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日2+2會談加強抗中軍事合作,專家: 反擊能力讓日本避免情勢升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二)和國防部長奧斯丁(右一)在華盛頓國務院主持2023年美日安全協商委員會會議。

文/voa向淩

美日1月11日舉行外交與國防部長「2加2」會談,雙方同意加強軍事合作。專家認為,自衛隊擁有「反擊能力」,能讓日本得以避免中國一旦侵台的局勢升級,日本對台海局勢的應變上會增加應處的靈活度。

美國支持日本的反擊能力與太空防禦

美國和日本1月11日在華盛頓舉行外交與國防部長「2加2」會談中,中國軍事動向的新聯合遏制措施成為主要議題。除了要將美國海軍陸戰隊濱海作戰團駐紮在日本外,雙方還將共同防禦條約的條款擴大到太空。

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在會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說:「(美日)雙方就實現同盟的作用和任務分工的必要性,達成了一致」。

根據美國國防部新聞稿,美國防長奧斯丁、國務卿布林肯皆「絕對支持」日本修正國防安保政策,即支持自衛隊具備「反擊能力」,並提高國防支出。雙方強調在戰略上保持一致,且美日同盟對於維持「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而言,至關重要。

關西學院大學國際學部教授加藤博章(Hiroaki Kato)表示,日本12月16日在臨時內閣會議上通過新版安保三文件中最受矚目的「反擊能力」,其實一開始是從應對朝鮮的飛彈開始討論,但隨著中國的軍事崛起和保衛日本西南諸島的需要提高,日本開始討論不僅將「反擊能力」用於敵方飛彈基地,還要用於島嶼防禦。

加藤博章對美國之音說:「‘反擊能力’可以理解為日本在受到敵人攻擊時防禦手段的多樣化,使自衛隊擁有從敵方防空飛彈的防禦範圍外使用遠端飛彈進行反擊的能力。這種反擊方式以前是美軍才能行使的。然而,對於在日本偏遠島嶼發生局部衝突的防衛,已經愈來愈多有關是否需要讓美國參與的討論,因為美國的介入也表示局勢有進一步升級的危險。反過來說,若是日本自己有能力反擊,就可以避免美國的干預,便於日本控制局勢不要升級。」

加藤博章指出,關於日美在島嶼防衛的職責分工基礎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日本的防禦手段更多元了。一旦島嶼發生狀況,日本會先做出回應;如果事態升級,美國還是會介入。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也認為,日美在安保合作的分工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他告訴美國之音:「就日美安保條約的分工上,美國負責軍事作戰,日方負責後勤支持,日美雙方必須保持緊密協調,日方的反擊能力也必須是在此架構下實施。所以當日方準備反擊時當然也會在與美軍協調後展開,不會影響雙方安保體制的基本分工。只是美國將把對日防衛義務的適用範圍擴大到宇宙空間,並列入《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第五條適用物件,顯見日美安保關係日益緊密。」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王尊彥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2013年版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就把「太空」列為新的作戰領域,日美同盟現在把「太空的防務」也納入範圍,因為從俄烏戰爭就可以看出衛星在現代戰爭的重要性。

他指出,中國在2007年就執行過所謂反衛星飛彈試驗,也就是用飛彈去擊毀衛星,當時日本和美國都指責中國的做法。既然中國有摧毀衛星的能力,而中國現在是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所說的「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性挑戰」,日本和美國加強保護自己的太空衛星是非常合理的決策。

如何實現「台灣有事」時日本的軍事支持

日本共同社1月12日報導,本次會談的聯合聲明批評中國「試圖為了自身利益而改變國際秩序」,認為中方正在加速增強核戰力,並表示了關切。聲明指出,台灣海峽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王尊彥表示,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越來越多的日本人認同「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說法。這樣的危機認知也是日本提升建軍整備、加強人員部署和武器研發的推動力。日本強化防衛力和反擊力當然不只是針對台灣有事,但是也同時代表日本在台灣有事的時候,擁有更強的應變能力。

王尊彥認為,美國決定要軍事介入台海有事的時候,日本在美日同盟的架構下也必須進入某種態勢來幫助台灣。從俄烏戰爭的過程來看,國際社會幫助一個國家抵抗侵略的方式很多元,若是台海發生戰爭,也不是一般認為的「日本和美國,哪個當矛哪個當盾」的二分法。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指出,日本12月通過的新版安保三檔中不但直指中國是「最大戰略挑戰」,還允許自衛隊擁有「反擊能力」,更決定未來5年間把用於國防的預算增加一倍,打破了數十年來限制這項開支的先例,這些都是日本為抵禦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軍事威脅,尋求加強自身軍事能力政策大轉彎,而台海安全首當其衝。

