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評論

「美國優先」的復興,全球南方國家可能承受更長期的後果

布薩尼·恩格卡維尼 (南非約翰尼斯堡大學高級研究員)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布薩尼·恩格卡維尼(Busani Ngcaweni)】

2025年呈現出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關鍵驅動力,這些力量正在塑造全球治理的話語體系。這些主題並非按特定順序出現,也非孤立運作。每一個主題都反映了獨特且相互交織的動態,影響著國際關係軌跡、經濟增長戰略與國家政治走向。

從經濟保護主義到對多元世界秩序的追求,這些主題代表了我們時代的「黑天鵝」(具有重大影響的不可預測事件)與「白天鵝」(必然發生並塑造結局的確定性趨勢),既彰顯了國際社會的波動性,也體現了其延續性。 

主題一:美國優先——關稅、貿易與國家利益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回歸後,「美國優先」意識形態的復興將成為2025年的決定性敘事。這一元敘事強調保護主義經濟政策,優先關注關稅、貿易重新談判與狹隘的國家利益。基於「全球貿易必須首先惠及美國產業和工人」的信念,美國計畫通過加徵關稅和修訂貿易協定來重建其工業基礎。 

這一政策代表了對全球化的批判,吸引了那些因國際生產與貿易格局的變化而被邊緣化的國內群體。然而,它也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可能採取對等措施或轉向替代市場,全球供應鏈格局被擾亂。

這種對經濟主權的內向關注與各國普遍尋求振興本土產業的趨勢一致,但可能分裂全球價值鏈並激化地緣政治競爭。短期內,加拿大、墨西哥和歐洲主要國家或將直接受到影響,而全球南方國家可能承受更長期的後果。 

這一大趨勢的影響遠超出美國國界,正重塑國際貿易格局、經濟增長模式,以及關於國家利益與全球合作如何平衡的深層討論。 

主題二:「某國製造」敘事登上舞台中心 

另一並行但獨特的主題是全球範圍內對「某國製造」敘事的重視。各主要大國都在努力強化本國的工業能力,這一運動反映了對自力更生與經濟民族主義的追求。以美國、歐盟核心成員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正積極宣導此類敘事,其靈感源自中國、印度以及日益崛起的越南的工業成功經驗。

有趣的是,中印的「某國製造」運動以全球市場為目標,而南非等非洲國家則曾推出面向國內消費者的倡議(如「南非製造,南非驕傲」)。新一輪「某國製造」主張將帶有保護主義意圖,往往與更廣泛的民族主義議程綁定。

各國政府將採取激勵本土生產的政策,重塑產業框架並重構供應鏈以優先發展國內能力。儘管這些舉措能提振國民經濟並創造本地就業機會,卻助長了競爭性與對抗性的全球環境。經濟民族主義可能破壞全球協作,導致貿易體系將自身利益淩駕於互惠之上。更重要的是,這些政策將通過出口替代和保護主義(而非創新、人力資本培養與投資)推動結構性轉型。 

「某國製造」敘事暴露了自由貿易話語的矛盾性。全球經濟一體化范式曾承諾能普遍增強各國經濟實力,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實踐中,其紅利主要被全球北方國家攫取。當前的本土化轉向正在挑戰這種預設邏輯。全球南方國家將不得不直面這只「白天鵝」帶來的確定性挑戰。 

主題三:全球南方的復興浪潮 

2025年,「全球南方」概念因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積極主張而重獲關注。這一元敘事反映了對多極世界秩序的集體訴求,旨在挑戰傳統西方霸權。G20、金磚+等機制正成為其發聲平台,其中南非在推動全球南方訴求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參與該機制的國家在貿易、技術與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深化合作,致力於建立替代西方主導體系的新框架。改革多邊機構的呼聲日益高漲,要求其更好地反映全球南方的多元現實與利益訴求。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替代性機構正得到加強,以確保資本獲取的公平性。然而,治理水準差異與地區競爭等內部挑戰,正威脅著該運動的凝聚力與實效性。 

全球南方的崛起標誌著世界正朝向更具包容性與代表性的秩序轉型。在制衡傳統霸權力量的同時,它也對「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等民粹民族主義運動形成對沖。

2025年將見證兩大文明范式的交鋒:MAGA陣營將運用以強制手段與硬實力為核心的「霸權治國術」,而全球南方則秉持以協作型多邊主義為根基的「發展治國術」。

主題四:爭端和平解決機制的強化

2025年的另一主導主題是,全球對和平解決爭端的重視。隨著非洲、中東與歐亞地區衝突的持續,國際社會日益認識到:外交斡旋既是道義責任,也是維持穩定的務實選擇。唐納德·川普近期對中東與東歐衝突的示好姿態,與南非等國宣導的既有和平努力形成了互補。

主要大國與地區組織正積極宣導談判與爭端調解機制。這些努力既源於對人類苦難的真切關切,也出於穩定動盪區域的戰略需要。

然而,必須清醒認識到:某些新興的和平解決呼聲並非全然利他。地緣政治利益始終是核心驅動力——從華盛頓到柏林的全球精英階層,在追求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正試圖通過這些舉措獲取戰略優勢。 

儘管多方努力,根深蒂固的利益格局與競爭關係使得實現和平結局成為一隻「黑天鵝」。這一主題凸顯了人類對和平的永恆求索——它既承載著希望,也映射出實現長期穩定和平任務的艱巨和複雜性。 

結語:其他重塑全球格局的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還存在若干無法單獨列出的貫穿性敘事。它們與前述主題具有同等級別的戰略意義,例如人工智慧的突破性進展與氣候變化的緊迫挑戰。所有這些力量都將塑造2025年的全球格局。 

儘管每個主題都代表著獨特的影響力,但它們相互交織,並在更廣闊的元敘事顛覆性語境中展開。人工智慧與氣候變化等交叉議題與上述主題深度互動,為全球戰略博弈增添跟多複雜維度:人工智慧通過資料控制與技術革新重新定義權力格局;氣候變化則迫使各國在經濟優先項與環境責任之間尋找平衡。 

這些力量共同編織出黑天鵝與白天鵝交織的漩渦,使2025年成為塑造人類共同未來的關鍵之年。 

連結:布萨尼·恩格卡维尼:“美国优先”的复兴,全球南方国家可能承受更长期的后果 (guancha.c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