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茲訪日 啟動對中新政策
文/法廣
德國總理蕭茲首次訪問亞洲,首先訪問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德國媒體大多認為,這是德國對中政策轉變的信號。
德國廣播電台認為,蕭茲訪問日本,向日本發出了友好信號。日本在能源供應上,也和西方保持一致,儘力擺脫對俄國的依賴。蕭茲首訪亞洲,訪問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這顯然與前任默克爾的亞洲政策有所不同。蕭茲在軍備政策上宣告,將實現時代轉折。如果可以按照他的意願來行事,他肯定在對中政策上也願意來個時代轉折。
德國電視一台報道說,這是蕭茲第三次離開歐洲進行訪問,第一次訪問亞洲。他的前任默克爾和施羅德總是首先訪問中國,而蕭茲首先訪問了日本。雙方達成協議,下一年開啟兩國政府磋商會議。在亞洲,德國目前只和中國和印度開啟了政府磋商會議機制。蕭茲表示,訪問日本是為了對日本扶持西方的烏克蘭政策表示感謝。蕭茲尋求的是和日本並肩前行。
德國《商報》認為:蕭茲明顯加強了與東京的關係,在討好東京。與此同時,德國政府威脅中國,如果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幫助俄羅斯,德國將實施制裁。柏林開啟了新的對中政策。
德國《明鏡》週刊認為,就在德國聯邦議會就向烏克蘭提供重武器進行辯論的同時,蕭茲飛向了日本,稱讚了日本對西方的烏克蘭政策的扶持。蕭茲受到爭議的旅行也是對扶持俄羅斯的北京領導層發出的一個信號。蕭茲之旅是一個反中之旅。
蕭茲首次亞洲之行: 徑赴盟友 不去中國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前往日本訪問的德國總理蕭茲週四在東京明確表示,德國在亞太地區尋求與有共同民主價值觀的國家建立更密切關係。
蕭茲週四(4月28日)以德國總理身份首次正式造訪亞洲,他直赴日本而非最大貿易夥伴中國。
在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蕭茲說:「作為總理,我首次訪問亞洲,今天來到東京,這不是巧合。」
岸田文雄強調指出,兩國一致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警告,亞洲也可能出現以武力改變領土邊界的企圖。
烏克蘭危機凸顯了德國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促使柏林在其外交和貿易政策中更多考慮安全問題,加強與盟友的聯繫。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你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你也即將卸任德國總理,中國人重情重義,我們不會忘記老朋友,中國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在梅克爾即將卸任之際的2021年10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同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影片會晤時,高度評價對中德、中歐關係發展作出的貢獻。在其擔任德國總理的16年裡,梅克爾曾12次訪華,足跡遍佈中國大江南北。
蕭茲訪日同一天,德國聯邦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一份支持烏克蘭的議案。議案中含有一項條款,根據該條款,若中國規避西方對俄限制、甚或向俄運送武器,聯邦政府應予制裁。中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始終迴避批評莫斯科。
拒絕武力改變疆域
蕭茲和岸田雙雙強調,鑑於克里姆林宮對烏克蘭的攻擊,兩國均將努力降低本國對俄能源進口的依賴。
在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蕭茲說,他首先造訪日本「不是巧合」
在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蕭茲說,他首先造訪日本「不是巧合」
蕭茲抨擊俄總統普丁要迫使烏克蘭接受莫斯克條件下的「強迫和平」,指出這根本行不通。
岸田首相提到了涉及中國的領土爭端。他表示:「必須避免以武力改變現狀,不僅是在歐洲,而且在印太地區,尤其是在東亞。 」 岸田透露,兩位領導人對香港和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權狀況表示嚴重關切。
蕭茲警告說,去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的趨勢「不是一種選擇,特別是對德國和日本這樣的開放、自由貿易國家來說」。他強調:「我們需要一種不同的全球化,一種更明智的全球化。」
連結:肖爾茨首次亞洲之行: 徑赴盟友 不去中國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28.04.2022
蕭茲訪日及撰文凸顯價值夥伴關係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蕭茲訪問日本暢談價值觀夥伴關係,同其前任梅克爾的外交政策顯然不同。他週五的長文為其言行進行解釋,表達對民主未來的樂觀態度。
蕭茲總理去年12月上任後,亞洲之行的首訪國家不是中國,而是日本,在柏林政界,此舉被解讀為向中國發出的訊號,也是梅克爾時代以來對德國外交政策的一次修正。梅克爾在任的16年間,對中國進行了13次訪問,但從未專程訪問過日本。那時,德國的亞洲事務首先要同中國商議。
蕭茲總理顯然在這一點上同前任拉開了距離,他表示,德國必須在亞太地區有更大的作為。
此次前往日本的飛行時間比平時長,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關閉其空域,蕭茲專機轉道飛過亞塞拜然、哈薩克、蒙古和中國,耗時約13小時。
週四在東京同當地經濟界的會談時,蕭茲例數德國的合作夥伴,除日本外,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印度等都被提到,只是沒有中國的名字,而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德國也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蕭茲在記者會上做出如下解釋,在歐洲正在發生戰爭的當下,德國尋求同日本的團結,作為德國總理訪問亞洲的第一個國家是日本,並非偶然。我們是價值觀上的夥伴。他說,在對烏克蘭的支持中,價值觀這一概念有著具體實際的政治內涵。蕭茲表示,日本明確表達同歐洲和美國一道,站在烏克蘭一邊。在亞洲,只有日本、韓國和新加坡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日本對俄羅斯煤炭實施禁運。
有誰會比我們更成功嗎?
週五(4月29日),蕭茲在《世界報》撰文,未來屬於民主制從多個方面駁斥民主式微的論調,凸顯民主價值觀是連接不同國家進行國際合作的紐帶。
未來屬於民主制指出資本主義全球化發展帶來一系列問題,但不認同專制國家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只要看一眼中國城市出現的巨大環境問題,以及俄羅斯經濟對後化石能源時代缺乏足夠的準備,便會讓人對此產生懷疑。
蕭茲認為,治理超越國界的氣候變化、全球疫情以及移民等問題,不可避免地需要國際合作,只有相互連接,建立和維護聯盟,才會找到超越國界的解決方案,獲得持續性成功。
有誰會比我們更成功嗎?蕭茲自信地反問道,他的回答是,我們歐洲人數十年來正是超越國界合作的踐行者。
在追求民主的問題上,蕭茲也反對文化相對論思想,即以不同的文化核心價值來解釋一國的政治體制、認為一些國家和文化圈對實施民主制度尚未成熟,他說,也許該理論在某一段時間、某些國家、在獨裁者統治下能夠成立,但它絕不是對整個人類而言。蕭茲寫道,對人類共同價值觀的存在視而不見,或者是言之無物,或者是傲慢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