他說:「隨著中國透過軍事行動為之霸權擴張,已經嚴重影響到印太區域與台海的安全,美國當然希望日本在印太區域不管是在軍事上、外交上、安全上與經濟上等領域能夠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為了減輕美國在該區域的投入;而日本為了這個國家安全與利益的一個需要,以及提高在印太區域的一個話語權跟主導權,也正傾全力投入力量與資源,來推動美國對中國實施的這個‘離岸制衡戰略’。所以日美安保體制的基本分工,在對台海局勢的應變上應該不會有什麼改變,但是會使日本可以增加他的這個應處的靈活度。」

關西學院大學國際學部教授加藤博章表示,近年來台海的話題熱度高漲,日本政界人士紛紛表態。但是在台灣真的出現緊急情況時自衛隊應對的方法實在需要加強,尤其是最低限的軍事支援都還沒有充分討論。

他說:「與那國島距離台灣僅一箭之遙,台海局勢對日本比對美國更重要。在俄烏戰爭中,戰場僅限於烏克蘭,而波蘭等鄰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援。如果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發生類似烏克蘭戰爭的情況時怎麼辦?日本、菲律賓等周邊國家應該像俄烏戰爭中的波蘭一樣成為軍事援助的基地,問題是日本目前只有對美軍的支援,沒有法令准許自衛隊對第三國(台灣)的支援。」

加藤博章指出,日本憲法的「專守防衛」以自衛為優先考慮,但也必須儘快在攸關台海局勢的沖繩地區有更多實際的戰時對策。

沖繩居民的反對與駐軍實際需求

美日兩國外長在會晤後的聯合聲明上稱,鑒於「競爭激烈的環境」,駐日美軍的前沿態勢應該升級,「通過部署更靈活、更具彈性和機動性的部隊,增加情報、監視和偵察、反艦和運輸能力」。

聲明指出,美日雙方確認了把美軍普天間機場(沖繩縣宜野灣市)搬遷至名護市邊野古的方針。雙方一致認為,加速駐沖繩美國海軍陸戰隊移師關島等美軍整編很重要。

美國目前在日本駐紮18,0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日本是美國以外部署海軍陸戰隊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大多數駐紮在沖繩島的主要島嶼上,該島是沿著東海邊緣延伸到距台灣約100公里以內的鏈條的一部分。美國在日本總共有大約54,000名美軍駐防。

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在聯合記者會上強調:「對於駐日美軍的穩定駐留與活動而言,沖繩等當地的理解很重要。我們將繼續努力減輕沖繩的負擔。」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王尊彥表示,美軍基地、以及美軍的演訓等確實帶給沖繩當地社會很大的負擔,自衛隊為了加強西南諸島的防衛而在進行擴編,又增加包含彈藥庫和官兵宿舍等等的軍事設施,都更增加了西南諸島當地居民的壓力。

他指出,在這方面,新版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就強調,應該要讓不顧危險保家衛國的自衛官,能夠獲得日本社會適切的評價,還把這樣的目標做為戰略當中「強化社會基礎」的一環。

王尊彥認為,目前沖繩縣居民雖然意識到強化防衛是不得已的選擇,但許多政策依然遭到當地居民的反對,這些問題如何解決,也攸關日本能不能順利推動西南諸島的防衛規劃。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表示,沖繩居民的反應,大致可分為歡迎、反對及審慎三種聲音。他認為,日本政府會依民主程序向當地居民說明與溝通,在國家安全獲得保障後才能安心發展經濟的優先考慮之下,應可獲得當地居民理解。

陳文甲說:「針對日本西南諸島的美軍與自衛隊設施等問題,日本政府會依民主程序向當地居民說明與溝通,若無法獲得居民的支持,最後將會如同‘反邊野古基地派’的玉城丹尼雖然在去年9月11日勝選連任沖繩知事,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隨即召開記者會上表明邊野古基地建設是政府的唯一政策,由於東京中央政府不妥協的態度,邊野古新基地的建設現在也還在持續進行中。」

關西學院大學國際學部教授加藤博章認為,日本政府一直堅持推動在西南諸島的軍事建設和駐軍擴編,面對中國的威脅,重點應該是讓居民理解未來該如何活用這些基地,以及與美軍聯合使用的選項。

他說:「與那國島等島嶼離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很近,最明顯地感受到了中國的威脅。在這方面,與沖繩本島相比,居民對安全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在台灣有事時,為了儘量避免島上的居民被捲入戰事而受到影響,應該要每天進行資訊共用和疏散演練,讓當地民眾先熟悉在發生實際襲擊時該怎麼做。我認為。我們對此準備還不充分。」

連結:美日2+2会谈加强抗中军事合作,专家: 反击能力让日本避免情势升级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