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羅夫:美國已經恢復理智,歐洲卻希望衝突延續

文/觀察者網
據俄羅斯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3月2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上臺,美方已經逐漸恢復理智希望實現和平,但部分歐洲國家仍希望俄烏衝突延續。
當日,拉夫羅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過去的500年裡,世界上所有的悲劇都起源於歐洲或是歐洲的政策。殖民、戰爭、十字軍東征、克裡米亞戰爭、拿破崙、第一次世界大戰、阿道夫・希特勒。如果回顧歷史,美國在這些事件中並沒有扮演任何煽動性的角色。」
拉夫羅夫稱:「在拜登的任期結束後,一些希望以理智為指導的人上臺了,他們直言不諱地說,他們希望結束所有戰爭,希望實現和平。誰還要求以戰爭的形式繼續‘狂歡’呢?是歐洲。」
他列舉道,丹麥首相弗雷澤裡克森曾表示「對烏克蘭來說,現在和平比戰爭更糟糕」;英國首相斯塔默繼馬克龍之後也勸說川普,不要這麼快結束「這段歷史」,還聲稱今年英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武器援助;馬克龍也稱準備部署「數萬名維和人員」,並為他們提供空中掩護。
「這是一種傲慢的表現。沒有人問過我們的意見。」拉夫羅夫表示,「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的計畫,就是繼續鼓動基輔政權對我們發動戰爭。」
「就像歐洲扶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臺並推動他前進一樣,現在他們又想用‘維和部隊’的形式繼續扶持他。但這意味著,衝突的根本原因不會消失。」拉夫羅夫說道。
談及俄美關係以及此前的俄美會談,拉夫羅夫表示:「俄方一直認為破壞俄美關係的不是川普,而是拜登,但畢竟這是同一個國家。川普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主動打來了電話提出會談。」
他指出,此次會談是兩個代表團之間「完全正常的對話」,但令人驚訝的是,這種正常的對話竟然被視為轟動事件,這意味著在拜登執政期間,西方成功地將國際輿論引導到將正常對話都視為不同尋常的地步。
拉夫羅夫提到,俄美兩國「永遠不可能在每一個國際問題上都保持一致看法,美方也承認這一點」。但雙方承認,「一方面,存在共同利益時,不採取務實行動並尋求互利結果是愚蠢的;另一方面,存在不一致時,負責任大國有義務確保這種不一致不會導致戰爭」。
拉夫羅夫稱,川普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的口號是「理智」,目標仍然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現在他又有了新的口頭禪「川普承諾的一切都做到了」 ,「這給政治增添了生動、人性化的色彩,所以和他打交道很有意思」。
拉夫羅夫表示:「川普的團隊,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滋,從任何意義上來說都是非常稱職的人。和他們交談時,雙方基於的前提是他們不能指揮我們,我們也不能指揮他們。只是兩個重要的國家坐下來談一談,看看彼此之間存在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