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社會政治

「英國基石」謝幕,君主制加速崩塌?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

據央視新聞用戶端消息,當地時間9月8日下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逝世,享年96歲。

作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打破了多項紀錄: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世界上最長壽的君主……她經歷了15位英國首相、14位美國總統,見證了英國入歐脫歐、蘇聯解體,也見證了大英帝國的衰落和瓦解。

伊莉莎白二世去世後,上任不到三天的英國新首相特拉斯發表聲明,將女王描述為「現代英國賴以建立的基石」和「大不列顛精神的象徵」,稱她的去世是「對英國和世界的巨大衝擊」。

對於很多英國人來說,伊莉莎白二世是國家穩定的標誌,而她的去世也為這個本就面臨重重挑戰的國家帶來更多不確定性:英聯邦是否會分崩離析?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是否會加速分裂?君主制是否還能延續?

現在,這些問題將交給伊莉莎白二世的繼任者——73歲的查理斯三世。

「大不列顛精神」隕落

1926年4月21日,伊莉莎白出生于倫敦布魯頓街17號——她的外祖父母家。彼時,她的父親阿爾伯特作為喬治五世的次子,是王位第二繼承人,很少有人會料到伊莉莎白會成為未來的英國君主。

但10年後,她的伯父愛德華八世因辛普森夫人放棄王位,父親繼位成為喬治六世,伊莉莎白也成為王位第一繼承人。

1952年2月6日,喬治六世因肺癌去世,同日,年僅26歲的伊莉莎白繼位,並在1953年6月2日正式加冕。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沒有當過‘學徒’,我的父親去世得太早,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重擔,需要盡你所能地做好工作。」1992年,伊莉莎白在一部紀錄片中回憶道。

《紐約時報》稱,伊莉莎白對英國的統治幾乎跨越了整個二戰後的時代,她見證了從披頭士樂隊到英國脫歐的文化巨變,從無線電收音機到Zoom的技術進步,也經歷了從溫斯頓·邱吉爾到伯里斯·詹森的政治領袖。

70年來,總統、首相、教皇換了一任又一任,伊莉莎白二世卻是「雷打不動」。她見證了冷戰、蘇聯解體、英國入歐脫歐,也見證了大英帝國的逐步瓦解。

去年,在丈夫菲力浦親王去世後,女王一直受到白金漢宮所說的「間歇性行動障礙」困擾,退出了幾乎所有公共活動。

今年6月,她迎來在位70周年慶典,但其間一度因身體不適暫停慶祝。但當地時間6月5日,為期四天的慶祝活動進入尾聲時,伊莉莎白二世突然出現在白金漢宮的陽臺上,以安排之外的露面結束了這場慶典。

9月6日,伊莉莎白二世正式任命特拉斯為英國新任首相,當時的她笑容可掬,看起來卻有些虛弱。不過,外界關注的焦點似乎都彙聚在特拉斯「失禮」的屈膝禮上。

8日中午之後,女王健康情況惡化的消息傳出。下午4時30分,英國內閣秘書西蒙·凱斯通知首相特拉斯女王已經去世的消息。6時40分,宣佈女王去世的官方聲明被放置在白金漢宮外,英國國旗降半旗致哀。

特拉斯在唐寧街的辦公室外說,女王的去世「對英國和全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無論如何,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始終給予我們所需要的穩定和力量,她是大不列顛的精神,這種精神將永存」。

英國失去「穩定器」?

伊莉莎白二世去世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哀悼如潮水般湧來。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等多國政要就英國女王去世表示哀悼。

美國總統拜登在聲明中表示,伊莉莎白二世「不僅僅是一位君主,她定義了一個時代。」聯合國安理會還在召開會議前,全體起立,向英女王去世默哀。

路透社稱,伊莉莎白將英國王室帶入了現代世界,讓它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更開放、更容易接近。儘管她統治的國家有時難以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她的家庭也經常與公眾的期望發生衝突,但女王本人仍然是穩定的象徵。

「對於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來說,她是英國的化身」。

報導稱,作為英國君主,從憲法的角度來看,伊莉莎白二世既沒有實際權力,也被期望是無黨派的,但她卻始終展現著她的「軟權力」,在英國巨大的社會分裂中,讓君主製成為國家統一的焦點。

有觀點認為,女王決心盡可能地扮演好她的角色,克制自己不發表任何可能冒犯他人的觀點,「這使她的道德權威超越了她僅僅通過女王的地位所獲得的任何權力。」

曾出版過戴安娜等王室人物傳記的英國作家安德魯·莫頓(Andrew Morton)說:「在越來越混亂的世界裡,她給人一種穩定的感覺。」

《愛爾蘭時報》認為,近年來,隨著英國脫歐和蘇格蘭獨立公投,英國的政治變得更加混亂,女王則成了罕見的促進民族團結的人物,女王的去世讓英國在國家意識上失去了一個罕見的共識。

《華盛頓郵報》寫道,70年前,伊莉莎白作為一個橫跨全球的帝國的首腦登上了王位,但如今她在一個衰退和不確定的時刻去世——英國的大部分殖民地已經消失,其在歐洲的地位成為緊張局勢的根源,它的全球地位也有所下降。

8日,前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安德魯·尼爾(Andrew Neil)在英國《每日郵報》旗下「Mail Plus」撰文,稱伊莉莎白二世「是一塊磐石」,「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名流、朋友和敵人來來去去,她卻是一個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永久的存在。隨著她的離開,(英國)在許多方面陷入困境和分崩離析的風險就更大了。」

查理斯三世的挑戰

路透社認為,儘管昔日的大英帝國已不復存在,國家也經歷了種種動盪,但伊莉莎白二世的遺產仍然令人矚目:確保君主制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生存下來。

但是,未來會怎麼樣?

