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評論社會政治

布朗:查理斯會見證英國君主制的終結嗎?

查理斯

海斯·布朗(MSNBC專欄作者)

文/ 海斯·布朗 譯/ 觀察者網岑少宇

就在三個月前,英國慶祝了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登基的「白金禧」。但她的統治於週四(當地時間9月8日)走到了終點,白金漢宮宣佈在位70年的女王去世了。

伊莉莎白的死將引發多種情緒,而且往往相互矛盾,不僅在英國,在世界各地也是如此。這位君主是不列顛群島和英聯邦千百萬臣民唯一的國家元首,她在他們的硬幣、鈔票和電視上始終存在,持續了好幾代人。隨著世界擺脫了被人征服的殖民主義黑暗日子,這種連續性也在不斷減少。

王冠現在傳給了查理斯,他現年73歲,整個成年時期一直在等待著。查理斯曾感歎,在1997年把香港移交給中國期間,他明顯受到了普通待遇,這象徵著「帝國的終結」。

他和他可能的繼任者威廉王子完全有可能目睹君主制本身的瓦解。

女王的去世將突出兩件事:第一,她作為英國人民象徵的權力;第二,沒有她,國家的車輪將繼續轉動。

查理斯現在繼承了一個頭銜和大片土地。下屆選舉後,將由他批准組建新政府。但這將在他母親的陰影下完成,並且他知道自己不管做什麼事情,在某種意義上全部是在演戲。

王冠和權杖將作為盛裝,使他能夠維持君主制在現代憲政共和國中仍然可以發揮作用的幻想。

伊莉莎白加冕時,英國擁有70多個海外領土,它們都是帝國的一部分。那時印度獨立才僅僅過了五年,但這一獨立趨勢將持續五十年。

大英帝國在接縫處分崩離析,一個又一個國家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在激烈地試圖平息埃及、肯亞和其他國家的革命之後,伊莉莎白的大臣們最終被迫效仿英王喬治三世放手印度的做法,接受了它們的獨立要求。

伊莉莎白的曾祖母維多利亞曾經作為女皇統治的北大西洋小島,將不再主宰海洋,也不能再將其意志強加於全球。雖然英國會在一段時間內擺出假裝很有信心的面孔,但它會越來越遠離這個世界。

伊莉莎白一直是英聯邦的熱情支持者,英聯邦將新獨立的國家與王室聯繫在一起。雖然她在這些土地上的權力很少,但許多人仍然將她視為國家元首,並尋求她對新政府的批准。

不過,即使是這個數字,多年來也逐步減少到只有14個,因為有些國家已經完全切斷了與君主制的聯繫,最近一次是2021年的巴貝多。

隨著其在世界各地的足跡不斷收縮,英國融入歐洲大陸的意願也隨之縮小。伊莉莎白見證了英國最初與歐盟前身——歐洲煤鋼共同體打交道的日子。她於1972 年批准了加入歐洲共同體的法案;她同樣批准了2018年廢除該法案的法案,允許英國推進退歐談判。

查理斯將統治的這個孤獨的英國,不是完全孤立的,但不是一些人仍然懷念並希望恢復的殖民強國。雖然伊莉莎白在英國人中仍然很受歡迎,但對君主制這一制度的支持率正在下滑。

雖然查理斯的表現比過去好,可他在「白金禧」前後的民意調查中,並不像他已故的母親那樣受歡迎。在伊莉莎白去世的影響下,在王冠加冕的盛會效應中,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但這種支持率的抬升可能會被證明是轉瞬即逝的。

由誰來不情願地准許英國政府與君主制脫鉤?查理斯作為這一人選,在某種意義上是合適的。他最早的同名國王查理一世,在英國內戰中被廢黜並斬首,導致英國君主制暫時解體。查理二世在復辟中重新登上王位,但國王曾經擁有的絕對權力已經開始不可逆轉地讓位於議會對國家事務的支配地位。

從那以後的幾個世紀裡,這種轉變只有更加突顯,讓君主制更像是一種懷舊的自豪感,而看不到實際的必要性。

查理斯登基時,也許還是會發現自己正享有一場新湧現的對王室的效忠浪潮,威廉更有可能如此。

但在我看來,伊莉莎白二世更有可能、也更適合被視為歷史上最後一位真正能聲稱統治英國人民的英國君主。

連結:海斯·布朗:查尔斯会见证英国君主制的终结吗?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