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在做最壞打算:已與太平洋島國接觸,瞭解與美國簽署《自由聯繫協定》經驗
![](https://i0.wp.com/taiwandomnew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image-87.png?resize=600%2C401&ssl=1)
文/觀察者網 賴家琪
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購島」威脅下,格陵蘭島自治政府似乎已經在做最壞的打算了。美媒爆料稱,格陵蘭島駐美國代表最近開始與一些太平洋島國的大使接洽,瞭解他們與美國簽署《自由聯繫協定》的過往經驗。此前包括川普前政府官員在內的一些人鼓吹格陵蘭未來應該與美國簽署這個協定。
如果真走到了那一步,也就意味著格陵蘭防務將完全由美國一手掌握。格陵蘭將被牢牢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與「美國戰車」捆綁在一起。
美媒2月5日稱,格陵蘭島駐美國代表最近會晤了至少一位來自太平洋島國的大使,討論的重點就是這個《自由聯繫協定》。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駐美國大使傑克遜·索拉姆(Jackson Soram)證實,他1月底會見了來自格陵蘭和另一個丹麥自治領地法羅群島的代表,重點討論了「經濟援助條款以及協定中的安全和防禦條款」等「基本問題」。格陵蘭島方面拒絕了美媒的置評請求。
二戰結束以後,曾經作為太平洋戰爭主戰場的太平洋島國地區紛紛獨立,但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帛琉以及北馬裡安納群島聯邦(包括關島附近的塞班島、羅塔島和天寧島等)變成了由美國負責託管的「聯合國託管地」。20世紀80年代前後,在要求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帛琉與美國簽署《自由聯繫協定》的前提下,美國允許這3個國家獨立。
根據該協定,美國政府為三國提供經濟援助和公共服務,如美國國家氣象局、美國郵政署、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聯邦通信委員會等提供的公共服務將覆蓋三國,換取美國在三國擁有「軍事主權」,特別是「排他性」海空軍事使用權。這意味著三國不設立軍隊,由美國負責提供軍事保護,三國平民可以加入美軍服役。更為重要的則是,只有美國的軍機、軍艦可以自由出入三國領海、領空,其他任何國家的軍艦軍機進入三國需要得到美國的批准。
曾在川普政府擔任過白宮國安會幕僚長的亞歷山大·格雷(Alexander Gray)站在美國的角度鼓勵這些會晤。他強扯中俄渲染稱,格陵蘭島人希望從丹麥獨立,而獨立、人口稀少的格陵蘭島很容易被俄羅斯、中國控制,允許美國的存在有利於該島主權得到真正的保護。
在第一任期末尾,川普就提出過接管格陵蘭島的想法,但該想法在他2020年敗選後被擱置。去年當選後,川普多次表達奪取格陵蘭島控制權的強烈意願。
實現川普目標的合法選擇
儘管川普言之鑿鑿,宣稱不會排除通過「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奪取格陵蘭島控制權的可能性,但丹麥已明確表示格陵蘭島是「非賣品」,而且格陵蘭人民意也不贊成成為美國的一部分。所以當前不妨把這一番狠話視作具有川普特色的「垃圾話」。
而要實現川普「控制」格陵蘭以服務美國國家利益的目標,澳大利亞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在今年一月一篇文章中分析,類似於太平洋國家的《自由聯繫協定》就是合法選項。
格陵蘭島風光 維琪百科
而曾在上一屆川普政府中擔任總統副助理兼國家安全委員會幕僚長的格雷就是這一論調的積極推動者。
他去年10月就和美國北極研究委員會委員湯姆·丹斯(Tom Dans)、大西洋理事會非常駐研究員考什·阿爾哈(Kaush Arha)在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上撰文《現在是(討論)美國-格陵蘭自由聯繫協定的時候了》,鼓吹該計畫。
文章寫道,鑒於美國與丹麥長期牢固的聯盟關係,所有未來美國和格陵蘭島的關係都應與丹麥達成一致。兩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是:簽署美國-格陵蘭島《自由聯繫協定》,或者將格陵蘭島納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簡稱美墨加協定)。