多年來,查理斯一直被母親的光環籠罩,也常因一些行為受到英國民眾詬病。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他和戴安娜王妃的離婚風波,此事曾重創英國王室聲譽,查理斯現任妻子卡蜜拉至今被不少英國人視為破壞王室婚姻的「第三者」。他還曾被英國廣播公司(BBC)稱作「愛管閒事的王儲」,稱其經常「越位」干預政治。

今年早些時候,英國YouGov民調顯示,仍有58%受訪者認為應保留君主制,但有25%受訪者認為若女王去世,英國就應改為共和制。另一項YouGov民調則顯示,認為查理斯會成為一位好國王和不認為他會成為一位好國王的英國民眾都達32%。

儘管查理斯爭議不斷,但在女王去世前的幾個月裡,她已經開始為長子的繼位做準備。今年2月,伊莉莎白二世表示,當查理斯成為國王時,希望他的妻子卡蜜拉獲得王后的封號。

伊莉莎白去世後,查理斯順利繼位,成為查理斯三世(Charles III,又譯查理三世)。有人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吉利」的稱號,此前的同名國王——查理一世在英國內戰中被廢黜並斬首,導致英國君主制暫時解體。

「女王見證了大英帝國的終結,查理斯可能會見證君主制的終結。」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9日以此為題刊文。

作者海斯·布朗(Hayes Brown)指出,過去數十年間,伊莉莎白二世一直是英倫三島和英聯邦地區數億民眾所知的唯一國家元首,她的頭像出現在各種硬幣、紙幣和電視螢幕上,持續了好幾代人。但隨著世界擺脫了殖民主義的黑暗時代,這種連續性也在不斷減少。

現在,王位交給了73歲的查理斯。他曾在日記中感歎,在1997年把香港移交給中國期間,他明顯受到了普通待遇,這象徵著「帝國的終結」。

文章稱,伊莉莎白加冕時,英國擁有70多個海外領土,它們都是帝國的一部分。伊莉莎白一直是英聯邦的熱情支持者,英聯邦將新獨立的國家與英國王室聯繫在一起,儘管她在這些土地上的權力很少,但很多人仍將她視為國家元首。

但多年來,視英國君主為元首的國家越來越少,隨著2021年巴貝多「走向共和」,這一數字下降至14個(除英國)。

今年6月的英聯邦國家峰會上,還是英國王儲的查理斯表示,每個成員國都有自己的憲政安排,英女王是否作為英聯邦國家元首由成員國自行決定 。

事實上,加勒比地區的英聯邦國家早已蠢蠢欲動。今年3月,有牙買加政界消息人士透露,該國政府高層已經討論了取消英國女王國家元首地位的議題。當月,英國的威廉王子夫婦訪問貝里斯、牙買加和巴哈馬三個英聯邦國家時,就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民眾抗議,這些民眾希望脫離君主制。

另一方面,這些前英國殖民地也紛紛呼籲英國支付奴隸制賠償金。據路透社報導,巴哈馬國家賠償委員會主席坎貝爾(Niambi Hall-Campbell)9月8日向英國王室表示慰問,但也指出「隨著君主制角色的改變,我們期望這可以成為一個機會,推動對我們地區賠償的討論。」

坎貝爾表示,她希望查理斯能以反映「時代要求的正義」的方式進行領導,「而這種正義就是補償性正義」。

來自巴貝多的「加勒比海和平與一體化運動」秘書長大衛·丹尼(David Denny)說:「無論誰繼承王位,都應該要求王室向非洲裔人民支付賠償。」

比起英聯邦,或許更讓英國頭疼的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近年來蘇格蘭獨立呼聲日益高漲,正計畫進行二次獨立公投;北愛爾蘭也不太平,5月,主張「脫英」的民族主義政黨新芬黨在北愛議會選舉中獲勝,首次成為議會最大黨,引發英國輿論擔憂。

尼爾警告,在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去世後,「(蘇格蘭與英格蘭的)聯盟可能處於更大的危險之中」,「女王比英國人更愛蘇格蘭」,「令人擔憂的是,她走了……查理斯國王會像女王一樣愛蘇格蘭。但他根本沒有她那樣的權威。」

美國《時代週刊》8日刊文指出,蘇格蘭地區歷來不太支援君主制。今年5月,「英國未來」(British Future)智庫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蘇格蘭人認為,女王統治的結束是該地區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的最佳時機。

伊莉莎白二世的傳記的作者克萊夫·歐文(Clive Irving)認為,執政蘇格蘭的蘇格蘭民族黨對君主制的承諾將隨著女王的去世而終止,「女王把一切都團結在一起」,「在位這麼久,她代表的深度和連續性是無法複製的」。

9月8日,蘇格蘭首席部長、蘇格蘭民族党黨魁妮古拉·斯特金(Nicola Sturgeon)向女王致敬,「在她統治期間,她以非凡的智慧、奉獻精神和忠誠履行了她的職責」,「蘇格蘭愛她、尊重她、敬佩她」。

《愛爾蘭時報》8日稱,伊莉莎白二世的去世對北愛爾蘭親英政黨民主統一黨來說,堪比一場地震,未來英國王室品牌在北愛地區勢必會衰落。

布朗認為,君主制更像是一種懷舊的自豪感,看不到實際的必要性。即使伊莉莎白二世在英國人中很受歡迎,但英國人對君主制的支持率正在下滑。而查理斯的表現雖然比過去好,但他並不像他的母親那樣受歡迎。

「他(查理斯)和他可能的繼任者威廉王子完全有可能目睹君主制本身的瓦解。」布朗表示,「伊莉莎白二世更有可能、也更適合被視為歷史上最後一位真正能聲稱統治英國人民的英國君主。」

連結:“英国基石”谢幕,君主制加速崩塌?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