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 團結抗中
文/古文明
美國、日本、印度和澳洲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在台灣時間3月12日晚間9點半舉行2007年成立以來首次領袖峰會,為年底實體會議打下基礎。在90分鐘間,4國領袖暢談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安全挑戰、一致反對中國片面改變現狀,也討論新冠肺炎疫情、新興科技、供應鏈和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雖然4國都避免直接提及中國,但普遍認為這是美國總統拜登「團結友邦抗中」的重大進展。
據自由時報報導,4國領袖率先表明Quad未來在印太地區的角色。美國總統拜登指出,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對4國的未來非常重要,美方將與盟邦合作維護地區穩定,Quad將是印太國家合作的重要組織,可帶來實際的解決辦法及具體成果,「我們正在重新檢視承諾,確保印太地區仍遵從國際法律,並免於脅迫。」4國領袖也同意,年底前舉行面對面直接會談。
印度總理莫迪表示,4國擁有共同民主價值,Quad已經成熟,將成「印太地區穩定的支柱」。日本首相菅義偉強調,希望4國「大力邁進」,實現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並對區域和平、穩定和繁榮做出顯著貢獻,包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澳洲總理莫里森則說,Quad帶來印太地區的新曙光,彰顯全新合作等級。
4國領袖表示,將在打擊新冠肺炎上分工合作,由美、日出資贊助印度藥廠,生產美國嬌生(J&J)和諾瓦瓦克斯(Novavax)等藥廠研發的疫苗,並由澳洲負責運送,以2022年前產製10億劑為目標,盼藉此解決東南亞地區疫苗缺乏的問題;此舉顯然旨在遏阻企圖透過「疫苗」外交擴大影響力的中國。拜登強調,美方正在籌組具野心的新夥伴關係,有助於疫苗生產,並強化接種作業,造福整個印太地區。
日相菅義偉表示,4國共同對中國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表達反對,並同意對此展開合作。
另外,《日經亞洲評論》報導,鑑於中國身為全球稀土藏量和產量第一大國,4國有意降低在稀土上對中國的依賴,將聯手重組稀土供應鏈,並研發低成本、低放射性廢料排放的稀土精煉技術,也打算開放公家金融機構為相關企業提供貸款。
4國也將起草相關國際規則,由國際能源總署(IEA)制定規則,阻止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據了解,中國去年的稀土產量佔世界總量6成,美國為16%,澳、印分別僅7%和1%。
印太「四方聯盟」峰會登場 中國被耍單
另外,據法廣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澳大利亞及印度領導人在美國時間周五(3月12日)晚上,首次舉行了被稱為「四方聯盟」(Quad,也稱「四方安全對話」)的視訊峰會,顯示出美國總統拜登對印太地區的重視,會議將重點解決新冠病毒大流行和氣候危機,以及重振經濟。
與拜登一起參加這次視訊峰會的,還有印度總理莫迪、日本首相菅義偉和澳洲總理莫里森。
拜登: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至關重要
美國總統拜登在致詞時表示: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至關重要,美國致力於與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合作夥伴與區域所有盟邦合作,以實現穩定。拜登還稱讚:美、日、印、澳四國組成非常重要的團體,因為它致力於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與具體成果。
拜登表示:「我們面對重大的議程,但我對前景感到樂觀。四方安全對話對我們在印太的合作至關重要。「他期望在未來幾年與成員緊密合作,其他國家領袖也表達類似的意願,期望在印太地區展開合作。
日本首相菅義偉說,他希望四國「朝着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大力奮進」。
印度和澳大利亞領導人也強調了地區安全合作的重要性,而此前的低級別「四方同盟」會議加強了這種合作。早些時候,澳洲總理莫里森告訴記者,當各國政府的最高領導人聚集在一起時,這表明了一個「全新的合作水平」,以促進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莫迪:和朋友一起感覺很好
印度總理莫迪在會議上說,「和朋友一起感覺很好,四方同盟」已經「成熟」,「將是(確保)該地區穩定的重要支柱」。「我們的民主價值觀、以及對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印度洋-太平洋的承諾使我們團結在一起。我們今天的議程涵蓋疫苗、氣候變化和新興技術等領域,使‘四方同盟’成為全球公益的力量。」
4國共同對抗中國的疫苗外交
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前透露的信息顯示:該峰會將創建架構,以讓4國共同領導疫後復原及對抗中國的疫苗外交。
