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

英國支持遭中國制裁人士 繼續譴責新疆人權

英國堅決支持遭中國制裁人士,並繼續譴責新疆侵犯人權行為

文/RFA

在對歐盟進行反制裁後,中國外交部3月26日公佈對英國的制裁名單,英國政府立即表態,全力支援為維吾爾族穆斯林發聲而遭到中國制裁的英國國會議員和其他人士。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指出:「遭中國制裁的國會議員和其他英國公民,發揮了重大作用,讓世人注意到維吾爾族穆斯林的人權受到嚴重侵犯。」外交大臣拉布說,「中方的行動不會阻止他們,也不會阻止英國政府譴責新疆發生的大規模侵犯人權行為。」

「我們與國際夥伴協調,再次採取進一步措施,根據我們全球人權制裁制度的標準,對相關證據進行慎重考慮後,我今天可以告訴議會,我將認定四名高級官員對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遭遇並持續存在的侵權行為負有責任。」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發表聲明譴責中國(美聯社)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發表聲明譴責中國(美聯社)

這是英國外相拉布22日在議會宣佈對中國的制裁。不過,在英國同一天與美國、歐盟和加拿大對北京實施一系列對新疆人權侵害制裁後,中國開始進行報復。

中國外交部26日公佈對英國的制裁名單,遭到制裁的實體包括英國保守黨的人權委員會(Conservative Party Human Rights Commission),還有該党前領導人鄧肯—史密斯(Iain Duncan-Smith)以及國會議員人權委員會的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等九名個人和四個實體,指控他們「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資訊」。

被中國制裁的英國保守黨前領導人鄧肯—史密斯(Iain Duncan-Smith)(美聯社)

被中國制裁的英國保守黨前領導人鄧肯—史密斯(Iain Duncan-Smith)(美聯社)

英國政府立即表示,全力支持為維吾爾族穆斯林發聲而遭到中國制裁的英國國會議員和其他人士。

中國宣佈制裁英國九名人員及四個實體,凍結其在華資產並禁止入境港澳。(自由亞洲電臺粵語組製圖)

中國宣佈制裁英國九名人員及四個實體,凍結其在華資產並禁止入境港澳。(自由亞洲電臺粵語組製圖)

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推文指出:「今天遭中國制裁的國會議員和其他英國公民,發揮了重大作用,讓世人注意到維吾爾族穆斯林的人權受到嚴重侵犯,為反對侵犯人權而發聲是基本自由,我堅決支持他們。」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發表聲明譴責中國,聲明強調,「當英國與國際社會一起制裁那些對侵犯人權負有責任的人時,中國政府卻制裁其批評者,這很能說明問題。如果中國政府想以可信的方式反駁有關新疆侵犯人權的指控,就應該允許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全面進入新疆,以核實真相。」

拉布說,「英國政府完全支持今天遭到中國制裁的9名個人。中方的行動不會阻止他們,也不會阻止英國政府大聲疾呼在新疆發生的大規模侵犯人權行為。」

拉布表示會傳召中國駐英大使,表明英國在人權議題上不會保持沉默。

現任英國國會下議院保守黨議員、保守黨前黨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遭到制裁後在推特上說:「我們有責任對中國政府在香港的人權侵犯和對維吾爾人進行的種族滅絕表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也推文說:「很榮幸受到中共政權的制裁,這是對我們努力不懈記錄中國可怕的人權危機的表彰。」

英國工党影子內閣外交大臣南迪(Lisa Nandy)也通過推特表示,「這些制裁是公然企圖壓制英國議員對維吾爾人遭受駭人聽聞的迫害的關注。他們不會得逞。

同拜登視頻會晤後,梅克爾繼續推「歐洲對中政策」

同拜登視頻會晤後 梅克爾繼續推「歐洲對中政策」

文/德國之聲

歐盟峰會之後,梅克爾總理說,歐洲對中政策將繼續貫徹「歐洲主權」,她指出,歐洲同美國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並非完全一致。

Deutschland | Bundestag | Angela Merkel gibt Regierungserklärung ab

梅克爾:同美國,我們有很多共同之處,但並非完全認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3月24日在北約的演說中對盟國說,美國不會強迫他們選邊站,但呼籲盟國對中國的侵略行為共同採取行動,並重申美國將繼續支持盟友。

歐中交惡 投資協定還有戲嗎?

週四(3月25日)歐盟舉行例行視訊峰會,美國總統拜登也較為罕見地加入進來,上一次美國首腦介入歐盟會議是2009年。這個閉門會議結束後,德國總統梅克爾在記者會上介紹了當日會談日程和結果。梅克爾說,「我們交流了對大西洋兩岸關係的看法,拜登總統說了他的意見,歐盟理事會常任主席蜜雪兒(Charles Michel)和輪值主席、葡萄牙總理科斯塔( António Costa)闡述了我們歐盟的立場。我們歐盟一方明確指出了我們的利益」。

梅克爾說,「我們有很多共同利益值得繼續維護,比如在氣候保護方面進行合作,結束貿易爭執,比如結束波音和空客之間的關稅糾紛」。

她說,拜登總統提及同俄羅斯、中國以及土耳其的關係。「我希望拜登總統今年夏季訪問北約,今天我們只是相互認識一下,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姿態,表明我們又進入到頻繁交流的時期。」

有記者提問,拜登今天有沒有對中國表現出「進攻性」?如果德國繼續走近美國,是否擔心德方經濟利益受損?

梅克爾回答道:「這裡牽涉的不僅是經濟利益,而是貫徹我們所說的歐洲主權。很清楚,同美國我們有著共同的價值基礎,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有各自的利益。如同美國同中國在阿拉斯加展開長時間、詳細的對話,我們也將同中國展開會談。我們早已知道中國是制度競爭者(Systemwettbewerber),但同時我們還要考慮,怎樣將價值觀和利益結合起來,產生一個歐盟對中政策,你們知道,我為此付出很大努力,並且將繼續這樣做。同美國,我們有很多共同之處,但並非完全認同(keine Identitaet)。這是非常明確的。」

歐盟經濟主導的對中政策在改變

多年以來,布魯塞爾把中國看成交易夥伴,雙方從中均獲益頗豐。尤其是德國經濟與中國的交織最為密切。根據《世界報》報導,歐盟對中出口總額的一半來自德國。2019年,歐盟委員會推出的中國戰略檔首次將中國定義為「制度性對手」(Systemrivale),即指中國代表與歐盟不同的價值體系,並在國際舞臺上積極推廣這一體系。此後歐盟的對中關係中明顯加強了政治因素,但就總體而言仍然由經濟思維主導。這一背景下,2020年底歐盟頂住來自華盛頓的壓力,與中國簽署了歷時7年談判的《歐中投資協定》。該協議須經歐盟議會通過後才能生效,而它近期卻陷入歐中制裁與反制裁的政治漩渦,其中中方制裁的名單裡包括歐盟議會議員。

美國方面,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在很多領域進行了「撥亂反正」,將前任特朗普尤其在國際合作領域的政策重新扳回到以前的道路上,但唯獨在對中政策方面,拜登政府基本上延續了前任的強硬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