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俄過招7.5小時互不退讓,中方宣導理念成雙方共識

1月10日,美國副國務卿雪蔓與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舉行會談

文/觀察者網 王慧、劉騫

就在烏克蘭邊境重兵集結、哈薩克境內突發暴亂之際,美國和俄羅斯1月10日在日內瓦舉行會談。

在美國常務副國務卿雪蔓和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的率領下,雙方代表團談了近8個小時。

結果,談是談了,雙方團長的評價也都很積極。但說到進展,幾乎沒有。

觀察者網注意到,雙方達成的一大共識是,美俄代表團在日內瓦會談中一致認為,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

沒錯,這一共識正是前幾天五個核武器國家領導人發佈的《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的主要精神。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強調,中國一直積極宣導「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理念,並且為五國採取共同行動發揮了有力的引領作用。

10日的這場接觸並沒出現打破僵局的效果,當然,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在「北約不東擴」的核心議題上,會談前美俄雙方都表現出了「絕不退讓」的架勢。

但沒啥進展,不代表沒啥看點。雙方的表態、評價,以及聚焦的問題,無一不體現出美俄兩個大國間的外交手腕和激烈博弈。

先來看看雙方團長的評價:

雪蔓稱,會談「坦率而直接」,美俄進行了「有益的討論」。雪蔓認為,這都算不上所謂的「談判」,就是一次「討論」,以便大家更好地互相瞭解,知道對方的優先事項。

里亞布科夫則稱,會談很「艱難,時間很長,但專業、深入、具體,沒有試圖掩蓋一些尖銳的問題。」

他認為,談判還是有用的,大家在日內瓦坐下來談了些一直存在卻一直被忽視的問題。俄羅斯不會放棄「安全保障」要求,即便如此,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利益也可以找到平衡。

對此,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主任馮玉軍稱,首輪談判美俄之間在互亮底牌,看看對方究竟有什麼要求。整個談判將會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會只經過一次接觸就達成妥協,接下來俄羅斯和北約、俄羅斯和歐安組織的談判也是如此,大家先各說各話,互相試探。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認為,本次談判最大的成果是「對分歧達成了一致」,至於分歧如何解決,這是以後再處理的問題。美俄雙方都很清楚本次談判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美國想要借談判與俄羅斯形成一種暫時相對穩定戰略關係的態勢,而俄羅斯則借談判向世界各方表明自身世界大國的地位。

看點一:美方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邊境地區撤軍

自去年11月起,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烏克蘭便不斷渲染「俄羅斯威脅」,稱俄羅斯在俄烏邊境地區集結大量部隊,可能對烏克蘭進行「軍事入侵」。

《華盛頓郵報》援引所謂「情報檔」稱,俄羅斯計畫最早在今年年初對烏克蘭發動多線進攻,動用多達17.5萬名士兵。烏克蘭外長也放出消息,俄方已經在烏克蘭邊境集結了11.5萬軍力。

面對上述指控,俄羅斯方面一再否認,並直指這是美烏在挑事兒。

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反手甩出一個資料,12.5萬。她說:「報告顯示,在頓巴斯地區的烏克蘭軍隊人數已達到12.5萬人,約為烏武裝部隊全部人數的一半。」

紮哈羅娃堅稱,俄羅斯是根據本國需要在本國領土上調動軍隊,無意威脅或侵犯他國,反倒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緊靠俄西部邊境的地區部署武器系統,正進一步威脅俄方安全。

在10日的會談中,雪蔓表示,俄羅斯應從烏克蘭邊境撤軍,以緩和緊張局勢,但她不知道俄羅斯是否做好了降級局勢的準備。

雪蔓說:「俄羅斯堅稱,他們無意入侵(別國),在俄烏邊境的調兵僅是演習。我覺得,大家聽到這些也不會奇怪。事實上,他們(俄羅斯)可以通過降級局勢,或者讓軍隊回撤來證明他們的說法。」

對此,里亞布科夫反擊稱,「沒有理由擔心事態會升級」,因為俄羅斯從來沒有過所謂侵略烏克蘭的計畫,俄羅斯是在自己的領土上訓練部隊,西方所謂「局勢惡化」沒有依據。

李海東分析道,如果俄羅斯真的減少部隊數量,減少軍事存在,就相當於屈服於美西方壓力,在外交上示弱。俄羅斯以往做過這樣的事,但經歷那麼多慘痛教訓之後,現在不可能做了。

另外,「如果俄羅斯真的這麼做,還傳達了一個很清晰的資訊,即烏克蘭危機主要責任方是俄羅斯。因此俄羅斯不可能先採取行動,把部隊撤回去。」

李海東補充道,烏克蘭危機是由美方和西方國家挑唆下的烏克蘭親西方勢力製造的。從俄羅斯角度來說,要緩和危機,也是美方應該先做出讓步。但美國現在盟友眾多、資源豐富,且堅信烏克蘭最終一定會選擇跟美國和北約走,所以讓美國率先做出調整的概率也很低。

「烏克蘭在2019年修改憲法,明確提出加入北約和歐盟是烏克蘭外交安全政策的必然選擇。因此,美國並不著急,它相信時間站在它那邊,」李海東認為,最終結局如何,還得看哪一方更有智慧,更有耐心,更能夠將拉攏的國家鞏固住,將對方的國家集團給分化掉。這將會是個長期的過程。

看點二:北約能不能東擴?