中央社12日援引印度新聞信託社(PTI)得到的消息說,在遏制2019冠狀病毒疫情及協助疫情後復原工作的倡議下,印度與美國、日本和澳洲正規畫一項疫苗在美國研發、在印度製造、並由美國和日本資助,及澳洲支持的架構。這4國期盼透過資助印度大量生產疫苗,再把疫苗分送到印度太平洋地區各國,以對抗中國的疫苗外交。
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也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四方安全對話領袖峰會將討論多種方案,其中一種可能由美國、日本和澳洲籌組一個財團或基金,資助印度生產武漢肺炎疫苗,或者向印度採購疫苗,以分送給各國對抗疫情,特別是對印太地區的開發中小國,這也將促進全球經濟快速復蘇。
消息人士指出,創建疫苗生產與配送架構,將可能是4國領袖峰會的重要成果,這會加強印度成為「世界藥房」的地位,並擔任全球衛生健康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由於印度血清研究所(The Serum Institute of India)是全球最大的製藥和疫苗生產公司,正在生產牛津大學與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藥廠研發的武漢肺炎疫苗。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強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美國莫德納(Moderna)製藥公司,與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等單位研發的疫苗,也都考慮利用印度龐大的疫苗製造產能。
此外, 4國領袖還會討論彈性的稀土和稀有金屬採購鏈供應鏈、新興與關鍵技術、以對抗中國向智慧型手機、高性能電機和電動汽車電池等所有製造商,提供這些關鍵原料時居主導地位。
4國領袖峰會還討論海上安全及氣候變遷等當代的全球與區域問題,並就維護自由、開放及包容印太地區的實際合作交換意見。
中國警告:不要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
中國外交部3月12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國家間的交往合作,應有助於增進區域國家間相互理解和信任,而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的利益。他強調說,「我們希望有關國家秉持開放、包容、共贏、理念,不要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多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和繁榮的事。」
但中國外交部也在12日晚間宣布,中方與印度今天舉行邊境事務磋商協調會議後,雙方同意儘快舉行下一輪軍長級會談,推動目前邊境局勢進一步緩和。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在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通話中警告,他打算挑戰中國的「強制性和不公平的經濟做法」、在人權方面的記錄以及對香港的鎮壓。但是拜登也說,他希望與習近平在新冠病毒、核擴散和氣候變化等問題上進行合作。
12日出席四方安全會談的除了美日印澳的領袖之外,美方的參與者還有副總統賀錦麗、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白宮防疫協調官齊安茲(Jeff Zients)、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與白宮南亞事務資深主任古哈(Sumona Guha)。
四方會談峰會啟動疫苗外交 抗衡中國
而RFA報導,包括美國、日本、印度、澳洲在內的「四方會談」成員國的領導人高峰會在3月12日舉行,並在結束後宣佈一項新冠疫苗計畫,共同解決東南亞國家疫苗短缺問題。四國稱這是歷史性的合作,中國外交部則批「搞小圈子」。分析認為,中國在區域的激進行為正使得其它印太國家快速抱團取暖。
美國牽頭 四國聯手啟動疫苗計畫
美東時間3月12日一早,在美國總統拜登的召集下,日本首相菅義偉、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以視訊方式舉行 「四方會談」(又稱「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領導人峰會。
「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至關重要。美國致力於與您、我們的合作夥伴以及我們在該地區的所有盟國合作,以實現區域的穩定,這(Quad)是一個尤其重要的團體。」在白宮國宴廳內,拜登率領高階國安團隊一字排開,坐在三台分別投射著日、澳、印首腦的電視螢幕前,表達美國對於參與印太合作的決心。這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主持的多邊峰會。
美方與會者包含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國安會南亞事務資深主任古哈(Sumona Guha)及白宮新冠疫情協調官齊恩茨(Jeff Zients)。
「四位領導人確實討論了中國帶來的挑戰,大家明確表示對中國沒有任何幻想。但今天的主題不在中國,而是緊迫的全球危機:氣候和新冠疫情。」 沙利文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
雖然白宮一直努力淡化中國議題在「四方會談」的重要性,但此次會談的議程與主要成果,似乎都與中國緊密相關。
