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紐時:「美國回來了」馬克宏、梅克爾卻往回推

拜登

文/黃子庚

多維新聞報導,在2月19日舉行的慕尼克安全會議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向盟友宣佈「美國回來了」,他還強調了重振聯盟和重新承諾保衛歐洲的重要性。《紐約時報》指出,雖然拜登的言論不出所料受到歡迎,但有一些領導人的回應也可以被看作是「抵觸」,比如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

據《紐約時報》2月19日報導,馬克宏的消極反應尤為明顯。在會議演講中,馬克宏為歐洲應脫離美國尋求「戰略自治」的概念做了辯護,他認為,歐洲不能再過度依賴美國,因為後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亞洲,尤其是中國身上。

梅克爾的態度也是如此。《紐約時報》報導稱,即將在年內離任的梅克爾讚賞了拜登取消從該國撤回1.2萬名美軍的決定,但警告稱,「我們的利益不會永遠趨同」。報導分析稱,這似乎反映了德國在面對中國時的矛盾心態,中國是德國汽車以及其他高端產品的主要市場,而德國則因為「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與美國存在分歧。

此外,在當天的另一場線上國際會議—七國集團(G7)領導人峰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梅克爾還表示,為了重建世界經濟體系,七國集團希望加強與二十國集團,尤其是與中國的合作,七國集團將致力於此並加強交流與對話。

報導指出,上述三位元領導人似乎都意識到,他們的首次視頻會晤是「慶祝美國優先時代結束的時刻」,也是馬克宏和梅克爾歡迎拜登回歸的時刻。

據此前報導,拜登強調世界正處於一個民主與專制統治博弈的歷史拐點,他相信民主會獲勝,但美國及其盟友必須為與中國的長期和激烈的戰略競爭做好準備。

路透社指出,拜登告訴美國盟友,他們必須堅定地反對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構成的挑戰,他說俄羅斯正在尋求削弱跨大西洋聯盟,並呼籲建立一個統一戰線來反擊他所說的中國的濫用經濟手段。

《南華早報》認為,拜登當天的表態是美國新政府釋放如何看待以及與北京打交道的最明確信號之一。報導還說,拜登的講話體現了美國對中國的「政治情緒」在過去一年發生了多麼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