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投資協定敲定 北京如何兌現承諾?
文/王超超
台灣英文新聞報導,中歐投資協議即將敲定,據歐盟執委會的文件表示,中國將開放新能源汽車、雲端運算等歐企進入市場。但一些專家和歐盟議員對中國是否兌現市場准入、勞工權益等承諾仍抱有疑慮。
歐盟和中國完成投資協定談判,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輪值國主席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人,將於台北時間12月30日晚間8時舉行視訊會議。
德國之聲引用一份歐盟執委會提供給歐洲議會的文件指出,這份「歐中全面投資協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將消除新能源汽車、雲端運算、金融和健康等領域歐盟企業在中國遇到的投資壁壘問題。
不過對此,報導引述位於科隆的德國經濟研究所經濟專家馬特斯 (Jürgen Matthes)表示,這項內容的意義並不重大。
他說,中國市場更為封閉,中歐雙方的起點並不平等,中國本來就會比歐盟做出更多讓步,這並不值得特別慶祝。
馬特斯也指出,中國在很多領域做過承諾,但幾乎沒有兌現過對歐洲企業的准入,還有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等。
他也指,這次協定的主要受益者是大型國際企業,而專攻歐盟市場的歐洲中小企業難從中受益,卻不得不與中國國有企業更頻繁地打交道,同時,又難以與他們對等競爭。
馬特斯主張,若中國並未兌現開放市場的承諾,那歐盟也必須有所應變,更有力地關閉市場。
而新疆維吾爾族人的強迫勞動問題,也備受關注。歐盟官員則透露,中國將在協定中承諾,為批准國際勞工組織(ILO)有關強迫勞動的基本公約作出「持續而且持久」的努力。
不過,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指責歐盟接受中國口惠不實的承諾,認為這樣的談判結果不符合歐洲議會的期待。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的主席朗吉 (Bernd Lange)也在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上表示,如何在協議中解決強迫勞動的問題,將決定這個協議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