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

布、奧出訪日韓 對中國進行外交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丁

文/蕭慶忠

觀察者網報導,3月15-19日,因為疫情風險一直困在本國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丁即將迎來他們的首次出訪,目的地是日本和韓國。第一次出訪就把目標選在了東北亞,外界認為此次出訪的意圖不言自明,就是針對中國搞對抗。而韓國媒體更是用「外交戰」、「對決」這樣火藥味十足的詞語來描述此次出訪。

美國國務卿、防長首次出訪定在日韓

據路透社3月10日報導,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在當天先後宣佈,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和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丁(Lloyd Austin)將於下周訪問日本和韓國,這是拜登政府高級內閣成員自上任以來首次親身出訪海外。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布林肯在2月26日曾以線上的方式「虛擬訪問」了墨西哥和加拿大,據半島電視台報導,其隨行人員的感染風險是他一直沒辦法出訪的主要原因。

從具體日程來看,兩人將於3月15-17日訪問日本,並在17日當天訪日結束後抵達韓國,布林肯18日就會回國,奧斯丁則會呆到19日。除了這兩國,奧斯丁還將在之前訪問夏威夷的「印度-太平洋司令部」,並在訪問日韓後前往印度。

美國國務院稱,兩人的出訪是為了「重申美國重視且致力於加強跟盟友的合作,以促進亞太和全球和平、安全與繁榮。」美國防部則表示,「出訪的目的在於恢復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同盟關係,特別是同日本、韓國之間的同盟和夥伴關係」。

兩人同日、韓外長及防長舉行的「2+2會談」預計將會是此次出訪的重頭戲。

據日本外務省的聲明,布林肯和奧斯丁將在3月16日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和防衛大臣岸信夫會面,就日益嚴峻的地區安全保障環境交換意見,並就加強日美同盟的合作等問題進行協商。另外,兩人首訪地選擇日本,這是美國重視日美同盟的表現。

共同社、《朝日新聞》等日本媒體認為,會談的主要議題將會是強化日美同盟以及應對中國。

同韓國外長鄭義溶和防長徐旭的「2+2會談」將於18日舉行,韓聯社援引美國防部的發言稱:「這是為了再次確認美國對韓國的鐵桶般的安全承諾,並強調美韓同盟是東北亞和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乃至全世界和平、安全、穩定的核心軸。」

韓國媒體對「2+2會談」普遍表示期待,因為這一機制在整個川普政府時期都處於停擺狀態,雙方上一次「2+2會談」要追溯到2016年10月,當時的韓國總統還是朴槿惠。

韓聯社11日強調,「2+2會談」是美國與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少數核心同盟國舉行的會談,兩國間的會談在時隔4年半左右得以重啟,是美韓同盟恢復的確切信號。

「火藥味十足」的首訪

儘管美國在宣佈此次出訪時滿口「強化同盟」、「和平安定」、「加強合作」,但外界對美方意圖的解讀出奇的一致——中國。

路透社稱,這一目的地的選擇反映出拜登政府愈發憂慮日益自信的中國,決定首先強化印-太地區的聯盟。

報導透露,就在這次出訪前,美國總統拜登還將同日本、印度、澳洲領導人舉行一次「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首次領導人級別會議,而QUAD已被視為用以制衡中國的「亞洲小北約」。

半島電視台對出訪的解讀是,拜登政府正尋求強化地區聯盟,以作為對抗中國力量的壁壘。報導認為,拜登政府把制衡中國作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他基本繼承了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不過也表達了有限合作的意願。

日本《朝日新聞》也表示,在這一系列的外交日程中,可以看出拜登政府強烈意識到中國的崛起。總統和國務卿還在此前多個場合強調了美國應採取對策的必要性。

火藥味最足的解讀則來自韓國媒體。

韓聯社直接用「圍繞印-太地區的外交戰有望全面打響」報導了此次出訪。《韓國日報》的報導是「在把同中國的競爭當作美國外交頭等目標的狀況下,此次出訪意在加強美、日、韓三角同盟,以應對與中國的正式對決」。

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BC)則直接用「反中國帶」形容QUAD,並稱「美國的外交戰正以亞洲為中心開始忙碌起來」。

其實,從使用「印度-太平洋」這一表述開始,美國出訪中的「火藥味」就已不言自明。今年1月突然解密的一份「印太戰略」秘密檔顯示,美國意圖利用這一戰略使用軍事力量威懾中國,同時建設在各種衝突中打敗中國的能力和概念,為此他們將不惜否認中國在「第一島鏈」內的制空、制海權,保衛「第一島鏈」國家和地區,包括台灣,而幫助盟友夥伴提升防衛力量,也是重要的一個步驟。

對美國這一赤裸裸的霸權戰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這份檔的內容恰恰暴露了美國借「印太戰略」遏制打壓中國,破壞地區穩定的險惡用心。這實質上是一份「維霸戰略」,檔至少犯了三大錯誤:

第一,冷戰思維突出,軍事對抗色彩濃厚,違背了地區合作中的互利共贏精神。

第二,嚴重違反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向中方做出的嚴肅承諾。

第三,惡意歪曲中國周邊政策,渲染「中國威脅」。

趙立堅表示,亞太地區是中美利益交織最密集、互動最頻繁的地區。美方應該摒棄冷戰零和思維,切實尊重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同中方加強溝通對話,妥善管控分歧,推動亞太地區成為中美互利合作的「大舞台」,而不是大國零和博弈的「競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