塞斯誓言要讓日美安全同盟「足夠強大,使威懾的現實和感知能夠永久存在,這樣,共產中國就不會採取侵略行動。」另外,赫格塞斯還為位於日本的美國新總部的「第一階段建設」揭了幕,該總部將接替位於夏威夷的「印太司令部」。該總部將是東京當局新成立的聯合指揮部的對話者,以提高美日軍隊之間的交互操作能力。

另外,在日本,赫格塞斯迴避了錢的問題。

川普曾多次表示,美國的盟友應該增加國防開支。不過,今年二月,日本首相石破茂訪問華盛頓時,川普並沒有再這麼說。但是,三月初,川普又說:「我們與日本達成了一項有意思的協議:我們應該保護他們,但他們不是必須要保護我們。誰制定了這樣的協議?」美國總統還呼籲五角大廈要節省開支。

2022年,日本政府決定在2027年前將國防開支從國內生產總值的1%增加到2%,打破了體現其和平主義承諾的戰後安全政策。也是2022年,東京增加了對美國駐軍的貢獻,日本承擔75%的費用。

美國一方面在資金問題上「溫和」,另一方面在技術合作上還給予日本承諾。日本和美國將聯合生產阿姆拉姆(Amraam)中程空對空導彈。東京還希望參與生產SM-6導彈,這一導彈用於攔截高超音速射彈。

赫格塞斯承認在預算問題上「每個國家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但他沒有向日本提及「具體數字」。他補充道:「我們相信日本將正確判斷自己的需求。」

印度-太平洋為地緣戰略重點

法國世界報表示,赫格塞斯的立場體現了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的立場,它們反對減少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其對華立場以強硬著稱的國務卿盧比奧是維持美國在亞洲駐軍的積極支持者,他得到了部分國會議員的支持。

川普提名的、負責政策的國防部副部長人選埃爾布里奇·科爾比(Elbridge Colby)認為,優選重點應該是印度-太平洋地區。在3月4日的參議院聽證會上,他稱中國是「大概150年來美國最大、最強的對手」。

連結:美國防部長的太平洋之旅顯示,美“戰略軸心”加快向亞洲轉移,瞄準的是中國 – 法國世界報 (rfi.fr)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