在談判之前,俄羅斯於上月中旬主動出擊,分別向美國和北約拋出「安全保障」方案,明確要求「北約停止東擴」、「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等等。

「北約不東擴」可以說是俄方最關鍵的訴求,但雪蔓明確表示,這「根本不可能」,美國「不會允許任何人讓該組織對任何國家關上大門」。

而里亞布科夫則強調,俄羅斯在上個月把「牌」都亮出來了,我們給出的都是「不能退讓的訴求」,烏克蘭決不能成為北約成員國,格魯吉亞也一樣。

他說,美方低估了現在所討論問題的嚴肅性。「北約不東擴」這個議題毫無進展,但這是俄羅斯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其他議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上述議題的進展情況。

對此,李海東分析稱,「北約不東擴」是俄羅斯的核心訴求,但不論從美國角度,還是從俄羅斯角度來說,他們可能在談判之前就都已認識到,此次談判根本無法解決這一核心問題。

北約一旦東擴至烏克蘭,俄羅斯國家安全必然受到極其嚴重威脅,俄方不會答應。而美國如果答應北約不東擴,那麼美方也會失去在歐洲國家中的信譽,霸權地位無從談起。

那麼,為什麼美俄兩方還要繼續談呢?

李海東認為,這是為了向美俄之外的其他國家發信號。美國想要與俄羅斯形成一種所謂的暫時穩定的戰略關係態勢。美方是「為談判而談判」,僅是在特定問題上——比如「美俄不能打核戰」——達成共識,這樣的效果對於美國來說已經夠了。

「俄羅斯雖不能通過談判解決核心訴求,但也能從中得到好處,那就是向世界各方表明俄羅斯依然是一個對歐洲安全以及對全球安全而言至關重要不容忽視的大國。」

因此,李海東認為,在外交層面,這次談判對俄羅斯而言不是一個失分項,而是一個強化世界各國對俄羅斯大國地位認同的一個過程。

馮玉軍則認為,俄羅斯這次有兩個主要目的:

第一,要通過這次談判把美國和北約逼到牆角。俄羅斯提出了許多美國和北約都無法接受的條件,且要求談判,如果對方不談,那麼俄羅斯在國際道義上就佔據「上風」。

第二,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陳兵十萬、厲兵秣馬,其實是虛晃一槍,更多地是為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陳倉」就在哈薩克。

俄羅斯通過在烏克蘭邊境陳兵、提出「安全保障」倡議並進行談判的方式,將美國和北約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俄羅斯西線。而這時,俄羅斯在東線完成了一次「逆襲」。

俄羅斯借助哈薩克國內的騷亂,以集安組織維和部隊的名義佔據了哈薩克的主要戰略要點。哈薩克那紮爾巴耶夫時代已經徹底結束,托卡耶夫之後將會基本結束哈薩克原來奉行的多元平衡的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傾向於俄羅斯。

所以,馮玉軍認為,俄美在日內瓦的會談能不能達成協議對於俄羅斯來說不重要,它並不關注這個,俄羅斯知道自己提出的「要價」美國不會答應,他們在東線的結果已經達到了,在西線的結果只是一個「玩笑」而已。裡亞布科夫也說的很清楚,我們知道談判很困難,但是如果談不成,我們就打道回府。

看點三:美國不斷聚焦重返《中導條約》的可能性

在日內瓦會談正式開始之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便在媒體採訪中放風稱,會談期間可能奠定與俄羅斯恢復《中導條約》的基礎,與莫斯科代表討論在東歐舉行軍事演習的範圍和規模等問題。

果然,雪蔓在會後特別強調了,雙方談及了上述問題。

她說,美國官員樂於在互惠基礎上與俄羅斯「開放討論」北約在歐洲軍演的規模和範圍,並表示美國出於對俄羅斯的安全擔憂,可能會調整其歐洲導彈部署。

顯然,《中導條約》和軍演等問題不是俄羅斯的痛點,更不是俄方在談判中的優先選項。

因此,裡亞布科夫稱,俄方強調北約不東擴,強調俄羅斯邊境不部署攻擊性武器,強調北約回到1997年之前狀態。俄羅斯不可能只關注於《中導條約》,有關中導的事情要建立在其他在政治上更重要的事情之上。

另外,里亞布科夫還警告道,如果美國和北約繼續在歐洲部署新的武器,俄羅斯將以某種方式回應,屆時將「不可避免地對美國和其歐洲盟友的安全造成損害」。

美俄「安全保障」談判中,美國突然準備恢復《中導條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李海東認為,這是美國的談判策略,用一個堂而皇之的議題來沖淡俄羅斯關注的最核心議題。

「美國選了一個相對而言原則上沒有根本分歧的話題來談,即《中導條約》和軍備控制的議題。但是,我們都知道相關軍備控制的條約,都是美國當年以單邊主義的方式廢棄的,現在他們又要跟俄羅斯談這些議題,俄羅斯肯定很清楚美國是採取一種‘為談判而談判’的策略,是缺乏誠意的。」

