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日外相訪印度、南非等國說服支持抗中,專家:日本具有一定的優勢

文/voa向淩

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7月27日至8月4日出訪包括印度、南非在內的西南亞和非洲6國。專家認為,日本在說服南方國家的支持對抗中俄威脅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日方將討論加大在印度、南非的投資。

印中關係欠佳 日印鞏固安全合作順利進行

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7月27日至8月4日出訪西南亞和非洲6國,包括印度、南非、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烏干達、衣索比亞,旨在與「全球南方」之新興市場國家、發展中國家加強關係。且鑒於中國的動向及俄羅斯繼續入侵烏克蘭,此行將確認彼此合作建立在「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之上。

印度是今年9月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主席國,日本作為七國集團(G7)主席國將與印方確認為G20峰會的成功舉辦展開合作。

由美日澳印所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中,印度與中俄等國組成金磚五國(BRICS),和俄羅斯向來關係良好。

林芳正7月27日與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舉行了會談。雙方一致認為,為了實現日本宣導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加強合作十分重要,雙方也確認了將在包括防衛裝備品轉移在內的安全保障領域加速合作。

蘇傑生當晚透過推特表示,兩人對於印日國防與安全合作情況感到滿意,包括例行軍事演習及幕僚對話在內,並在此背景之下討論如何進一步深化國防設備與科技合作關係。

瑞典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ISDP)斯德哥爾摩南亞及印太事務中心(SCSA-IPA)主任潘傑根(Jagannath Panda)認為,印度在面對中國挑戰時表現出了極度高明的韌性。他以郵件告訴美國之音,印度對於中國事務不會表現出太大的靈活性,也不會在作為G20峰會主辦方的許可權內迎合中國的任何具體利益。G20是一個很廣泛的平台,針對全球治理問題,不只是中印雙邊衝突等,因此儘管中國會大力施壓,促使印度執行中國想要的政策方向,但印度目前對中國不會手軟,幾乎不會滿足中國的任何要求。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陳秉逵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以目前中印之間並不和諧的狀態觀察,林芳正只需要與印度談合作,並不需要刻意促使中印關係疏遠。

陳秉逵說:「印度與中國現在的關係就是很差,林芳正也不需要去挑撥,或者是說去離間(中印)兩國的關係,因為兩國的關係本來就沒有改善的跡象。」

他指出,G20是一個主要國家組成的論壇,身為主辦方的印度不會藉由這樣的場合排擠中國,如同7月初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SCO,簡稱上合組織)峰會上一樣。上合組織高峰會7月4日以視訊形式舉行,由輪值主席國印度的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主持,與會之會員國領袖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皆透過視訊參與會談。

隨同林芳正赴印度出席會議的日籍南亞專家、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長尾賢(Satoru Nagao)表示,為了對抗俄羅斯和中國的影響,民主國家需要南方國家的支援。印度、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是日本海上安全重要的三個國家。

他對美國之音說: 「中國所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基礎設施項目讓馬爾地夫和斯里蘭卡對中國負債累累,所以現在馬爾地夫和斯里蘭卡都希望推翻親華政權,削弱中國的影響力,正是日本伸出援手取代中國勢力的好時機。」

長尾賢指出,中國正以「一帶一路」倡議在烏干達建設一座機場,這將增加烏干達的對中債務,可能導致烏干達將機場運營權移交給中國。他認為,林芳正訪問烏干達,將會提出援助該國的想法,減少該國對中國的依賴。

日本在說服「全球南方」具有一定的優勢」

林芳正與蘇傑生在會談中,基於「維持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很重要」,就俄烏衝突和東亞局勢交換了意見。

金磚五國峰會將於8月下旬在南非召開,俄羅斯總統普京計畫線上參加。林芳正有意事先呼籲維持國際秩序的重要性。

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長尾賢認為,在全球南方存在著一種不平衡感,認為歐洲的衝突受到認真對待,而其他衝突則不受重視。她指出,蘇傑生曾表示:「歐洲國家應該改變態度,認為歐洲的問題是世界問題,但世界問題不是歐洲的問題。」特別是印度、非洲國家曾經被西方國家殖民,G7要說服這些國家,感覺像是從上對下的說教,會造成南方國家的反感。

長尾賢說: 「印度和南非本身都是大國,G7要它們改變態度並不容易,會感覺是從上對下說教。日本是G7中唯一一個沒有殖民過印度或南非的亞洲國家,因此在說服這些國家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長尾賢指出,現任南非政府正在向俄羅斯出口武器,從南非海軍港口為俄羅斯運送這些武器。為此,日本作為G7的輪值主席國,取消邀請一直作為常客國的南非、科摩羅群島、非洲聯盟主席國參與5月份的G7廣島峰會。這回林芳正訪問南非,是有意敦促南非改變對俄政策,加強與西方國家的合作。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陳秉逵表示,印度、南非與俄羅斯的關係一直很好,並透過金磚五國維繫關係,即使西方國家都在對俄羅斯制裁,印度配合的程度也相當有限。

他說:「雖然日本會與印度確認再在「四方安全對話」中的合作,但我認為日本也沒有辦法說服印度不要再買俄羅斯的石油或天然氣。日本應該會再確認印度、南非在俄烏戰爭中的態度,至少維持現有立場,不要傾向俄羅斯,以及討論日本加大在印度、南非的投資。」

中國外長異動或使印中關係惡化

由於中國近期突然發生外交高層的人事異動,國際間紛紛猜測未來諸國對外關係會有何轉變。

中國官方7月25日宣佈免去秦剛外交部長一職,同時任命王毅回鍋擔任外交部長。王毅於2013年至2022年期間出任中國外交部長。十年任職期間,王毅曾發表過許多「戰狼外交」言論。

對於接下來的中印關係,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陳秉逵認為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變化。他表示,一方面是秦剛擔任外交部長的時間不夠久,中國外交整體並沒有很大的變化,另一方面是中印關係實在不好。

他說:「我不覺得中國對於日本或者是印度的外交的政策,它的立場會有任何的改變。也就是說,短期內我們還是看不到印度跟中國的關係會有轉好的跡象,因為促成轉好跡象的條件並沒有達成。」

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長尾賢認為,秦剛擔任外交部長時的政策不太一樣,是執行比之前較為溫和的外交手段;然而王毅過去已經有過長期的「戰狼外交」歷史,對印度的態度會回到強硬作風。

長尾賢指出,印度近年來始終保持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平衡,以對抗中國。他說,2020年中印邊境發生衝突,中國部署了隱形戰鬥機和高超音速導彈來威脅印度,造成印度近百人死傷,印中關係就此急轉直下。

瑞典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斯德哥爾摩南亞及印太事務中心主任潘傑根表示,王毅是一位精明的外交家和經驗豐富的政治家,與印度打交道多年,對於包括邊界談判等棘手的議題都十分熟悉。以王毅早年擔任中國外交部長和國務委員的情形判斷,他的談判技巧純熟,作風強硬,印度必須做好準備,因為中印邊界爭端有很大的可能在王毅的領導下進一步激化。

連結:日外相访印度、南非等国说服支持抗中,专家:日本具有一定的优势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