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準備烏克蘭和談,歐洲倉促應對

文/觀察者網 楊蓉
「美俄籌備烏克蘭和談,歐洲倉促應對。」綜合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等16日報導,在美方推動「單方面」與俄羅斯就俄烏衝突展開談判之後,法國總統馬克宏將於當地時間17日在巴黎召集歐洲國家領導人召開緊急峰會,討論烏克蘭危機和歐洲安全問題。
報導稱,法國愛麗舍宮16日證實了這一消息。法方聲明說,其他出席這次「非正式會談」的領導人將包括德國、英國、義大利、波蘭、西班牙、荷蘭和丹麥的政府首腦以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北約秘書長呂特。
《金融時報》16日援引知情官員說法稱,此次巴黎峰會將討論在美國可能減少投入的情況下,如何保障歐洲防務的具體計畫,以及如何給烏克蘭在談判中創造更多籌碼。峰會還可能討論停火後是否要向烏克蘭派遣一支歐洲軍隊作為「保障力量」,駐紮在停火線的後方。但報導提到,德國對派遣軍隊一事持謹慎態度,故會議召開前也可能出現其他替代方案。
此舉正值俄羅斯和美國傳出將於當地時間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烏克蘭問題會議。有消息稱,兩國外長屆時均將出席,為潛在的俄美領導人會面做準備。15日,美國政府烏克蘭和俄羅斯問題特使凱洛格在德國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時還稱,烏克蘭問題談判參加方將不會包括歐洲國家。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此後淡化了這種擔憂,但這還是引起了歐洲官員的激烈反應。「沒有歐洲人,我們就無法就烏克蘭、烏克蘭的未來或歐洲安全結構進行討論或談判。歐洲需要團結起來,少說多做。」芬蘭總統斯圖布16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說。
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16日在慕安會上也表示:「川普總統有一種行動方法,俄羅斯人稱之為‘通過戰鬥進行偵察’。你先推進,看看會發生什麼,然後你改變立場。這是合法的策略,我們需要做出回應。」西科爾斯基補充,他希望歐洲領導人「以非常嚴肅的方式」討論美國總統川普所帶來的挑戰。
上週三(12日),川普和俄總統普京罕見進行長時間通話,宣佈將就結束俄烏衝突開展「緊密合作」,並派遣各自團隊「立即開始談判」。當地時間15日晚,俄外長拉夫羅夫與魯比奧通電話。俄外交部稱,此次通話由美方發起。兩國同意保持定期接觸,為俄美元首會晤做準備,並願在烏克蘭危機、巴以局勢等國際問題上開展合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6日稱,這引發了人們對烏克蘭可能被邊緣化、歐洲被排除在和平進程之外的擔憂。對此,魯比奧的說法是,一旦對話到了「真正的談判」階段,烏克蘭和其他歐洲國家「必須參與其中」,但他表示「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階段」。
一名瞭解會談情況的西方官員則對《金融時報》形容,美俄關於烏克蘭問題的談判推進「快到驚人」,讓歐洲國家幾乎沒有時間做出充分反應。
就在16日,包括路透社在內的多家國際媒體還援引相關檔報導稱,美國已向歐洲各國政府發出外交照會,詢問其可以為烏克蘭安全保障作出怎樣的貢獻,包括其能夠向烏克蘭提供多少武器、資金以及部隊,又需要美國為此提供何種「短期和長期資源」。
多名官員對《金融時報》稱,許多歐洲國家政府對於美國通過外交照會發出的請求也感到不安。一名西方官員說:「總體來看,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練習,讓各國思考自己能貢獻什麼,但最終給美國的回應應該是集體的。」
針對此次巴黎峰會,媒體中也有聲音擔憂,歐洲各國或無法就俄烏衝突問題拿出一個有凝聚力的計畫。路透社16日提到,俄烏衝突延宕至今已經三年,歐盟27個成員國此前也舉行過數十次類似的峰會,但始終未達成一個有力的結果。
與此同時,此次巴黎峰會還有眾多歐盟國家沒有受邀參加,也讓人對其代表性提出質疑。對此,法國方面稱,巴黎峰會之後也有望舉行其他形式、「以聚集所有對和平與歐洲安全感興趣的夥伴為目的」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