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

美中對話前夕雙方措辭強硬 衝突可能性增加

美中對話前夕美官措辭強硬,對抗升級衝突可能性增加

文/RFA

美國與中國高層官員將于本周在阿拉斯加舉行會晤的前兩天,美國和日本發表《聯合聲明》,美國國務院又就香港問題更新制裁名單,展示出對華強硬立場。有中共「國師」之稱金燦榮表示,再過幾年當解放軍做好準備後,中國就不會再向美國忍讓,軍事衝突可能性會增加。

布林肯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將於週四(18日)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和外長王毅會面,是拜登政府上任後首次美中高層會面。在會晤前夕,美國高官繼續展示對華強硬姿態。本週二(3月16),日美兩國防長及外長在日本東京發表聯合聲明,對日益增長的中國權力訴求表示「嚴重憂慮」。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國防部長奧斯丁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以及防務大臣岸信夫舉行 “二加二”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中國在南中國海水域的非法訴求和非法行動,並對中國近期修改《海警法》,允許海監船在東中國海爭議島礁的周邊開火,深表擔憂。

到週三(1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作出強硬回應,形容美、日兩國 「狼狽為奸」,他說 : 「美日聯合聲明無視有關問題的歷史經緯,罔顧事實和真相,只不過是美日狼狽為奸,干涉中國內政的又一明證和污蔑抹黑中國的惡劣例證。」

在同一天,美國國務院更新《香港自治法》報告,國務卿布林肯點名24名中港官員,指他們侵害《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下的香港高度自治。布林肯重申,外國金融機構如果明知而與相關人士進行重大交易,將面臨制裁。

目前美中關係如當年中蘇關係決裂前夕

對此,關注美中關係發展的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前講師吳強本週三(1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國際局勢中,目前中國的處境較為被動:「她一方面陷入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當中,急於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安全顧問(沙利文)做一次會談,我相信結果很像1969年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在參加完越南胡志明的追悼會後,返回莫斯科途中在北京首都機場順道與周恩來的見面。」

1969年,中蘇之間曾發生兩次邊境衝突,是中蘇關係最緊張的時刻。當年中蘇高層官員的會面確認了兩國關係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吳強認為,此次中美高官在美國會面,與當年中蘇高層會面有雷同之處。他說:「那一次會面其實是確認雙方的分歧是不可挽救,雖然談話氣氛很輕鬆,但是很深刻,也是中國開始轉向美國的一個開始。那麼這一次的會談,我相信也有類似的效應,中美雙方會認識到彼此的分歧相當深刻和全面,會因此轉向長期競爭,而且這種競爭會轉向下一次的衝突。」

金燦榮 : 今年美中爆發衝突可能性不是很大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星期三在該報社評中表示,美國已經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威脅,把遏制中國作為其全球外交和軍事安排的重心,也就是全球收縮、亞太突進,集中精力對付中國。

有中共「國師」之稱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16日接受官媒訪問時,推測美中爆發衝突的可能性。他說,未來幾年比較危險 : 「這種衝突變成現實的可能性,在今年內,2021年變成現實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第一個還是比較依賴政治手段,爭取台灣人心,也爭取我們大陸民眾的理解,還有國際社會的理解,政治上我覺得這邊還是在忍耐,當然軍事上在準備,這是不矛盾的,但如果比如大陸這個忍耐,沒有贏得正面的回報,那麼再過幾年,危險就比現在更大,因為再過幾年,我覺得我們軍事上就準備得更好一些。」

美中兩國關係已無力回天

面對複雜多變的美中關係,中國作家蔡慎坤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當前,中美之間面臨很多問題:「一方面說是由於美國前任政府造成的,就是川普時期造成的,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現在拜登上台之後,他有心想恢復中美之間像過去一樣的彼此心照不宣的關係,現在也是很難了。我們從基辛格最後一次關於中美關係的講話中就已經明白兩國關係無力回天。」

美中兩國關係已惡化到「無力回天」,那還不算最糟糕的時刻,吳強認為,美中兩國的衝突正在醞釀過程中。他說:「圍繞著中國新冷戰印太地區對抗的格局正在形成,未來很有可能升級,未來可能升級為亞洲版的北約。在此情況下,台灣實際上處在兩大陣營交鋒的前線,台灣問題必定會在拜登政府4年任內,以及中共‘二十大’前後,會成為中美關係的一個焦點。」

中國正在迅速崛起兩岸衝突與否看美國

作家蔡慎坤認為,中美兩國的國際地位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雖然美國保持著強大的實力,但是中國政府控制著國內資源:「中國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軍事影響力方面,在全世界都在發揮巨大的作用或影響力,未來如果美國政府沒有在國際上形成一個制衡中國的戰線,那麼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可能用不了10年。」

蔡慎坤認為,海峽兩岸未來會否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取決於中美關係和軍事實力。因此,中美關係的走向決定了兩岸關係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