看點四:沒有小夥伴在場,美國不討論烏克蘭和歐洲問題

談判前,美國的部分歐洲盟友就一直擔憂,美國可能為了應對中國和國內的挑戰而對俄羅斯讓步。

在意識到盟友的擔憂後,美國反復表示,它不會在這些歐洲國家未參與的情況下做出任何關於歐洲和烏克蘭的決定。

會談後,雪蔓也表態稱:「我們不會在沒有烏克蘭的情況下做出有關烏克蘭的決定,不會在沒有歐洲的情況下做出有關歐洲的決定,也不會在沒有北約的情況下做出有關北約的決定。」

對此,馮玉軍稱,美國雖然是超級大國,但他還是要顧及它盟友們的利益和立場。所以,在俄美開始談判之前,美國和烏克蘭的外交接觸非常頻繁,以此明確烏克蘭的訴求。

李海東則認為,美國在北約東擴問題上許多的主張和立場都很靈活。一旦被問及是否支持東擴,美國可能會說,這事要問問盟友,北約30個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要尊重其他北約成員國的聲音。

「但實際上,在冷戰期間和冷戰之後,北約所有重大戰略概念和重大軍事行動都是美國主導,其他北約成員國跟進,前幾輪的北約東擴也大多如此。」李海東介紹道。

為什麼之前是美國主導北約開展行動,現在的烏克蘭問題,在俄羅斯絕對不同意的情況下,美國開始尊重其他國家的聲音了呢?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甩鍋、推責的萬金油策略,」李海東稱,美國不想在歐洲和世界安全領域中留下一個「美國是製造歐洲分裂動盪罪魁禍首」的印象。假如俄羅斯真的去和北約除美國以外的29個國家談,這也意味著俄羅斯把自己的身段、自己的大國地位降低了。那樣一來,像立陶宛、拉脫維亞、捷克等這樣的小國家都能對俄羅斯在歐洲安全問題上的重大訴求指手畫腳,那麼俄羅斯的尊嚴往哪放呢?

因此,「俄羅斯不可能與那些中小國家談,」李海東稱,如果要談,俄羅斯也一定要跟北約談、跟美國談,或者歐安組織裡能夠凸顯它大國地位的一個物件去談。

「美國反復說這個議題自己不能做主,其他29個國家的聲音都應當尊重。但實際上,北約的75%的運作經費都來自美國,北約轉型的所有重大步驟和戰略概念主要來自美國。離開美國,北約就無法運轉。因此美國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是一種萬金油式、甩鍋式的處理方式。」

俄羅斯和北約的下場會談,將會怎樣?

就在美俄在日內瓦對話的同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和烏克蘭副總理奧爾加·斯特凡尼希納於布魯塞爾舉行會談。

斯托爾滕貝格再次警告俄羅斯,烏克蘭是個「重要的北約長期夥伴」,「任何對烏克蘭進一步的侵略,都將付出高昂的政治和經濟代價」。

他對即將到來的俄羅斯與北約的「安全保障」會談表示歡迎,並稱這是個「積極信號」,「我們將重點關注歐洲安全問題、軍事活動透明度、減少風險和軍備控制。」

「我們將傾聽俄方意見,但作為有意義的對話,也必須討論到我們對俄羅斯行動的關切。」斯托爾滕貝格補充道。

如今,雙方都在談論用軍事手段解決僵局。斯托爾滕貝格曾暗示,如果談判失敗,西方可能會採取軍事行動。

「我們有強大的能力,」他在上週五表示,「我們有軍隊,我們有力量,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有能夠保衛、保護所有盟友的計畫……以確保我們在歐洲維護和平。」

明天,俄羅斯和北約的談判結果將會如何?

李海東稱,從談判本身而言,只要談就是積極的,這表明雙方存在管控分歧或者商討化解危機的可行性。如果不談,那就意味著掀桌子。

坦率地說,「斯托爾滕貝格知道,肯定是談不成功的,北約不可能放棄繼續東擴原則的。」

李海東補充道,如果北約堅持東擴原則,美國在歐洲的信譽就沒有了,歐洲多數國家都不可能繼續跟他走,美國在歐洲的所謂霸權地位也無從談起了,因此這個原則是絕對不可能變的,無論俄羅斯怎樣反對都不管用。一旦東擴就會涉及烏克蘭的聯盟歸屬問題,這是一個各方都不能讓步的根本性問題。所以,如果談判過程中間談崩了,那麼有最終掀桌子的可能性。

他說,可以看出來,俄羅斯與美國、北約都已經為掀桌子做好了一些威懾方面的能力準備,雙方都已經不避諱了,即使掀桌子也值得去搏一下,這種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雪蔓與俄羅斯的對話不會為接下來俄羅斯跟美國、北約的談判創造良好氛圍。俄羅斯與北約的對話,永遠不會有良好氛圍。」

1月12日,俄羅斯和北約將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展開安全會談。

連結:美俄过招7.5小时互不退让,中方倡导理念成双方共识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