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評論

約瑟夫•奈:國會暴亂是轉捩點 美軟實力要恢復了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前院長約瑟夫·奈退休後務農

文/羅樂

觀察者網報導,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月9日刊登著名國家關係學家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Jr.)的文章稱,川普時代對美國的軟實力並不友好,但美國是一個「有恢復和改革能力的國家」,20世紀60年代美國也遇到了種族暴亂、抗議和越戰泥潭一系列問題,美國隨後通過改革「恢復了軟實力」。

作者表示,1月6日的暴亂和「珍珠港事件一樣」,是一個臭名昭著的日子和「轉捩點」。在川普下台後,如果拜登緩解了美國政治的「極化對立」,控制新冠疫情,美國將恢復一系列「軟實力」,重新吸引其他國家。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月9日刊登約瑟夫·奈的文章《美國軟實力會從川普時代倖存》稱,隨著「川普下台」,美國將「重新獲得軟實力」。

約瑟夫·奈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前院長,國際關係理論中新自由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最早提出「軟實力、硬實力」概念。他認為,軟實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價值觀吸引力及塑造國際規則和決定政治議題的能力,而美國的軟實力是「通過吸引,而不是強迫或支付來影響他人」。

作者在文章開頭表示,川普時代對美國的軟實力並不友好。民意調查顯示,2017年之後,我們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去年川普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的無能加劇了這一點。

他總結稱,過去20年裡,美國的政治兩極分化加劇,川普利用並加劇了本土民粹主義,作為控制共和黨的政治武器。川普破壞了一些必須恢復的民主規範。川普的很大一部分支持者相信他關於選舉的謊言,而不是法院的證據。八名參議員和一百多名眾議員都是「懦夫或政治機會投機盤」。社交媒體的商業模式仍然在利用演算法從極端主義中獲利。

新年伊始,「暴徒」衝擊國會大廈,共和黨參議員喬希·霍利公開支持「暴徒」,共和黨參議員本·薩瑟公開批評川普這位「自由世界的領袖」只會「蜷縮在鍵盤附近」,這一切美國的盟友和其他國家感到震驚。

美國華盛頓特區,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大廈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城市因為種族抗議活動而燃燒,同時美國也陷入了越南戰爭的泥潭,引發了全國性的抗議活動。炸彈在大學和政府大樓爆炸。國民警衛隊殺害了肯特州立大學的學生。我們目睹了馬丁·路德·金和羅伯特·甘迺迪被暗殺,喬治·華萊士等人「煽風點火」。

然而,在十年之內,美國國會通過了一系列改革,喬治·福特的誠實、吉米·卡特總統的人權政策以及羅奈爾得·雷根總統的樂觀主義,幫助美國恢復了吸引力。

民權抗議運動期間,民眾在唱馬丁·路德·金的歌曲,而不是「國際歌」,這表明,美國的吸引力不在於政府的政策,而在於「公民社會的自我批評能力」。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超級軟實力」。

除了鼓吹所謂「美國的自我修復能力」,作者還提到了美國的「民間軟實力」:軟實力不像硬實力資產(如武裝力量),許多軟實力資源是「獨立於政府」的,並吸引其他人「在不管政治」的情況前往美國。

展示獨立女性或少數族裔抗議活動的好萊塢電影可以吸引其他人。美國「多樣化和自由」的媒體、美國各大基金會的慈善工作以及美國大學的「自由調查」也同樣如此。公司、大學、基金會、教堂和民間抗議運動發展了他們自己的軟實力,這會「提高別人對我們國家的看法」。而美國的和平抗議實際上可以產生軟實力。

約瑟夫·奈希望「唱衰美國民主」的人明白,投票將川普選下去的人「創歷史新高」,「美國民主」還是順利運行,拜登的權力交接也在繼續。1月6日的例子「很糟糕」,但美國依然能恢復過來。

他在最後寫道,2021年1月6日可能會像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一樣成為臭名昭著的一天,但這一天也可能作為一個「轉捩點」被載入史冊,在這一天,川普主義「達到了頂峰」。如果當選總統拜登能夠控制疫情,重振經濟,並提供一個緩解兩極分化的政治中心,「美國的韌性」將再次帶來美國軟實力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