被描述為「歷史性成果」的是四國宣佈啟動一項關於新冠疫苗的計畫,由美國提供關鍵技術、日本負責組建融資工具、印度製造、澳洲負責運送計畫,以大幅提高疫苗產能,目標在2022年前達到十億劑,解決印太地區、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疫苗短缺的問題。
四國還宣佈成立氣候工作組,以及關鍵和新興技術工作組,後者將著重為關鍵的5G及人工智慧技術設定共同標準、共同應對網路威脅,以及關鍵技術供應鏈問題。沙利文說,會上討論了晶片短缺及本月初發生的微軟電郵受到網路攻擊事件。
目前許多證據表明駭客是由中國政府支持的,但北京否認指控。沙利文說,美國將在徹底調查後公佈結果。
中國外交部:別搞排他「小圈子」
「四方會談的終極目的是防止中國人主宰印度太平洋地區,因為這將意味著該地區自由秩序的消亡。」 總部位於坎培拉的「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主任拉維娜·李(Lavina Lee)告訴自由亞洲電臺,四方會談的議程表明,由四國領軍,旨在共同加強東南亞、南亞和太平洋地區小國的能力,以保持其不受中國影響,並降低他們對中國的經濟、外交依賴。「Quad版本的疫苗外交、以及其它關於確保關鍵原料供應鏈的政策協調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國外交部在今年二月表示,正努力向六十多個國家提供疫苗。美聯社則今年三月初的統計發現,北京已承諾向至少四十五個國家提供約五億劑疫苗,其中二十五國已經開打。一些分析將中國的「疫苗外交」解讀為在控制疫情失敗導致全球大流行後,中國洗刷面子、擴大影響力的手段。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美澳印日「四方會談」高峰會時說,「我們希望有關國家秉持開放、包容、共贏理念,不要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多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的事。」
中國戰狼外交使」四方會談」復活
「四方會談」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南亞海嘯後,各國有意共同建立一個應對危機的溝通平臺,直到2007年由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正式組建而成。雖然有「亞洲小北約」的稱號,但這個非正式的戰略論壇並沒有如北約對成員國的約束機制。2008年,印度以不會參與任何針對中國的活動為由,淡出「四方會談」,時任澳洲總理陸克文也擔心得罪中國而退出對話。
不過,2017年四國領導人在馬尼拉參加東盟峰會期間,決定重新恢復「四方會談」。根據今年1月解密的美國印太戰略框架,川普政府有意將美、印、日、澳「四方會談」 創建成為印太戰略的主要樞紐(principal hubs)。2020年底,四方首次共同參與馬拉巴爾(Malabar)聯合軍演。
除了美方的積極推動,另一股推力是四國在中國議題上有了共同利益。
「(Quad)一度都要消亡了,它的復活取決於中國在區域更加激進的作為,給四國重新有興趣合作的理由。」 美國邁阿密大學政治學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告訴本台。「我們必須為澳洲人在面對中國禁止進口澳洲葡萄酒、牛肉等恐嚇行為時,展現的堅定意志給予鼓勵。」
「中印邊境對抗的升級是造成Quad重生的部分原因。」 研究南亞問題的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學者傑夫·史密斯(Jeff Smith)則分析,向來奉行「不結盟」政策的新德里意識到,過去與北京努力建立的關係,並未讓中國在邊界爭端中有所節制。
與盟友和中國接觸的順序也是看點
「四方會談」後,美國將展開忙碌的「印太外交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將在3月15日至18日先後赴東京與首爾,與日韓外交部長、國防部長進行2加2對談。這是拜登政府上任後高級官員的首次海外出訪。
奧斯丁接著出訪印度,布林肯與國安顧問沙利文則將在3月18日、19日與中國外長王毅、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和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市進行會晤。
一位元白宮資深官員11日在背景說明記者會上強調,「在我們與中國進行直接外交接觸之前,與我們的盟友進行磋商非常重要。」
沙利文在12日說,首場與中國高層的對話是要與中方明確溝通,「我不會期待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是主要話題,我們要努力清楚地與中國政府講清楚美國在戰略層面上進行的努力、我們的基本利益與價值觀,我們關心的香港,新疆,臺灣海峽,以及 我們今天從合作夥伴國聽到的問題,包含中國對澳洲的威脅、對尖閣諸島的騷擾和對印度邊界的侵略。」
曾在小布希總統任內擔任國安會亞洲事務主任的車維德(Victor Cha)對於拜登政府的外交部局排序表示肯定。他回想起川普政府執政後期的局勢時說,「讓我們回想一下……當時美國在亞洲的地位,我們與盟友就國防分擔爭論不休,我們未能加入該區域兩個重要的貿易協定RCEP、CPTPP,同時中國正在利用經濟力量在霸淩其它國家。」他說, 「接下來一周,我們會看到完全不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