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 坦尚尼亞小說家古納摘下桂冠
文/風傳媒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台灣時間7日晚間7時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由現年73歲的坦尚尼亞小說家古納膺此殊榮,獨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180萬元)獎金,獲獎理由是「他對殖民主義的影響、對難民在不同文化及大陸之間鴻溝的命運展現堅定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力。」古納是史上第一位坦尚尼亞裔諾貝爾獎得主,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2位非洲黑人得主,第一位是1986年奈及利亞的索因卡(Wole Soyinka)。
1948年,古納(Abdulrazak Gurnah)出生於坦尚尼亞尚吉巴(Zanzibar)。1963年12月,尚吉巴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和平解放後,經歷了革命,具有阿拉伯血統的公民遭到迫害,當地發生屠殺。古納屬於遭迫害的族群,1967年,18歲的他以難民的身分抵達英國並定居下來,直到1984年才能回到尚吉巴,探望臨終的父親。1982年,他獲得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博士學位,從1985年開始在肯特大學擔任英語及後殖民文學教授,最近退休。
古納從21歲開始寫作,儘管非洲的史瓦希利語(Swahili)是他的母語,但英語才是他的文學工具。他出版了10部小說與一些短篇小說,而「難民」主題貫穿他的作品。古納曾說自己在尚吉巴時幾乎沒接觸史瓦希利語文學,嚴格來說,他最早期的創作也不算是文學作品。阿拉伯詩歌與波斯詩歌是他早期的重要文學泉源,尤其是《一千零一夜》(The Arabian Nights),古蘭經也是他的文學養分來源,而他的作品也受到英國文豪莎士比亞(Shakespeare)與印度裔英國作家奈波爾(V. S. Naipaul)影響。
古納的作品來自那段流亡歲月,但其實關乎他與他離開的那片土地之間的關係,這代表記憶對於他作品的起源至關重要。他的第一部小說《啟程的記憶》(Memory of Departure,1987年出版)講述才華橫溢的年輕主角歐瑪(Hassan Omar)試圖擺脫坦桑尼亞海邊小鎮的貧困原生家庭,希望能獲得肯亞奈洛比(Nairobi)一位有錢叔叔庇護,卻受到羞辱,後來不得不回到破碎的家、回到酗酒的暴力父親與被迫賣淫的妹妹身邊。
古納經常透過精心建構的敘述展現洞察力,他的第3部小說《朵蒂》(Dottie,1990)是很好的例子,這部小說描繪成長於1950年代的英國、具有移民背景的黑人女性朵蒂(Dottie Badoura Fatma Balfour),當時英國充滿種族歧視。
朵蒂對於家族的歷史一無所知,也不知道祖先當年來到英國時受到的痛苦折磨,而她在英國同時也感到無根。朵蒂試圖透過書籍與故事創造個人空間與身分,閱讀讓她有機會重建自己,名字與名字的變化在這部小說扮演關鍵角色。《朵蒂》展示了古納深深的同情心與心理的機敏,但不流於多愁善感。
古納的第4部小說《天堂》(Paradise,1994年出版)是他的突破之作,也是他最知名的作品。《天堂》是從1990年一趟東非研究之旅演變而來,描述了邁向成年的故事,也是一部悲傷的愛情故事,故事中的不同世界與信仰體系彼此碰撞。這部小說描述20世紀初的坦桑尼亞男孩尤瑟夫(Yusuf)被父親賣給阿拉伯富商阿齊茲(Aziz)還債,後來尤瑟夫被迫放棄心愛的女人阿米娜(Amina),加入他以前鄙視的德國軍隊。
非洲文學學者雅各布(J U Jacob)寫道,古納透過《天堂》回應了波蘭裔英國小說家康拉德(Joseph Conrad)代表作《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1994年,《天堂》入圍布克獎(Booker Prize)決選名單。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寫道,古納對個人難民經歷的處理重點放在身分與自我形象,書中的角色發現自己處於文化和大陸之間、新舊生活之間的縫隙;這是永遠無法解決的不安全狀態。古納致力於真理,厭惡簡化的事物。他的小說避免了老套的敘述,讓讀者看到擁有多元文化的東非,而世界上許多人都不熟悉東非的這一面。古納的文學世界裡,一切都在變化,包括記憶、名字、身分,這可能是因為他的計畫在任何確定的意義上都不可能完成,而他全部的作品都有對於智識的熱愛所促成的無盡探索。
目前台灣尚未有古納作品的譯本。
諾貝爾文學獎二、三事
1786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創立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共設有18名院士。瑞典學院院士為終身制,院士過世方能增補新人。依照原本的制度,院士無法正式辭任,但可拒絕參與學院事務,但經過2018年的性醜聞風暴後,瑞典學院推動了一些改革,包括院士可自願辭職。
每年2月,瑞典學院聘請的專家學者與作家(包括前任文學獎得主)擬出初選名單,到5月初時淘汰至僅剩5人。整個夏天,瑞典學院的18名院士會仔細研讀這5位作家的作品,決定最後獎落誰家。
諾貝爾文學獎從1901年開始頒發,至2020年已有117位得主。雖然當代女作家人才輩出,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性別比例極度失衡,歷屆總共只有16位女性得主,僅佔約1/8。
歷屆文學獎得主平均年齡約65歲,最年輕的一位是以《叢林奇譚》(The Jungle Book)著稱於世的英國小說家兼詩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907年摘下桂冠時年方41歲。最年長的得主是英國女作家萊辛(Doris Lessing),2007年獲獎時已經88歲。2013年,高齡94歲的她與世長辭。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呂克(Louise Glück),獲獎理由是「她帶有樸素美麗的明確詩意聲音讓個人存在成為普世經驗。」
2021年諾貝爾獎得主公布時程(台灣時間)
生理學或醫學獎:朱利雅斯(David Julius)、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
物理學獎:真鍋淑郎(Syukuro Manbe)、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帕里西(Giorgio Parisi)
化學獎:李斯特(Benjamin List)、麥克米蘭(David MacMillan)
文學獎:古納(Abdulrazak Gurnah)
和平獎:10月8日下午5時
文章連結: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對殖民主義的影響、對難民的命運展現堅定且富同情心的洞察力」 坦尚尼亞小說家古納摘下桂冠-風傳媒 (storm.mg)