文章宣稱,在確保美國國家安全上,格陵蘭島可以發揮比已與美國簽署《自由聯繫協定》的三國更大的作用。而通過《自由聯繫協定》,格陵蘭島可以從美國獲得大量的經濟發展援助和投資作為回報。比如《自由聯繫協定》向簽署國提供15年或20年的經濟援助,包括建立經濟信託基金和為教育、衛生、環境、公共部門建設、私營部門發展和基礎設施提供部門援助。對於格陵蘭人來說,他們將有機會在美國居住和工作,有資格享受聯邦計畫和服務,包括可以在美國軍隊服役。
最後,似乎是為了安撫盟國丹麥,《國家利益》文章輕描淡寫地補充說,格陵蘭島的第一個國家安全戰略明確提到了最終獨立,這樣的安排也會利於哥本哈根。
格陵蘭島現為丹麥的自治領地,有高度自治權,國防和外交事務由丹麥政府掌管,島上稀土等資源豐富。多年來,格陵蘭島一直在尋求從丹麥獨立。2009年,格陵蘭島批准了《自治法》,允許更多地方實行自治,但國防和外交由丹麥政府負責。
美媒認為,該法制定了格陵蘭島獨立的「路線圖」,但仍需要全民公投,才能真正實現獨立。今年4月6日,格陵蘭島將舉行議會選舉,為全民公投打開了大門。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2/3的格陵蘭人希望獨立。
但格陵蘭島報刊Sermitsiaq和丹麥《貝林時報》委託總部位於英國的研究機構Verian今年1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85%的格陵蘭人不想成為美國人。
在川普拒絕排除以武力控制格陵蘭島的可能性後,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埃格德1月1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不想當丹麥人,我們不想當美國人,我們想當格陵蘭人」。
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埃格德 資料圖
「最考慮不周的嘗試」
丹麥皇家國防學院(Royal Danish Defence College)副教授拉喬恩·貝克-克萊門森(Jon Rahbek-Clemmensen)早已料想過美國與格陵蘭島簽署《自由聯繫協定》的可能性。他1月初在美國「War on the Rocks」網站撰文指出,這將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除了額外的開支和與一個親密盟友不必要的緊張關係之外,美國什麼也得不到。
「美國已經實現其在格陵蘭島的地緣戰略目標,同時將管理該島的巨額帳單轉嫁給丹麥。」貝克-克萊門森稱,美國目前在格陵蘭島的戰略建立在現有協議和外交政策的基礎之上,以美國駐該島首府努克的領事館為基地,通過少許經濟和政治激勵措施換取當地接受美國的戰略雄心。例如,確保美國皮圖菲克太空軍基地(原名為圖勒空軍基地)的支援服務由當地公司以有利可圖的價格提供。
貝克-克萊門森接著分析道,至於所謂的美國在格陵蘭島的三個最重要的目標——保持對該島領土的軍事實力、獲得關鍵礦物(如稀土元素)和避免中國對該島的影響,都不會從《自由聯繫協定》中實現。
美國在格陵蘭島的軍事存在已有幾十年來,貝克-克萊門森很難想像美國繼續在該島擴大其軍事存在會遇到重大阻力;而格陵蘭島的關鍵礦產,由於多種因素,其採礦業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休眠狀態,《自由聯繫協定》無法解決這些問題;至於中國,2019年以來,與中國有關的機構和組織從未嘗試過在格陵蘭島獲得影響力。
在貝克-克萊門森看來,雖然《自由聯繫協定》可能比試圖直接購買該島更現實,但它不會產生任何地緣戰略利益,反而會讓美國承擔新的成本,讓美國疏遠反對此舉的北約盟友丹麥。簡而言之,追求《自由聯繫協定》將是一個糟糕的交易。
對於格雷鼓吹格陵蘭島與美國簽署《自由聯繫協定》的論調,丹麥安全研究所北極問題高級研究員烏爾裡克·普拉姆·加德(Ulrik Pram Gad)也直接在文章中對格雷喊話,稱他的想法是「最考慮不周的嘗試」。
在加德看來,格陵蘭人今天擁有完整的丹麥公民身份,享有安全保障,他們還擁有完整的北歐式福利權利,包括單一支付者醫療衛生系統、相對慷慨的社會保障以及免費的各級教育和獎學金。加德覺得,格陵蘭人沒有必要為了格雷口中許諾的所謂美國聯邦福利簽署《自由聯繫協定》。
此外,加德指出,丹麥對格陵蘭島的補貼是一次性支付的,沒有任何附加條件。而格雷希望川普向格陵蘭島提供的補貼,是丹麥目前提供的兩倍,這遠遠超出了《自由聯繫協定》現在提供的財政援助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